中部城市群城镇用地扩展时空格局与规模等级模式分异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8 11:27
城市群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高级形态,是区域之间相互竞争的重要载体,对城市群的城镇用地扩展的时空格局以及不同等级城市扩展的模式分异规律进行定量研究,对于提高区域竞争力、促进城市发展、因地制宜制定空间管控政策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990-2015年的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的土地利用栅格数据以及湖北省、湖南省和河南省的统计年鉴为基础,基于ArcGIS10.2 的平台,把研究时段划分成 1990-2000、2000-2005、2005-2010、2010-2015年4个阶段,通过城镇用地扩展来源、城镇用地扩展速率、城镇用地扩展差异指数、城镇用地重心坐标、分维数和城镇用地扩展强度指数的等扇分析等多维度指标对三个城市群的城镇用地扩展的时空格局和规模等级模式分异进行研究,并将三个城市群的城镇用地扩展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在城镇用地扩展过程中的共同规律及不用特点。通过本文的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武汉城市圈城镇用地面积的最主要来源是耕地,来源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城镇用地扩展速率呈现“驼峰”状,武汉市和黄石市的城镇扩展速率最小;中快高速扩展区域在不同的时间呈现出不同的形状,比如扇形、短“U”...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城市扩展模式研究进展
1.2.2 城市扩展时空特征研究进展
1.2.3 城市扩展尺度研究进展
1.2.4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3 城镇用地扩展时空格局分析
3.1 城镇用地扩展来源分析
3.2 城镇用地扩展速率分析
3.3 城镇用地扩展差异指数分析
3.4 重心坐标迁移分析
3.5 城镇用地扩展方向分析
4 城镇用地扩展模式分析
4.1 城镇用地扩展形态分析
4.2 城镇用地扩展模式分析
5 城镇用地扩展的规模等级模式分异分析
1、武汉城市圈
2、长株潭城市群
3、中原城市群
6 三个城市群城镇用地扩展比较分析
6.1 相同点
6.1.1 城镇用地扩展最主要来源是耕地
6.1.2 城镇用地扩展有波动性、阶段性和空间分异性特征
6.1.3 核心扩展区域对周边城市有辐射吸引作用
6.1.4 核心扩展区域的城镇扩展速度比非核心扩展区域慢
6.1.5 核心扩展区域的城市形态比非核心扩展区域复杂
6.1.6 城镇用地扩展的规模等级模式分异规律相同
6.2 不同点
6.2.1 城镇用地扩展主要来源不同
6.2.2 城镇用地扩展速度不同
6.2.3 城镇用地扩展形态特征不同
6.2.4 城镇用地扩展模式不同
6.2.5 城镇用地扩展的规模等级模式分异规律不同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本文的特色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44870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城市扩展模式研究进展
1.2.2 城市扩展时空特征研究进展
1.2.3 城市扩展尺度研究进展
1.2.4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3 城镇用地扩展时空格局分析
3.1 城镇用地扩展来源分析
3.2 城镇用地扩展速率分析
3.3 城镇用地扩展差异指数分析
3.4 重心坐标迁移分析
3.5 城镇用地扩展方向分析
4 城镇用地扩展模式分析
4.1 城镇用地扩展形态分析
4.2 城镇用地扩展模式分析
5 城镇用地扩展的规模等级模式分异分析
1、武汉城市圈
2、长株潭城市群
3、中原城市群
6 三个城市群城镇用地扩展比较分析
6.1 相同点
6.1.1 城镇用地扩展最主要来源是耕地
6.1.2 城镇用地扩展有波动性、阶段性和空间分异性特征
6.1.3 核心扩展区域对周边城市有辐射吸引作用
6.1.4 核心扩展区域的城镇扩展速度比非核心扩展区域慢
6.1.5 核心扩展区域的城市形态比非核心扩展区域复杂
6.1.6 城镇用地扩展的规模等级模式分异规律相同
6.2 不同点
6.2.1 城镇用地扩展主要来源不同
6.2.2 城镇用地扩展速度不同
6.2.3 城镇用地扩展形态特征不同
6.2.4 城镇用地扩展模式不同
6.2.5 城镇用地扩展的规模等级模式分异规律不同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本文的特色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448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3744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