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化程度对省际要素错配水平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10 23:09
2015年以来,我国GDP增速已经连续三年低于7%,经济增长开始进入“新常态”阶段。我国经济继续平稳增长需要从需求、供给和结构三个方面来加快改革步伐,其中关键的是供给侧的改革,而生产要素错配问题是本轮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问题。另一方面,大量制度经济学研究表明,市场化可以提高经济运行效率,那么市场化与要素错配水平之间又呈现出怎样的关系呢?为了研究市场化与要素错配的关系,本文基于地区视角,探讨市场化程度对省际要素错配水平的作用。通过对市场化和要素错配文献资料的回顾,发现从地区角度研究市场化与要素错配关系的研究暂时还没有,也更进一步说明了本文的研究价值。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借助前人的数据资料以及理论模型,分别测算了1997-2014年中国各省和地区市场化程度和要素错配水平。发现地区市场化程度总体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高于中部更高于西部。通过对要素错配水平的测算,发现各地区资本错配水平显著低于劳动的错配,地区间要素错配水平也并不一致,但整体呈下降趋势。进一步计算了由要素错配导致各地区产出的变动,发现近年来,由要素错配导致的中国经济产出缺口在逐渐收窄。随后通过构建市场化程度与要素错配...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市场化理论基础
2.1.2 要素错配理论基础
2.2 研究综述
2.2.1 市场化研究
2.2.2 要素错配研究
2.2.3 市场化与要素错配关系的研究
2.3 文献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市场化程度与要素错配水平测算及评价
3.1 市场化程度的测度及现状分析
3.1.1 市场化指数的指标体系
3.1.2 中国分地区市场化现状分析
3.2 要素错配水平的测度及现状分析
3.2.1 要素错配测算的理论模型
3.2.2 数据说明与地区要素产出测算结果
3.2.3 分地区要素错配的现状分析
3.2.4 要素错配导致的产出变化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市场化程度对要素错配水平作用的实证检验
4.1 变量选择及说明
4.1.1 市场化程度的说明
4.1.2 要素错配的说明
4.1.3 控制变量选取及说明
4.1.4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2 实证模型设计及单位根检验
4.2.1 实证方法与面板数据模型
4.2.2 面板的单位根检验
4.3 模型的实证回归
4.3.1 实证回归方法及结果
4.3.2 实证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5.1 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加快市场化改革
5.2.2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5.2.3 引导要素市场发展
5.2.4 规范和约束政府行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15803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市场化理论基础
2.1.2 要素错配理论基础
2.2 研究综述
2.2.1 市场化研究
2.2.2 要素错配研究
2.2.3 市场化与要素错配关系的研究
2.3 文献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市场化程度与要素错配水平测算及评价
3.1 市场化程度的测度及现状分析
3.1.1 市场化指数的指标体系
3.1.2 中国分地区市场化现状分析
3.2 要素错配水平的测度及现状分析
3.2.1 要素错配测算的理论模型
3.2.2 数据说明与地区要素产出测算结果
3.2.3 分地区要素错配的现状分析
3.2.4 要素错配导致的产出变化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市场化程度对要素错配水平作用的实证检验
4.1 变量选择及说明
4.1.1 市场化程度的说明
4.1.2 要素错配的说明
4.1.3 控制变量选取及说明
4.1.4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2 实证模型设计及单位根检验
4.2.1 实证方法与面板数据模型
4.2.2 面板的单位根检验
4.3 模型的实证回归
4.3.1 实证回归方法及结果
4.3.2 实证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5.1 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加快市场化改革
5.2.2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5.2.3 引导要素市场发展
5.2.4 规范和约束政府行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158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4015803.html
上一篇:政府集中建设模式下工程变更造价影响分析及控制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