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城镇化质量问题及其提升路径研究
本文关键词:西部城镇化质量问题及其提升路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镇化 西部城镇化 城镇化质量 城镇化评价 城市现代化 发展路径
【摘要】:整体处于农村社会但也已出现城市病苗头的西部省区,迫切需要在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同时,吸取东部城镇化发展经验教训,后发赶超,及早把提升城镇化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防患于未然,避免走他们走过的老路、弯路。尽快探索出一条能为所有欠发达地区提供经验借鉴的"低消耗、低排放、集约型"的高质量的城镇化之路,尤其要探索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同步提升路径。因此,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地构建了城镇化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典型省份对其城镇化质量进行了监测与评价。通过分析对比得出结论:西部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参差不齐;西部城镇化质量不高,且相差悬殊;城市现代化水平不高,且有下降趋势;西部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低,且二元结构明显。由此提出:西部省区应直面差距,遵循规律,乘势而上,吸取教训,后发赶超;在重视发展速度的同时,更要提升城镇化质量,提质增速同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作者单位】: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城镇化 西部城镇化 城镇化质量 城镇化评价 城市现代化 发展路径
【基金】:国家社科规划年度项目“城市转型背景下西部城镇化进程推进与质量提升研究”(编号:13BJY043)
【分类号】:F299.27
【正文快照】: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聚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就业结构非农化重组的一系列制度变迁过程,是由传统的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和过渡的社会变迁过程。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它一般由城镇化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指标来反映。农村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伯霞;刘东洋;;西部城镇化进程推进与质量提升问题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丛晓峰;高霞;;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培训”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9期
2 汤爽爽;;大连市农村城镇化道路的实证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3 秦宏;李嘉晓;;沿海地区农户分化与非农化、城镇化协调发展道路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1期
4 张松山;;新农村建设和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J];北方经济;2006年24期
5 张雁鸿;;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机理分析[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3期
6 孔凡文,许世卫;论城镇化速度与质量协调发展[J];城市问题;2005年05期
7 宋爱军;;发展民间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J];发展;2008年07期
8 张银龙;;陇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J];发展;2010年01期
9 毛蒋兴;郑雄彬;;新时期中国城市化质与量协调发展研究[J];规划师;2012年07期
10 刘晓芳;;论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J];经营管理者;2010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国勇;刘洋;;贵州城镇化发展:现状与展望[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唐常春;陈烈;;欠发达县域城郊农村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以河南省光山县上官岗村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磊;中国乡村—城镇转型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2 夏淼;当代中国乡村文明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张应禄;中国城乡经济差距与一体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4 李厚刚;可持续城市化支撑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自军;资源型城市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丁兆庆;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7 曹萍;城郊经济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陈映;论共同富裕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D];四川大学;2005年
9 吴靖;中国城市化制度障碍与创新[D];西北大学;2006年
10 沈会盼;新疆特色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威;鄂西南古集镇空间变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韩斌;城市扩展中的边缘区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张译丹;新疆托里县依托资源优势带动小城镇建设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4 毛舒乐;城镇化对安徽省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5 张菲菲;渭南市城乡一体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向云;基于人类发展理论的城乡一体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许伟;欠发达平原农区城镇化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莉;咸阳市城市化水平与资源压力的定量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琳;山东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10 李华;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城镇建设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盛广耀;;城市化模式研究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7期
2 寇凤梅;李佳凝;常精彩;;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收入变动的相关性定量分析——以甘肃省为例[J];兰州学刊;2013年11期
3 魏丽莉;;甘肃省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研究[J];兰州学刊;201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鸿军;;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应处理好七个关系[J];大庆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2 张爱珠;中国城市现代化动力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1997年06期
3 夏有才;城市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目标[J];现代城市研究;1998年03期
4 莫大喜;试论深圳城市现代化[J];特区经济;2000年08期
5 郑洪杰;举起城市现代化的旗帜[J];探索与求是;2000年02期
6 蔡天新 ,林俐;访美感受:高速公路与城市现代化[J];今日浙江;2000年02期
7 ;李鹏谈深圳城市现代化[J];中国城市经济;2000年03期
8 徐惠蓉;;推进江苏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建议[J];江苏政协;2000年08期
9 马扬,马静,陈刚,张玉璐;城市现代化度的计量模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年06期
10 黄卫;忠实实践“三个代表” 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J];城乡建设;200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丁任重;吴波;;城市现代化的特征与路径[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杜政清;;中国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的背景问题与发展趋势[A];中国城市形象战略与城市文明建设研讨会参阅文集[C];1997年
3 杨重光;;中国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A];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第一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文集[C];2003年
4 吴涛;;住房保障:城市现代化的困境与破解[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5 张伟;;试论新时期我国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发展[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邱阳民;;构建完善的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1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陈彦超;杨青雪;;城市功能的演进与中国的城市现代化[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年
8 林星;;福州、厦门城市现代化的动力与功能定位[A];海洋文化与福建发展[C];2011年
9 李长吉;;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大大连”的城市规划[A];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左中甫;探索南京城市现代化的新路径[N];南京日报;2007年
2 记者 周跃 通讯员 曾江涛;徐守盛勉励湖南移动以“数字化”推动城市现代化[N];人民邮电;2010年
3 记者 张波;加快中心城市现代化[N];苏州日报;2007年
4 耀闻;广州以信息化推动城市现代化[N];中国电子报;2008年
5 本报评论员;首府清雪满意率达96%是对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的肯定[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4年
6 记者 李晓航;精心建设定销房 加快城市现代化[N];徐州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张福先;走大庆特色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道路[N];大庆日报;2010年
8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导、宜昌市人民政府咨询委员 秦尊文;提升宜昌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N];三峡日报;2013年
9 本报通讯员 束志祥 本报记者 王鹏程;为了城市现代化 为了群众早安居[N];镇江日报;2013年
10 本报通讯员 沈文明 蔡琴 本报记者 周刚 顾雷鸣;为城市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N];新华日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雷瑛;信息化是加快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D];郑州大学;2003年
2 曾艳;江西省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田霖;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双向互促共进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4 朱韫慧;扬州文化与扬州城市现代化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5 宋琳;城市信息化对天津城市现代化的影响[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6 杨青雪;资源型城市现代化的路径分析[D];沈阳工业大学;2015年
7 吴红斌;武汉市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刘明明;文化转型与近代哈尔滨的城市现代化(1898-1931)[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2年
9 刘素娟;我国农民工工资问题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339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533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