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PPP项目余值风险的动态评估及防控研究
发布时间:2024-04-03 00:19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PPP)模式,可以在有效缓解财政压力的前提下,大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开发建设,近年来在我国公共服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PPP模式同样因其本身所具有的运营周期长、利益相关者多、技术难度高等特征,使得PPP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稳定因素,容易导致项目移交时的价值达不到合同的约定价值而引发余值风险,进而引起PPP相关方的利益纠纷,甚至导致PPP项目最终走向失败。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本文以交通PPP项目为研究对象,从余值风险的角度切入,对交通PPP项目的风险管理展开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本文先结合交通PPP项目的风险特性,对国内外现有文献及典型案例进行梳理总结,得出初步的交通PPP项目余值风险因素清单;再利用问卷调查法,对已得出的风险因素进行补充、筛选和合并,得出最终的交通PPP项目余值风险因素清单。然后,从交通PPP项目余值的构成要素入手,梳理系统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对交通PPP项目余值构成要素的复杂作用关系,以深入探究余值风险的传导机理和演化过程。接着,以净现值作为交通PPP项目余值的衡量指...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交通PPP项目风险的研究现状
1.2.2 PPP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
1.2.3 PPP项目余值风险的研究现状
1.2.4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PPP模式及PPP项目的概念
2.1.2 PPP项目余值及余值风险的概念
2.1.3 PPP项目余值风险的内涵界定
2.2 相关理论概述
2.2.1 系统理论
2.2.2 风险传导理论
2.2.3 现金流量理论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 SD方法的介绍
2.3.1 SD方法的起源与发展
2.3.2 SD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2.3.3 SD模型的建模步骤
2.4 本章小结
3 交通PPP项目余值风险因素的识别与确定
3.1 交通PPP项目风险的特性分析
3.1.1 PPP项目的属性特征
3.1.2 交通项目的属性特征
3.1.3 交通PPP项目的特征
3.2 余值风险因素的初步识别
3.2.1 风险识别方法的选取
3.2.2 余值风险因素的初筛
3.2.3 余值风险因素的释义
3.3 余值风险因素的最终确定
3.3.1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3.3.2 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交通PPP项目余值风险的传导过程分析
4.1 交通PPP项目余值风险的形成机理
4.1.1 PPP项目风险的传导特征
4.1.2 余值风险传导的构成要素
4.2 交通PPP项目余值风险系统的构成
4.2.1 现金流出子系统
4.2.2 现金流入子系统
4.2.3 折现率指标
4.3 不同因素对PPP项目余值的影响分析
4.3.1 系统内部因素的影响
4.3.2 系统外部因素的影响
4.3.3 各种风险因素的综合传导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交通PPP项目余值风险的SD模型构建
5.1 构建余值风险的SD模型
5.1.1 建模目的及系统边界
5.1.2 绘制SD因果关系图
5.1.3 构建SD存量流量图
5.1.4 确定关系方程式
5.2 交通PPP各方的利益冲突关系分析
5.2.1 利益冲突梳理
5.2.2 利益冲突调解
5.3 基于三方满意度均衡的SD优化模型
5.3.1 满意度评价模型的建立
5.3.2 满意度调节措施的选取
5.3.3 优化后的SD模型
5.4 本章小结
6 实例分析
6.1 案例背景及参数设定
6.1.1 案例背景介绍
6.1.2 参数系数设定
6.2 模型有效性分析
6.2.1 评估模型的有效性分析
6.2.2 调节模型的有效性分析
6.3 变量敏感性分析
6.3.1 年交通量与维护成本
6.3.2 路面性能和政府补贴
6.3.3 敏感性分析的结果
6.4 余值风险的防控
6.4.1 三方满意度分析
6.4.2 调节方案的选取
6.5 本章小结
7 交通PPP项目余值风险的防控建议
7.1 完善金融体系及创新融资工具
7.2 加快配套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
7.3 加强对契约刚性与柔性的权衡
7.4 强化“共担、共享”的合作意识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 《交通 PPP 项目余值风险因素的调查问卷》
本文编号:3946420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交通PPP项目风险的研究现状
1.2.2 PPP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
1.2.3 PPP项目余值风险的研究现状
1.2.4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PPP模式及PPP项目的概念
2.1.2 PPP项目余值及余值风险的概念
2.1.3 PPP项目余值风险的内涵界定
2.2 相关理论概述
2.2.1 系统理论
2.2.2 风险传导理论
2.2.3 现金流量理论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 SD方法的介绍
2.3.1 SD方法的起源与发展
2.3.2 SD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2.3.3 SD模型的建模步骤
2.4 本章小结
3 交通PPP项目余值风险因素的识别与确定
3.1 交通PPP项目风险的特性分析
3.1.1 PPP项目的属性特征
3.1.2 交通项目的属性特征
3.1.3 交通PPP项目的特征
3.2 余值风险因素的初步识别
3.2.1 风险识别方法的选取
3.2.2 余值风险因素的初筛
3.2.3 余值风险因素的释义
3.3 余值风险因素的最终确定
3.3.1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3.3.2 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交通PPP项目余值风险的传导过程分析
4.1 交通PPP项目余值风险的形成机理
4.1.1 PPP项目风险的传导特征
4.1.2 余值风险传导的构成要素
4.2 交通PPP项目余值风险系统的构成
4.2.1 现金流出子系统
4.2.2 现金流入子系统
4.2.3 折现率指标
4.3 不同因素对PPP项目余值的影响分析
4.3.1 系统内部因素的影响
4.3.2 系统外部因素的影响
4.3.3 各种风险因素的综合传导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交通PPP项目余值风险的SD模型构建
5.1 构建余值风险的SD模型
5.1.1 建模目的及系统边界
5.1.2 绘制SD因果关系图
5.1.3 构建SD存量流量图
5.1.4 确定关系方程式
5.2 交通PPP各方的利益冲突关系分析
5.2.1 利益冲突梳理
5.2.2 利益冲突调解
5.3 基于三方满意度均衡的SD优化模型
5.3.1 满意度评价模型的建立
5.3.2 满意度调节措施的选取
5.3.3 优化后的SD模型
5.4 本章小结
6 实例分析
6.1 案例背景及参数设定
6.1.1 案例背景介绍
6.1.2 参数系数设定
6.2 模型有效性分析
6.2.1 评估模型的有效性分析
6.2.2 调节模型的有效性分析
6.3 变量敏感性分析
6.3.1 年交通量与维护成本
6.3.2 路面性能和政府补贴
6.3.3 敏感性分析的结果
6.4 余值风险的防控
6.4.1 三方满意度分析
6.4.2 调节方案的选取
6.5 本章小结
7 交通PPP项目余值风险的防控建议
7.1 完善金融体系及创新融资工具
7.2 加快配套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
7.3 加强对契约刚性与柔性的权衡
7.4 强化“共担、共享”的合作意识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 《交通 PPP 项目余值风险因素的调查问卷》
本文编号:3946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3946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