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苏州市工商监管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9 12:07
本文关键词:大数据背景下苏州市工商监管改革研究
【摘要】: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社会管理模式的变革。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了信用经济阶段,国家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工商监管也面临着职能机构撤并和模式转变等问题。苏州市作为长三角经济圈重要组成部门,经济实力强、发展快,经济特点比较突出,工商监管面临的问题也比较多样。对苏州市工商监管改革的研究有利于理清当前工商监管的思路,为后续职能机构重组、监管模式改革提供方向和手段。本文从工商监管和大数据理论出发,结合工商监管30多年的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研究推动工商监管改革的动力。在此基础上,对苏州市工商监管的职能部门、市场主体监管、市场交易行为监管和市场客体监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认为苏州市工商监管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监管模式落后,监管手段缺乏和职能构架失效。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苏州市工商监管改革方向和手段。通过研究发现,苏州市工商监管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引入信用监管模式,详细阐述了苏州市工商监管引入信用监管的优势和实施可行性;主要手段是用利用大数据手段,通过大数据推动信用监管,提升信用监管的效能;重要基础是优化职能构架,要实现信息化的组织机构顶层设计,建立专业化的网络监管队伍,建设特色鲜明的人文环境。研究还进一步给出了大数据手段同信用监管相结合的运作机制,一是建立大数据化的征信机制,实现信用信息的大数据采集、“预处理”和协同互动;二是建立大数据化的评信机制,用大数据手段来确立评信主体和评信指标;三是建立大数据化的用信机制,要充分发挥信用的价值,巧用信用奖励和惩戒机制,同时给出了大数据手段结合监管实施的主要方法。除此之外,研究认为实现苏州市工商监管改革还需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提升队伍能力素质和倡导全民互动监管等相关配套措施。
【关键词】:工商监管 信用监管 大数据 苏州市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03.9
【目录】:
- 摘要5-6
- 英文摘要6-11
- 第一章 导论11-19
- 1.1 研究背景11-14
- 1.1.1 苏州市经济发展特点突出11-12
- 1.1.2 苏州市工商监管面临新形势新问题的挑战12
- 1.1.3 工商监管改革是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12-13
- 1.1.4 工商监管改革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需要13
- 1.1.5 工商监管改革是工商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13-14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4-15
- 1.2.1 研究的目的14
- 1.2.2 研究的意义14-15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15-17
- 1.3.1 国外研究动态15-16
- 1.3.2 国内研究动态16-17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17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17-18
- 1.4.1 研究思路17
- 1.4.2 研究方法17-18
- 1.5 研究创新之处18-19
- 第二章 苏州市工商监管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19-29
- 2.1 苏州市工商监管历史沿革19-21
- 2.2 苏州市工商监管的现状及问题21-27
- 2.2.1 职能部门现状及存在问题21-23
- 2.2.2 市场主体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23-26
- 2.2.3 市场交易行为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26
- 2.2.4 市场客体的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26-27
- 2.3 苏州市工商监管存在问题原因分析27-29
- 2.3.1 监管模式落后27
- 2.3.2 监管手段缺乏27-28
- 2.3.3 职能构架失效28-29
- 第三章 苏州市工商监管改革的方向与手段29-36
- 3.1 信用监管是苏州市工商监管模式创新的主要方向29-31
- 3.1.1 信用和信用监管的概念29
- 3.1.2 引入信用监管的优势29-31
- 3.1.3 信用监管实施可能性31
- 3.2 大数据是创新苏州市工商监管的重要手段31-33
- 3.2.1 大数据的使用推动信用监管31-32
- 3.2.2 信用监管必须利用大数据32
- 3.2.3 掌握大数据提升信用监管效能32-33
- 3.3 优化职能构架是苏州市工商监管改革的重要基础33-36
- 3.3.1 信息化的组织机构顶层设计33
- 3.3.2 专业化的网络监管队伍建设33-34
- 3.3.3 特色鲜明的人文环境建设34-36
- 第四章 大数据时代下苏州工商信用监管的运作机制36-41
- 4.1 建立大数据化征信机制36-37
- 4.1.1 信用信息的大数据采集36
- 4.1.2 信用数据“预处理”36-37
- 4.1.3 信用数据的协同互动37
- 4.2 建立大数据化评信机制37-39
- 4.2.1 大数据手段确立评信主体37-38
- 4.2.2 大数据手段确立评信指标38-39
- 4.3 建立大数据化用信机制39-41
- 4.3.1 充分发挥信用价值39
- 4.3.2 巧用信用奖励和惩戒机制39
- 4.3.3 大数据手段结合监管实施39-41
- 第五章 苏州市工商监管改革的配套措施41-45
- 5.1 健全工商监管的有关法律法规41-42
- 5.1.1 配套苏州市工商监管职能法律法规41
- 5.1.2 完善相对滞后的地方性法规41
- 5.1.3 配套苏州市信用监管的相关政策41-42
- 5.2 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42-43
- 5.2.1 增强队伍的危机意识42
- 5.2.2 增强队伍的业务能力素质42-43
- 5.2.3 完善队伍的进出机制43
- 5.3 倡导全民互动监管43-45
- 5.3.1 搭建苏州市全民监管互动平台43
- 5.3.2 提升参与互动监管的人员素质43
- 5.3.3 注重热心社会管理的团体培养43-45
- 参考文献45-47
- 致谢47-48
- 作者简介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钟民;浅议工商行政管理的组织及运行[J];工商行政管理;2004年17期
2 范亦男;;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重建市场监管机制探究[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4年01期
3 陈春建;;推进企业信息公示 促进企业诚信建设[J];工商行政管理;2014年05期
4 左京生;;准确把握工商部门核心职能定位[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4年01期
5 Brad Brown;Michael Chui;James Manyika;;“海量数据”的挑战与机遇[J];金融电子化;2012年06期
6 姚元怀;;对工商监管为和谐社会作贡献的思考[J];理论与当代;2006年12期
7 陈洪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与中国信用经济的兴起——关于我国信用制度、信用体系与信用管理的战略思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06期
8 李向华;杜鹃;苏勇;;电子商务主体分类及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标准科学;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靓 钟礼军;[N];江苏经济报;2013年
,本文编号:5627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562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