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天津市现代物流业低碳化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9 11:19

  本文关键词:天津市现代物流业低碳化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物流业 碳排放 EKC模型 LMDI


【摘要】:目前,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物流业的发展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消耗,也随之带来了大量的碳排放。物流业的低碳化发展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措施,也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在2011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15年单位国民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天津作为全国低碳城市的试点单位和国际化港口城市,也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实现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8%、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19%的目标。因此,天津在加快低碳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竞争力的进程中,必需积极探索和研究物流业的低碳化发展。论文以天津现代物流业发展为背景,以《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数据为依据,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1)通过构建环境库兹涅茨模型,定性和定量分析了天津市物流业碳排放的特征和趋势。首先,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1995~2011年天津市物流业各种能源消费量数据,估算出物流业消耗煤炭、石油、电力等能源的碳排放量,分析了各种能源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其次,依据《中国统计年鉴》天津物流业1995~2011年产值数据,排除价格因素的干扰,把天津市物流业的产值折算成以1995年为基期的可比价格,采用EKC模型对天津物流业碳排放量和物流业产值进行了线性、二次和三次函数的曲线拟合,发现天津物流业发展和碳排放量总体呈倒U型曲线关系。最后,对比分析了天津和全国物流业碳排放强度。(2)采用迪氏对数指标分解法,建立了天津物流业碳排放分解模型,分析了物流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能源结构对碳排放起到抑制作用,但效果不显著;能源效率对碳排放的影响是先拉动后抑制的作用;物流业发展是拉动物流业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人口因素对碳排放起到拉动作用,且从2004年后作用明显。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天津市物流业低碳化发展的建议和策略。一是优化能源结构,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二是提高能源效率,推广低碳技术的应用;三是倡导低碳物流理念,培养低碳物流人才。
【关键词】:物流业 碳排放 EKC模型 LMDI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59.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10-14
  • 1.2.1 低碳物流的内涵研究10-11
  • 1.2.2 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11-12
  • 1.2.3 物流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12-13
  • 1.2.4 碳减排对策研究13-14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路线和结构安排14-16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14-15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15
  • 1.3.3 论文的研究路线15
  • 1.3.4 论文的结构安排15-16
  • 1.4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16-17
  • 1.4.1 论文的创新点16
  • 1.4.2 论文的不足16-17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17-24
  • 2.1 现代物流理论17-18
  • 2.2 低碳经济理论18-21
  • 2.3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21-23
  • 2.4 本章小结23-24
  • 第三章 天津市现代物流产值与碳排放量关系研究24-35
  • 3.1 物流产业碳排放量估算24-31
  • 3.1.1 数据来源24
  • 3.1.2 估算方法24
  • 3.1.3 碳排放总量的估算与变化趋势24-31
  • 3.2 基于EKC模型的物流业碳排放量分析31-32
  • 3.2.1 EKC模型及其分析31
  • 3.2.2 基于EKC模型的天津市物流产值与碳排放量的曲线拟合31-32
  • 3.3 天津市和全国碳排放强度比较分析32-33
  • 3.4 本章小结33-35
  • 第四章 天津市现代物流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及低碳化发展策略35-43
  • 4.1 迪氏对数指标分解法35
  • 4.2 模型构建和计算35-38
  • 4.2.1 模型构建35-36
  • 4.2.2 模型计算36-38
  • 4.3 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38-41
  • 4.3.1 能源结构因素分析38-39
  • 4.3.2 能源效率因素分析39-40
  • 4.3.3 物流业发展因素分析40
  • 4.3.4 人口因素分析40-41
  • 4.4 低碳化发展策略41-42
  • 4.4.1 优化能源结构,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41
  • 4.4.2 提高能源效率,,推广低碳技术的应用41
  • 4.4.3 倡导低碳物流理念,培养低碳物流人才41-42
  • 4.5 本章小结42-43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43-45
  • 5.1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43
  • 5.2 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43-45
  • 参考文献45-50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50-51
  • 致谢51-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陆虹;中国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以大气污染为例[J];财经研究;2000年10期

2 郭印;王敏洁;;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改革与战略;2009年10期

3 肖周燕;;人口素质、经济增长与CO_2排放关联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10期

4 任卫峰;;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J];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03期

5 韩玉军;陆e

本文编号:5626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5626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b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