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基尼系数的计算、性质及其应用
本文关键词:区位基尼系数的计算、性质及其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基于产业规模探索区位基尼系数的简化计算、区域分解和两位数产业分解,给出产业份额、区位商以及产业份额空间测度加权区位基尼系数的分解公式,提供相对边际效应和增量分解的计算公式。利用我国2004年、2008年的经济普查数据,计算国民经济19个字母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得出以产业份额计算的区位基尼系数更能反映产业聚集程度的结论,并使用产业份额区位基尼系数进行实证分析。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统计系;教育部计量经济学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统计学科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基尼系数 产业分解 边际效应 显著性检验
【分类号】:F121.3;F224
【正文快照】: 区隹基尼糸教的计算、性质及其启用戴平生(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统计系;教育部计量经济学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统计学科重点实验室)区位基尼系数(Locational Gini Indices)—词,通常认为最早出现在著名新经济地理学创始人克鲁格曼的《地理和贸易》一书中(Knigman,1991)。随着新贸易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贺灿飞;谢秀珍;;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与省区专业化[J];地理学报;2006年02期
2 程永宏;;基尼系数组群分解新方法研究:从城乡二亚组到多亚组[J];经济研究;2008年08期
3 梁琦;中国工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兼论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J];统计研究;2003年09期
4 蒲业潇;;理解区位基尼系数:局限性与基准分布的选择[J];统计研究;2011年09期
5 戴平生;林文芳;;拓展基尼系数及其居民消费应用研究[J];统计研究;2012年06期
6 戴平生;;基尼系数的区间估计及其应用[J];统计研究;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伟莲;张虹鸥;王蓉蓉;陈静;;广东省主要农产品的空间集聚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英文)[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09年04期
2 陶来利;周恺;朱杰;;我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3 陈伟莲;张虹鸥;王蓉蓉;陈静;;广东省主要农产品的空间集聚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0期
4 曾杰杰;聂影;杨红强;;基于省际角度的家具产业集聚内部动因的实证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刘致良;;产业地理集聚视角下的地区餐饮业发展战略——基于Panel-data模型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王先庆;武亮;;服务业集聚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广州批发零售业为例[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刘斯敖;;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8年11期
8 张倩;方玲;;皖江城市带制造业空间集聚度实证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邓宏兵;刘芬;庄军;;中国旅游业空间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03期
10 曾光;李菲;;武汉城市圈制造业集聚的实证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长虹;武前波;杜李;张丽君;席升阳;高延军;蒋冰华;方相林;乔家君;赵玉明;吴殿廷;刘嘉俊;;第十章 中原城市群产业发展[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2 刘彩玲;龚新;;河南旅游立省的条件分析与战略选择研究[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3 秦耀辰;张丽君;;郑汴城市整合动力机制及发展模式[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4 吴三忙;;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演变态势的实证研究:1988-2007[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郭杰;杨永春;;转型期成都城市制造业空间分布变动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家庭;曹清峰;;FDI与产业集聚:基于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中国区域经济》2012年第3期(总第18期)[C];2012年
7 ;地方保护主义与消费风险分担——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的分析[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吕岩威;孙慧;何伦志;;基于三维度模型的产业集群识别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2卷)[C];2011年
9 韩中;;我国制造业不均衡性与集聚的测度与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0卷)[C];2009年
10 陆铭;陈钊;杨真真;;平等与增长携手并进——收益递增、策略性行为和分工的效率损失[A];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2期(总第24期)[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光;哈罗德模型难题的破解及其对中国内需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2 肖建清;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3 普雁翔;中国制造业集聚:企业规模异质性视野的分析与实证[D];浙江大学;2011年
4 李晗斌;FDI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萧一啸;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程文;基于模块化分工的产业组织演化及其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许德友;对外贸易与产业地理[D];南京大学;2011年
8 赵新正;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旭亮;从本地市场到新国际劳动分工[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西南;FDI对甘肃省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贵启;蔬菜产业集聚地区的农户蔬菜生产投资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顾伟平;我国制造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统计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3 赵福涛;新国际分工模式下我国IT产业集群及其内部垂直分工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张启明;陕西省文化产业布局评价与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陈竹叶;我国区域中心城市产业结构转换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马琳;中国食品工业区域分布演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罗小红;我国野生动物园时空分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卢梦华;FDI诱导的产业集聚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程佳;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杨卫欣;三大经济圈集聚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灿飞;潘峰华;;产业地理集中、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测量与辨识[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2期
2 贺灿飞;谢秀珍;;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与省区专业化[J];地理学报;2006年02期
3 徐宽;;基尼系数的研究文献在过去八十年是如何拓展的[J];经济学(季刊);2003年03期
4 程永宏;;二元经济中城乡混合基尼系数的计算与分解[J];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5 程永宏;;基尼系数组群分解新方法研究:从城乡二亚组到多亚组[J];经济研究;2008年08期
6 王春雷;黄素心;;基尼系数与样本信息含量[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7 万广华;收入分配的度量与分解:一个对于研究方法的评介[J];世界经济文汇;2004年01期
8 梁琦;中国工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兼论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J];统计研究;2003年09期
9 陈希孺;基尼系数及其估计[J];统计研究;2004年08期
10 洪兴建;;基于S基尼系数的中国行业工资差距分析[J];统计研究;201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敏;漫谈“基尼系数”[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4年02期
2 王珏,饶晓鹏;显著性和稳定性——降低基尼系数两种方法的效应评价[J];南开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3 李嫱,唐敏;浅析我国基尼系数的增长问题[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洪兴建,李金昌;如何正确测算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J];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04期
5 杨敏;;基尼系数今昔谈——逐步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J];政策w,
本文编号:454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454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