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中国能源碳足迹生态压力变动的因素分解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8 17:03

  本文关键词:中国能源碳足迹生态压力变动的因素分解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碳足迹 能源碳足迹生态压力 LMDI法 森林和草地


【摘要】:文中在相关能源碳足迹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能源碳足迹生态压力(EPICF)的概念,并对1996-2010年中国能源碳足迹生态压力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中国EPICF从0.97hm2/hm2增加到1.96hm2/hm2,增加了2.021倍,现有森林和草地的面积不能够满足日益增加的能源碳足迹。之后,利用LMDI法对其进行因素分解,结果表明,森林和草地的人口压力、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3个因素对EPICF的增加起到抑制的作用,经济发展因素起到促进的作用。其中,能源强度因素对EPICF下降的贡献值和贡献率最大,其次是森林和草地的人口压力因素。在影响EPICF变化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的促进作用超过其它的抑制因素,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压力问题将更加严峻。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关键词】碳足迹 能源碳足迹生态压力 LMDI法 森林和草地
【基金】:天津大学自主创新基金(编号:60304002)资助
【分类号】:F206;X24
【正文快照】: 目前,国内外对于能源碳足迹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于产业和地区层面上,通过计算各种能源碳足迹水平,研究影响能源碳足迹的主要因素。CHUAI Xiaowei和LAI Li等以中国东北、华北、华东等6大地区的能源消费数据为基础,利用GIS9.3软件,研究了中国6大地区碳足迹在时间和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段显明;童正卫;;浙江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因素分解——基于LMDI分析方法[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王圣;王慧敏;陈辉;孙雪丽;李亚春;;基于Divisia分解法的江苏沿海地区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10期

3 赵荣钦;黄贤金;钟太洋;;中国不同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与碳足迹分析[J];地理学报;2010年09期

4 赵荣钦;黄贤金;;基于能源消费的江苏省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碳足迹[J];地理研究;2010年09期

5 张约翰;张平宇;;长吉一体化区域碳排放足迹及影响因素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09期

6 赵先贵;马彩虹;肖玲;胡攀飞;;北京市碳足迹与碳承载力的动态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10期

7 付金沐;李琦;储国定;陈啸吟;;安徽省能源消费碳排放足迹的动态变化及因素分解[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1期

8 揣小伟;赖力;黄贤金;赵荣钦;王婉晶;陈志刚;;中国不同区域能源消费碳足迹的时空变化(英文)[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2年01期

9 彭俊铭;吴仁海;;基于LMDI的珠三角能源碳足迹因素分解[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爱民;从英国农业现代化的历程看中国入世后农村土地问题的走向[J];安徽史学;2003年06期

2 龚葳;张承中;刘艳华;;西安市能源生态足迹动态变化及效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3 张丽蓉;舒强;张贤芳;;重庆市直辖10年来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4期

4 景秀艳;;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旅游地生态安全测评与规划调控——以泰宁风景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2期

5 梅煌伟;黄民生;张如;;基于NEP福建省能源碳足迹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1期

6 郑建湖,沈斐敏,陈yN;福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3年06期

7 林融;加快因特网的发展[J];北京电信科技;1999年01期

8 地力木拉提·吾守尔;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9 刘伟,黄桂田,李绍荣;关于我国转轨期所有制变化的历史“合理性”考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韩然;吴正朋;李梅;;一类新弱化缓冲算子的构造[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起生;基于低碳经济的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许思思;人为影响下渤海渔业资源的衰退机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3 张旭亮;从本地市场到新国际劳动分工[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鲁凤;生态足迹变化的动力机制及生态足迹模型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国政;西南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吴士锋;西北民族地区不同生活方式对环境影响的时空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汤晓莉;郑州市经济转型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李丽;基于运输需求的公路项目经济效益形成机理及计量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9 李文中;我国健康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10 赵奕;中国公共卫生安全规制改革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敏;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与趋势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王雯;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子珍;云南农民科技培训的效率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4 陈莹;云南民族贫困县农村科技培训投资体制创新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王婷婷;信息化对山西省服务业的拉动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王春杰;基于低碳经济的西安城市发展路径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刘改焕;农村职业教育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李铄;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碳排放与贸易结构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方恺;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能源足迹模型及其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邹韬;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分析[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超;胡雪洋;贺灿飞;朱江玲;王少鹏;方精云;;1995—2007年我国省区碳排放及碳强度的分析——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Ⅲ[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2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杨会民;张迪;;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帅通;袁雯;;上海市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变动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10期

4 王俊松;贺灿飞;;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中国CO_2排放量变化——基于LMDI方法的分解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1期

5 黄蓓佳;杨海真;;中国碳减排承诺解读及碳交易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S2期

6 刘慧,成升魁,张雷;人类经济活动影响碳排放的国际研究动态[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5期

7 刘红光;刘卫东;;中国工业燃烧能源导致碳排放的因素分解[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2期

8 齐玉春,董云社;中国能源领域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及减排对策研究[J];地理科学;2004年05期

9 张志强;曲建升;曾静静;;温室气体排放评价指标及其定量分析[J];地理学报;2008年07期

10 朱永彬;王铮;庞丽;王丽娟;邹秀萍;;基于经济模拟的中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高峰预测[J];地理学报;2009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国锐;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碳排放波动及减碳路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雪娜;我国能源类碳源排碳量估算办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2 郭运功;特大城市温室气体排放量测算与排放特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步飞;宫彩娟;;浅析生态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顾晓薇;王青;王军;张波;丁一;李广军;;国家生态压力与生态利用效率研究[J];资源科学;2007年01期

3 童亿勤;陈诚;;宁波市生态压力与生态利用效率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09年04期

4 张慧霞;娄全胜;李艳;;基于景观格局的广州市边缘区生态压力研究——以番禺区为例[J];热带地理;2010年03期

5 杨振;梁小翠;;我国生态压力与承载力重心动态演变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6 王宏广;;缓解生态压力必须依靠新科技革命[J];今日国土;2008年Z2期

7 杨振;;中国省际生态压力空间均衡研究[J];科技导报;2010年14期

8 张畅;柳荣;;湖南省生态压力与生态资源利用效率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年11期

9 晋玉亮;张信芳;金文标;张宝森;梁健;;大庆市水污染引起的生态压力及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10期

10 顾晓薇;王青;冯民;于宏民;张波;王忠鑫;;沈阳市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生态压力[J];生态学杂志;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宏广;;缓解生态压力必须依靠新科技革命[A];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第五次工作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忠将;贵州走环保与扶贫结合新路缓解生态压力[N];中国改革报;2006年

2 本版编辑 特约通讯员 严俊义 李能瑞 冯作祥 张立明 叶维元;减轻生态压力 加快综合治理[N];武威日报;2008年

3 吴红军;“投资西进”谨防生态压力[N];金融时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张斌;长江流域生态压力加大[N];解放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定军;生态压力不容乐观[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本报特约通讯员 严俊义;抓劳务输出 减生态压力 增农民收入[N];武威日报;2008年

7 杨先碧;鸟儿入城源于生态压力[N];大众科技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袁小燕;山区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的生态压力定量评估[D];西南大学;2012年

2 余爱莲;舟山典型海岛生态压力定量评价[D];浙江海洋学院;2014年

3 禹洋春;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耕地生态压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587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5587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4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