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与中国的能源强度

发布时间:2017-07-26 23:05

  本文关键词: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与中国的能源强度


  更多相关文章: 城镇化 工业化 信息化 能源强度


【摘要】: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对能源强度正负双面效应的叠加,使其施加于能源强度的总体影响难以把握。本研究依托资本、劳动和能源三要素生产函数,借助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与全要素生产率的联系机制,推导三者与能源强度的数理关系。我们以此为基础构建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并基于中国30个省域2005-2013年的数据,使用FE、IV-FE、IV-GMM和MG四种估计方法,实证分析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与能源强度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城镇化短期内能够显著降低能源强度,但中国在城镇化发展道路中并没有持续发挥其在集约利用能源方面的优势,以至于城镇化对能源强度的长期影响表现为正。2在控制工业化的内生性后,IV-FE、IV-GMM模型表明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可有效改善能源强度。3信息化在改善能源效率、降低能源强度方面的短期和长期作用均较为显著。从而,中国需将城镇化短期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化为长期节能降耗优势;需构筑节能型现代产业体系,释放工业化结构节能红利;需深挖"信息节能"潜力,强化信息化节能效应。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后流动站;暨南大学经济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城镇化 工业化 信息化 能源强度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研究”(编号:JBK1307063)
【分类号】:F299.21;F424;F49;F206
【正文快照】: 能源是人们现代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能源赋存体量大,多年的粗放发展模式严重激化了能源消费与生态环境、经济绿色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下文简称三化)的加速建设必将引致更高的能源消费,加大节能降耗压力,同时,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董锋;龙如银;周德群;李晓晖;;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对外开放程度与单位GDP能耗——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和协整方法[J];管理学报;2012年04期

2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信息化统计评价研究组;杨京英;熊友达;安筱鹏;苑春荟;姜澍;何强;;信息化发展指数优化研究报告[J];管理世界;2011年12期

3 毛丰付;潘加顺;;资本深化、产业结构与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10期

4 成金华;陈军;;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费区域差异——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09年03期

5 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6 周先波;盛华梅;;信息化产出弹性的非参数估计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10期

7 徐瑾;;地区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统计研究;2010年05期

8 谭忠富;张金良;;中国能源效率与其影响因素的动态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4期

9 王少平;杨继生;;中国工业能源调整的长期战略与短期措施——基于12个主要工业行业能源需求的综列协整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荣幸;陈月;杨汇潮;;我国经济周期对非寿险承保周期的影响研究[J];保险研究;2012年04期

2 姜磊;季民河;;我国能源强度空间分布的集聚性分析[J];财经科学;2012年02期

3 李世祥;成金华;;中国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非参数前沿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9年07期

4 李慧明;杨娜;王磊;左晓利;;天津市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理及政策启示——基于8个高耗能行业的实证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9期

5 钟无涯;颜玮;;深圳特区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J];城市观察;2012年03期

6 张欢;成金华;;我国城市化与能源需求关系检验[J];城市问题;2011年08期

7 屈小娥;袁晓玲;;中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的面板协整分析——基于10个高耗能行业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8 姜磊;季民河;;基于空间异质性的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研究——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市场调节机制的视角[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4期

9 黄飞雪;靳玲;;城市化对中国能源消费的影响机制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11年01期

10 刘帆;闫庆友;胡军峰;徐顺青;;三大重点能耗部门能源消费的面板协整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星;;沈阳市工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华;王稳;;中国保险发展对技术创新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2)[C];2010年

3 沈岱岱;孙久文;;天津开发区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的动态偏离 份额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罗若愚;张龙鹏;;四川自贡市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六辑)[C];2013年

5 胡荣才;黄晓璐;陈雪琪;;长汀中游城市群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6 杜国祥;;中新生态城生态产业考核体系研究[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3年

7 赵瑾璐;李凤怡;;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基于农村劳动生产率视角[A];《资本论》与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8 孙广生;向涛;黄yN;杨先明;;效率提高、产出增长与能源消耗——基于工业行业的比较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9 梁琦;吴俊;;财政转移与产业集聚[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4期[C];2008年

