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会诱致劳动收入不平等吗——模型推演与分类评估
发布时间:2023-05-08 01:57
学术界近期开始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但其收入分配效应的形成机理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而且定量评估明显不足,尤其缺乏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证据。本文基于Acemoglu and Restrepo(2018a)的人工智能技术模型,引入高技术与低技术两部门分类,推演人工智能技术的收入分配效应,结合中国2001—2016年全国及省级层面数据,分类测算其劳动收入分配的岗位更迭效应和生产率效应。结果发现:①人工智能技术在引发劳动岗位更迭的同时,非对称地改变不同技术部门生产率影响劳动收入分配,诱致高、低技术部门劳动收入差距年均扩大0.75%。②人工智能技术的岗位更迭效应倾向于在低技术部门通过自动化扩张、在高技术部门以新岗位创造方式,加剧收入不平等,而生产率效应存在门槛特征。③人工智能技术在资本和非技术密集型地区的收入分配效应更为突出,且对劳动和技术密集型地区的影响不断增大。为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对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和收入不平等的冲击,政府应健全就业培训和失业保障制度,制定差异化的区域政策,积极引导人工智能技术朝人机协作和收入平等方向发展。
【文章页数】:19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人工智能技术的劳动收入分配效应模型
三、指标设计、参数估计与数据说明
1. 指标设计
2. 参数估计与数据说明
四、劳动收入差距变化分解及人工智能技术收入分配效应测算
1. 劳动收入差距变化的效应分解
2. 人工智能技术影响收入不平等的岗位更迭效应分解
3. 人工智能技术影响收入不平等的生产率效应分解
4. 人工智能技术影响收入不平等的地区异质性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编号:3811751
【文章页数】:19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人工智能技术的劳动收入分配效应模型
三、指标设计、参数估计与数据说明
1. 指标设计
2. 参数估计与数据说明
四、劳动收入差距变化分解及人工智能技术收入分配效应测算
1. 劳动收入差距变化的效应分解
2. 人工智能技术影响收入不平等的岗位更迭效应分解
3. 人工智能技术影响收入不平等的生产率效应分解
4. 人工智能技术影响收入不平等的地区异质性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编号:38117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3811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