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合作博弈的一个新的解概念—匹配值

发布时间:2017-06-04 09:14

  本文关键词:合作博弈的一个新的解概念—匹配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经典合作博弈理论形成的时间已超过半个世纪之久,,然而合作博弈的解却一直没有得到统一,各个合作博弈的解概念之间都有其相对优势和劣势,在不同的场景中所用的解也相应的有所不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合作博弈模型更加的具有适用性,因此对合作博弈的解概念也有着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计算便捷性方面。 本文研究了合作博弈的联盟形成过程和联盟收益值的分配问题,并通过定义匹配值这个解概念联系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在分析合作博弈的2个经典解概念:核心和Shapley值的基础上,考虑联盟形成的演化过程,得出了形成联盟的匹配理论,进而得到了完美匹配下的匹配值。分析了匹配值的各项性质并和其他已有的合作博弈解之间作比较,得到了匹配值的相对优势,特别是在运算速度方面的优势。深入挖掘联盟形成过程的可能性,在联盟结构的基础上,本文得到了全联盟结构下的匹配值,并通过3条公理,对全联盟结构匹配值做了公理化证明,验证了匹配值的合理性。最后通过算例,进一步的验证了本文所得解概念匹配值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本文研究的是结合了合作博弈的联盟形成理论和收益分配理论而得出的合作博弈匹配理论,全面的解析了合作的形成和利益的分配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了全新的合作博弈解概念,为新时代合作博弈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匹配值 合作博弈 联盟形成 收益分配 联盟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2;F224.3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4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9-11
  • 1.1.1 研究背景和目的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研究现状11-12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2-14
  • 1.3.1 本文的主要工作12-13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13
  • 1.3.3 本文的创新点13-14
  • 第2章 合作博弈简介14-19
  • 2.1 合作博弈的基本概念14-15
  • 2.1.1 合作博弈的刻画14
  • 2.1.2 合作博弈的分配14-15
  • 2.2 合作博弈中 2 个主要的解概念15-17
  • 2.2.1 核心15-16
  • 2.2.2 Shapley 值16-17
  • 2.2.3 核心和 Shapley 值的不合理性17
  • 2.3 本章小结17-19
  • 第3章 匹配值19-44
  • 3.1 形成联盟的匹配理论19-25
  • 3.1.1 完美匹配与形成联盟19-23
  • 3.1.2 完美匹配存在的必然性23-25
  • 3.2 合作博弈的匹配值25-28
  • 3.2.1 大联盟的结构25-26
  • 3.2.2 匹配值的数学表达式26-28
  • 3.3 匹配值的一些基本性质28-37
  • 3.3.1 个体合理性、群体有效性和唯一性28-30
  • 3.3.2 对称性30-31
  • 3.3.3 依结构保持时间先后的排序性31-33
  • 3.3.4 类核心的独立性检验33
  • 3.3.5 类 Shapley 值的联盟单调性33-34
  • 3.3.6 极端情况下与 Shapley 值的相等性34-37
  • 3.4 匹配值与其他解概念的比较37-40
  • 3.4.1 匹配值与核心37-39
  • 3.4.2 匹配值与 Shapley 值39-40
  • 3.4.3 匹配值与 Owen 值和一致许可值40
  • 3.5 匹配值的特有性质40-41
  • 3.6 匹配值的计算便捷性41-43
  • 3.7 本章小结43-44
  • 第4章 全联盟结构匹配值44-55
  • 4.1 非完美匹配下的联盟结构44-45
  • 4.2 全联盟结构匹配值45-46
  • 4.3 全联盟结构匹配值的公理化46-54
  • 4.4 本章小结54-55
  • 第5章 算例分析55-60
  • 5.1 合作博弈的第一个例子55-57
  • 5.2 合作博弈的第二个例子57-59
  • 5.3 本章小结59-60
  • 结论60-62
  • 参考文献62-6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64-65
  • 致谢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洪心;高印朝;;贸易联盟的动机和稳定性——一种合作博弈的观点和视角[J];商业研究;2008年10期

2 熊启滨;胡放之;;合作与非完全合作博弈理论研究综述[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涂丽萍;;网络组织的合作博弈分析[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熊启滨;胡放之;;合作博弈理论研究在中国的应用[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5 李翠;刘小冬;;模糊合作博弈及其广义核心解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年06期

6 李峰;李莉;沈惠璋;刘尚亮;;合作博弈与社会经济网络形成[J];现代管理科学;2010年01期

7 占家权;张强;;一类模糊合作博弈资源与收益分配研究[J];运筹与管理;2010年02期

8 朱富强;;重新理解合作博弈概念:内涵和理性基础[J];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02期

9 王怡;王艳秋;王瑞华;孙晓春;;基于动态合作博弈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J];中国市场;2012年41期

10 简兆权,李垣;战略联盟的形成机制——非零和合作博弈[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红伟;乔晗;张亚萍;;一个具有完全信息的动态合作博弈模型[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书金;张强;;合作博弈的联盟结构及其支付问题研究[A];中国运筹学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志松;;基于Shapley-Choquet模糊积分的多属性合作博弈分析[A];第六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侯建荣;陈洁;黄丹;;基于合作博弈的都市圈经济系统协同机制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乔晗;高红伟;;一个具有变化联盟结构的动态合作博弈模型[A];中国运筹学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杨仕辉;;研发合作博弈分析[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陈建先;;地方政府间的利益博弈——川渝冲突与合作的博弈分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少华;;合作博弈理论用于合资电厂成本与效益的分配[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9 李宝良;郭其友;;稳定配置与市场设计:合作博弈理论的扩展与应用[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C];2012年

10 侯建荣;周颖;顾锋;;都市圈城市经济系统的协同机理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皮建才;股市须重 合作博弈[N];国际金融报;2003年

2 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 史晨昱;用“合作博弈”理论设计有效匹配方案[N];上海证券报;2012年

3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 华民;合作博弈与不合作博弈结果大不相同[N];上海证券报;2010年

4 陈支农;合作博弈:艰难而实用的妥协[N];中国冶金报;2005年

5 胡其鸣 卢米埃影业总裁兼CEO;放映产业里的科学[N];中国电影报;2009年

6 科瑞集团公司副总裁 郭梓林;博弈规则与理性选择[N];北京科技报;2002年

7 黄宇;棋行中盘 合作博弈[N];人民邮电;2011年

8 刘晓午;2005年诺贝尔经济奖:超越经济[N];中国经营报;2005年

9 施锡铨;“合作”博弈理论缘何能获诺贝尔奖[N];中国证券报;2005年

10 徐伟;WTO僵局打破 对抗博弈转向合作博弈[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凌峰;基于定序合作博弈模型的人力资本定价级差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2 黄卉;合作博弈框架下的信托利益分配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3 孙康;n人合作博弈理论、方法及其在战略联盟上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4 沐潮;基于部分合作博弈的供应链企业策略选择与路径演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班允浩;合作微分博弈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6 刘静波;产业竞合:合作博弈、网络平台与制度条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7 朱富强;博弈、协调和社会发展[D];上海财经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红强;合作博弈解及其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张欣;合作博弈的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3 蒋鹏飞;合作博弈解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谢登元;合作博弈的一个新的解概念—匹配值[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刘文龙;基于合作博弈的投资分配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汤哲铭;城市治理:基于合作博弈的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强;关于共赢博弈理论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程超;基于合作博弈的社区检测算法研究[D];云南大学;2014年

9 程婷婷;试析针锋相对策略及自由退出权对合作博弈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9年

10 黄兴旺;政企合作式电子农务平台建设的合作博弈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合作博弈的一个新的解概念—匹配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05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4205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f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