10 陈诗一;;中国工业分行业统计数据估算:1980-2008[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3期[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国际油价波动冲击的缓冲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伯松;中国风电产业融资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万宇艳;我国工业结构低碳化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陈海燕;面板数据模型的检验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汪克亮;基于非参数前沿方法的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7 郎春雷;中国地区间能源消费差异的实证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8 徐安;我国城市化与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杨章贤;信息时代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响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徐鸣哲;锰产业的市场结构与市场势力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岩;我国信息产业吸纳就业的统计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宋文飞;我国区域能源效率及其空间收敛性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3 张振;电力工业宏观政策对东北电网公司经营影响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4 刘宛洁;信息化与广州大都市区经济增长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王晓光;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省际差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申林晶;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山西省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杨莹;新兴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8 汪宏韬;主要耗能行业能源效率及节能潜力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9 杨鹏飞;环境约束下不同能源对经济影响的计量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10 张旭;基于节能减排的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云鹤;;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与中国的能源消费研究[J];北方经济;2006年10期

2 何伟;夏莘栋;;信息化水平测度及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综述[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刘耀彬;;中国城市化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11期

4 尹宗成;丁日佳;江激宇;;FDI、人力资本、R&D与中国能源效率[J];财贸经济;2008年09期

5 董利;;我国能源效率变化趋势的影响因素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6 汪斌,余冬筠;中国信息化的经济结构效应分析——基于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7期

7 吴巧生,成金华,王华;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费变动——基于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4期

8 吕政;黄群慧;吕铁;周维富;;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与问题——“十五”时期的状况与“十一五”时期的建议[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12期

9 史丹;;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节能潜力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0期

10 干春晖;郑若谷;;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对中国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群伟;周德群;张柳婷;;影响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因素探析[J];统计与决策;2008年08期

2 唐建荣;王力;;江苏省“十五”期间能源强度变动及因素分析[J];江苏商论;2008年05期

3 叶悦良;韩有定;;北京产业发展对能源强度的影响[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滕玉华;;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中国工业能源强度——基于31个行业的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2009年02期

5 滕玉华;;中国工业行业能源强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魏巍贤;王锋;;能源强度收敛: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检验[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1期

7 彭远新;林振山;;江苏、安徽能源强度比较分析与启示[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4期

8 李树;陈刚;;环保产业对能源强度及其地区差异的影响——一项基于回归的分解[J];世界经济文汇;2010年03期

9 邓萍萍;;我国能源强度影响因子的经验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2期

10 袁梁;;价格因素对我国地区能源强度的影响[J];价值工程;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庞丽;王铮;;能源强度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A];“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中的计算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杨宏伟;;积极探索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确保完成能源强度和碳强度下降目标[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林伯强;能源强度与碳强度关系辨析[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2 记者 李禾;更高的能源强度下降目标将使节能环保双赢[N];科技日报;2011年

3 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 杨富强;我国能源强度并未进行二次爬坡[N];中国石化报;2011年

4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蔡华杰;降低能源强度+控制消费总量=节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海霞;中国“十二五”节能减碳应坚持高目标(上)[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6 林伯强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十二五”能源强度、碳强度指标并不低[N];南方周末;2011年

7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林伯强;“十二五”规划的碳强度约束指标分配[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8 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主任教授 何建坤;中国为什么提出这样的目标?[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海霞;中国“十二五”节能减碳应坚持高目标(下)[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10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能源与气候项目高级研究员 威廉·钱德瑞 编译 林永锋;正确看待中国今后十年的承诺[N];中国能源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炎治;中国能源强度的演变机理及情景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2 国涓;中国能源强度变动的成因及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邵兴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下的能源强度及能源回弹效应变化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4 侯建朝;中国能源与经济之间关系的模型及实证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阳;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3 彭青;湖北省能源强度变化因素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4 张泊远;青海省能源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李江;中国能源强度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6 许华;江苏省能源强度变动特征及成因分析[D];江苏大学;2010年

7 于明明;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区域差异及节能潜力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8 张丹;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9 王凤;中国制造业能源强度因素分解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崔艳红;中国能源强度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787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5787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4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