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中山区老旧小区治理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8-10 19:48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脚步,城市里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个个崭新的住宅小区不断落成,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高楼大厦、崭新小区旁往往伴随着很多老旧小区,老旧小区脏乱差的环境形象与环境优美、管理规范的现代化住宅小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存在基础设施不健全、治安管理不规范、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老旧小区的管理也一直是基层治理的难题。中山区是大连市百年城市建设的发源地,辖区内老旧小区众多,问题反映比较突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和理论分析法,搜集、整理了有关老旧小区治理问题的研究资料,以新公共理论、善治理论、多中心理论等相关理论作为基础,为老旧小区治理寻求理论支持,;采取实证研究法,对和合楼院开展的居民自治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取得了许多第一手的实例资料;运用比较研究法,分析西方国家和国内城市的有代表性的老旧小区治理模式。本文对国内外不同类型老旧小区的治理成果模式进行了借鉴,在此基础上对中山区老旧小区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集中分析,详细阐述了老旧小区三种治理模式:托管型治理模型、自治型治理模型、物业型治理模型各自的优缺点、运行机制、约束条件,并通过和合楼院居民自治模式的个案研究,...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简短的评析
1.3 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2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老旧小区
2.1.2 治理
2.1.3 社区治理
2.2 基础理论
2.2.1 善治理论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3 多中心治理理论
2.2.4 第三部门理论
3 老旧小区治理模式及其运行机制
3.1 三种老旧小区治理模式
3.1.1 托管型治理模式
3.1.2 自治型治理模式
3.1.3 物业型治理模式
3.2 三种老旧小区治理模式的运行机制
3.2.1 托管型治理模式运行机制
3.2.2 自治型治理模式运行机制
3.2.3 物业型治理模式运行机制
3.3 老旧小区治理模式选择的局限条件
3.3.1 托管型治理模式适用范围及注意问题
3.3.2 自治型治理模式适用范围及注意问题
3.3.3 物业型治理模式适用范围及注意问题
4 中山区老旧小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中山区老旧小区概况
4.2 中山区老旧小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4.2.1 多部门交叉管理
4.2.2 治安消防管理混乱
4.2.3 居民参与度低,社会组织作用不明显
4.2.4 资金缺口大,基础配套设施亟待完善
4.3 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4.3.1 小区规划设计落后,体制机制不顺畅
4.3.2 房屋产权复杂,管理形式多样
4.3.3 居民观念落后,经济能力较差
4.3.4 房屋维修基金不足,使用程序复杂
5 个案研究:中山区弃管小区的治理实践
5.1 弃管小区:和合楼院的治理
5.1.1 基本概况
5.1.2 治理的总体思路
5.1.3 日常治理工作
5.2 合楼院治理模式选择与机制设计
5.2.1 和合楼院治理经过
5.2.2 和合楼院自管模式机制设计
5.3 和合楼院治理模式与机制的普遍意义
6 国内外老旧小区治理经验及其借鉴
6.1 国内老旧小区治理:准物业管理模式的探索
6.2 国外老旧小区治理:新加坡“公共组屋”治理经验
6.3 对中山区老旧小区治理的启示
7 中山区老旧小区治理对策建议
7.1 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统筹主导作用
7.1.1 梳理政府各部门关系
7.1.2 赋予区政府物业管理的完整权限
7.1.3 开展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改造
7.1.4 推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林海模式”
7.2 充分发挥老旧小区居民自治作用
7.2.1 建立科学高效的自治管理模式
7.2.2 建立规范民主的自治运行机制
7.2.3 因地制宜,确定运行模式
7.3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特长和优势
7.3.1 探索新的管理模式
7.3.2 强化社区组织发展
7.3.3 增加对社区非政府组织的培育力度
7.4 建立多元资金渠道
7.4.1 政府出资方面
7.4.2 物业费用问题
7.4.3 社会募捐及市场化运营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841115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简短的评析
1.3 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2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老旧小区
2.1.2 治理
2.1.3 社区治理
2.2 基础理论
2.2.1 善治理论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3 多中心治理理论
2.2.4 第三部门理论
3 老旧小区治理模式及其运行机制
3.1 三种老旧小区治理模式
3.1.1 托管型治理模式
3.1.2 自治型治理模式
3.1.3 物业型治理模式
3.2 三种老旧小区治理模式的运行机制
3.2.1 托管型治理模式运行机制
3.2.2 自治型治理模式运行机制
3.2.3 物业型治理模式运行机制
3.3 老旧小区治理模式选择的局限条件
3.3.1 托管型治理模式适用范围及注意问题
3.3.2 自治型治理模式适用范围及注意问题
3.3.3 物业型治理模式适用范围及注意问题
4 中山区老旧小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中山区老旧小区概况
4.2 中山区老旧小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4.2.1 多部门交叉管理
4.2.2 治安消防管理混乱
4.2.3 居民参与度低,社会组织作用不明显
4.2.4 资金缺口大,基础配套设施亟待完善
4.3 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4.3.1 小区规划设计落后,体制机制不顺畅
4.3.2 房屋产权复杂,管理形式多样
4.3.3 居民观念落后,经济能力较差
4.3.4 房屋维修基金不足,使用程序复杂
5 个案研究:中山区弃管小区的治理实践
5.1 弃管小区:和合楼院的治理
5.1.1 基本概况
5.1.2 治理的总体思路
5.1.3 日常治理工作
5.2 合楼院治理模式选择与机制设计
5.2.1 和合楼院治理经过
5.2.2 和合楼院自管模式机制设计
5.3 和合楼院治理模式与机制的普遍意义
6 国内外老旧小区治理经验及其借鉴
6.1 国内老旧小区治理:准物业管理模式的探索
6.2 国外老旧小区治理:新加坡“公共组屋”治理经验
6.3 对中山区老旧小区治理的启示
7 中山区老旧小区治理对策建议
7.1 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统筹主导作用
7.1.1 梳理政府各部门关系
7.1.2 赋予区政府物业管理的完整权限
7.1.3 开展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改造
7.1.4 推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林海模式”
7.2 充分发挥老旧小区居民自治作用
7.2.1 建立科学高效的自治管理模式
7.2.2 建立规范民主的自治运行机制
7.2.3 因地制宜,确定运行模式
7.3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特长和优势
7.3.1 探索新的管理模式
7.3.2 强化社区组织发展
7.3.3 增加对社区非政府组织的培育力度
7.4 建立多元资金渠道
7.4.1 政府出资方面
7.4.2 物业费用问题
7.4.3 社会募捐及市场化运营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8411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3841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