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斯拐点”的一个理论证伪——基于产品市场的视角
本文关键词:“刘易斯拐点”的一个理论证伪——基于产品市场的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从社会再生产循环及社会产品实现的角度对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进行研究。论文分别在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条件下利用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中的不变劳动工资假定并结合产品市场出清进行论证。研究证明:由于只考虑劳动力市场而忽略产品市场的实现问题,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结论——只有当二元经济越过了"刘易斯拐点",实际的劳动工资水平才能明显提高——无论是在封闭经济或开放经济条件下都是不能成立的。在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无论是一元经济,还是向一元经济转轨的二元经济,劳动工资都应当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相应提高。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二元经济转型 刘易斯拐点 不变工资假定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4JJD790007)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3&ZD02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323.6;F249.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刘易斯拐点”是近年来国内经济学文献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之一。一个60年前提出的经济学概念突然引起国内学界高度关注的现实背景是:2003年以来,中国沿海甚至部分内陆地区陆续出现了较明显的"民工荒”现象,代表非熟练劳动力的“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也明显地持续上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山林;;刘易斯模型适用性考察[J];财经研究;2008年08期
2 约翰·奈特;邓曲恒;李实;杨穗;;中国的民工荒与农村剩余劳动力[J];管理世界;2011年11期
3 李文溥;郑建清;林金霞;;制造业劳动报酬水平与产业竞争力变动趋势探析[J];经济学动态;2011年08期
4 蔡f ;都阳;;工资增长、工资趋同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学动态;2011年09期
5 蔡f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6 胡景北;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一种可能机制[J];经济研究;1998年03期
7 殷剑峰;;人口拐点、刘易斯拐点和储蓄/投资拐点——关于中国经济前景的讨论[J];金融评论;2012年04期
8 樊纲;吕焱;;经济发展阶段与国民储蓄率提高:刘易斯模型的扩展与应用[J];经济研究;2013年03期
9 余宇新;张平;;刘易斯模型框架下中国刘易斯拐点问题探讨——来自企业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文汇;2011年06期
10 王燕武;李文溥;李晓静;;基于单位劳动力成本的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统计研究;2011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立;;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内涵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路径[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冯虹;魏士洲;;浅谈从收入分配入手解决在京农民工问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孙景宇;;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变迁:历史与制度的分析[J];长白学刊;2008年05期
4 孙景宇;孟涣晨;;转型新阶段俄罗斯、东欧和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比较分析[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1期
5 孙瑜;;论当前我国农民工劳动成本上升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8期
6 李佳妮;肖六亿;;人地结合模式与农村经济效率[J];创新;2011年02期
7 张志华;;人民银行巨额外汇储备的经济性质及其出路[J];财经科学;2009年12期
8 聂丹;;农民工低工资率与国民福利损失的经济学分析——对经典劳动供给理论的拓展[J];财经研究;2007年10期
9 寇国明;邱长溶;;统筹城乡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市场化运营机制与模式[J];财经研究;2008年03期
10 伍山林;;刘易斯模型适用性考察[J];财经研究;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晨;;劳动力有限供给、有序迁移与城镇化健康发展——中国经济发展的“刘易斯转折点”讨论及启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胡景北;;农业土地制度和经济发展机制:对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史的一种理解[A];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演讲讨论稿)[C];2002年
3 孙自铎;;浅析农地集中滞后于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影响、原因及对策[A];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郑娟尔;;刘易斯转折区间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的耕地保护问题初探[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梁雄军;林云;刘平青;丁守海;;农民工离职行为选择与“民工荒”形成机理——基于1550位农民工“二次流动”的微观视角[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6 李稻葵;徐翔;;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及其动力研究[A];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总第45期)[C];2012年
7 李小平;卢现祥;陶小琴;;环境规制影响了中国工业行业的利润水平吗?[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8 余壮雄;王美今;章小韩;;FDI进入对我国区域资本流动的影响[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1期[C];2010年
9 ;第2章 人力资源服务需求及其新变化[A];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 2009[C];2009年
10 蔡f ;王美艳;;为未来经济增长积累人力资本[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向俊;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投资消费结构转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张怀坤;全球变暖条件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世勇;生命历程视角下的返乡农民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谢勇;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许涛;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劳动收入改进[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吴有红;我国商业银行安全的评估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邵腾伟;基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农户联合与合作经营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王玉龙;农业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9 乔晶;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经济效应及可持续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曾祥旭;低生育水平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林军;应对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政府行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刘晋;基于农民工视角的刘易斯转折点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3 许文艳;哈萨克牧民定居后农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4 张乐川;我国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可行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张贻龙;中国劳动报酬份额地区差异的原因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姜宏宇;中国刘易斯转折点及劳动力发展的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谭寒;我国农民工培训的公共政策过程分析[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8 焦华芳;湖南省实现比较充分就业的对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刘文兴;授权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角色认同、自我效能感及风险偏好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田珍;我国劳动力流动对贸易模式转变的影响分析[D];兰州商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乾;;两种就业类型农民工工资收入差距的比较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6期
2 常黎;胡鞍钢;;中国制造业贸易的要素含量研究[J];财贸经济;2011年01期
3 张延;;干中学模型对我国经济增长路径的检验[J];财政研究;2009年06期
4 周符波;劳务经济: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湖南省邵阳县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J];调研世界;2003年07期
5 ;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1亿人[J];调研世界;2004年04期
6 ;2006年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继续增加[J];调研世界;2007年04期
7 范小玉;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调研世界;1997年03期
8 蔡f ;王美艳;曲s,
本文编号:4943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494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