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兰州市城关区功能与人口疏解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3 00:20

  本文关键词:兰州市城关区功能与人口疏解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关区 功能 人口 疏解


【摘要】:兰州市近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与此同时,人口快速流向城市,产业、企业大规模集聚,多种职能集于一体。从而导致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功能与人口不断集中,尤其是城关区,因为过度集聚产生了交通拥堵、房价地价上升、环境污染、宜居性下降等问题。本文以兰州市城关区为研究对象,首先,从集聚的现状及集聚产生的原因等分析城关区功能与人口疏解的必要性,通过查阅大量统计年鉴和政府规划资料以及现场调研,发现城关区部分街区的人口密度已超过50000人/平方公里,而带来人口集聚的原因则主要是因为功能集聚,功能集聚能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公共资源尤其是优质公共资源的获得是人们居住、就业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基于比较利益的考虑,人口和企业选择在城关区居住和落地。城关区以各种优势对人口和企业形成较强的吸引力,导致过度集聚。基于现状问题以及城关区的进一步发展,功能与人口的疏解势在必行。其次,从理论层面分析功能与人口疏解的可行性。通过将城关区的人口密度和人均用地面积同其他城市相比较,为疏解提供依据。国内外关于功能与人口疏解的研究和实践,以及现有的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为本文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本文想要实现的是通过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因此,根据城关区的功能定位,筛选出需要进行疏解的产业和用地,主要有工业用地、批发市场、对外交通设施、城中村,并明确其疏解和优化方向。探讨空间选择与大兰州发展的关系,从区域层面讨论疏解对象的落地,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再次,明确疏解的对象及方向之后,探讨疏解的动力。本文提出的疏解的动力主要有土地的级差效益、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导向、政策和制度的保障。最后,从城关区和外围地区两个层面进行讨论,城关区作为疏解地,对筛选出的具体对象进行搬迁、控制和引导,外围地区作为承接地,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条件和功能定位,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做好承接工作,以此带动区域协同发展。
【关键词】:城关区 功能 人口 疏解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99.27;TU984;C924.2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2
  • 第一章 绪论12-18
  • 1.1 研究背景12-13
  • 1.1.1 城关区功能与人口过度集聚12
  • 1.1.2 疏解尚处起步阶段12-13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3-14
  • 1.2.1 研究目的13
  • 1.2.2 研究意义13-14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14-16
  • 1.3.1 研究内容14-15
  • 1.3.2 研究框架15-16
  • 1.4 相关概念辨析及研究范围界定16
  • 1.4.1 概念辨析16
  • 1.4.2 研究对象的范围界定16
  • 1.5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16-18
  • 1.5.1 数据来源16
  • 1.5.2 研究方法16-18
  • 第二章 功能与人口疏解的基础理论18-32
  • 2.1 理论基础18-25
  • 2.1.1 城市化阶段理论18-19
  • 2.1.2 城市郊区化理论19
  • 2.1.3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19-21
  • 2.1.4 城市空间结构演化21
  • 2.1.5 聚集效应和外部性理论21-22
  • 2.1.6 产业结构与就业关系的理论22-23
  • 2.1.7 新城理论23-24
  • 2.1.8 有机疏散理论24-25
  • 2.2 相关研究及进展25-32
  • 2.2.1 功能与人口疏解的目标研究25
  • 2.2.2 功能与人口疏解的动力研究25-26
  • 2.2.3 功能与人口疏解和产业、功能的关系研究26-27
  • 2.2.4 功能与人口疏解的对策研究27-28
  • 2.2.5 功能与人口疏解的实践分析28-32
  • 第三章 城关区功能与人口发展现状32-55
  • 3.1 兰州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33-35
  • 3.1.1 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33
  • 3.1.2 城市空间发展阶段33-34
  • 3.1.3 城市空间发展趋势34-35
  • 3.2 中心城区功能演变35-38
  • 3.3 人口空间分布特征38-44
  • 3.3.1 总人口持续不断增长38-40
  • 3.3.2 外来人口增长较快40-41
  • 3.3.3 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过大41-43
  • 3.3.4 城关区人口密度远高于其他区县43-44
  • 3.4 道路交通现状44
  • 3.4.1 过境交通系统尚未形成44
  • 3.4.2 对外交通设施集中布局44
  • 3.4.3 道路密度低,静态交通缺乏44
  • 3.5 公共资源配置现状44-50
  • 3.5.1 教育资源现状45-47
  • 3.5.2 医疗卫生资源现状47
  • 3.5.3 文化资源现状47-48
  • 3.5.4 环境状况现状48-49
  • 3.5.5 小结49-50
  • 3.6 功能与人口过度集中带来的问题50-53
  • 3.6.1 区域发展不平衡50-51
  • 3.6.2 交通日益拥堵51
  • 3.6.3 企业的外部成本增加51
  • 3.6.4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51-52
  • 3.6.5 超负荷、超强度开发52
  • 3.6.6 房价、地价快速上涨52-53
  • 3.6.7 城市热岛和干岛效应突出53
  • 3.7 小结53-55
  • 第四章 城关区在兰州市的职能选择55-67
  • 4.1 人口疏解的依据55-56
  • 4.2 疏解的理论支撑56
  • 4.3 城关区功能定位56-59
  • 4.3.1 功能定位56-57
  • 4.3.2 调整方向57-59
  • 4.4 疏解对象的识别59-62
  • 4.4.1 外来人口59
  • 4.4.2 部分不合理用地59-62
  • 4.5 区域一体化发展62-67
  • 第五章 城关区功能与人口疏解的动力研究67-73
  • 5.1 土地的级差效益67-68
  • 5.2 产业结构调整68-70
  • 5.2.1 城关区产业升级69-70
  • 5.2.2 产业出城入园70
  • 5.2.3 外围地区经济发展70
  • 5.3 规划导向70-71
  • 5.3.1 城镇体系的合理构建70
  • 5.3.2 城市空间结构重组70-71
  • 5.3.3 调整用地布局71
  • 5.4 政策、制度保障71-73
  • 5.4.1 适当的经济政策,刺激产业外迁71
  • 5.4.2 优先发展公共资源71-72
  • 5.4.3 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快速发展72-73
  • 第六章 城关区职能空间优化探讨73-82
  • 6.1 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73-79
  • 6.1.1 迁出工业73-75
  • 6.1.2 迁出对外交通设施75-76
  • 6.1.3 迁出批发市场76-77
  • 6.1.4 城中村改造77-79
  • 6.2 增强外围地区的吸引力79-80
  • 6.2.1 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79
  • 6.2.2 改善基础设施条件79-80
  • 6.3 小结80-82
  • 6.3.1 疏解对城关区的积极作用80
  • 6.3.2 疏解对外围地区的积极作用80-82
  • 第七章 结语82-83
  • 7.1 结语82
  • 7.2 研究不足82-83
  • 参考文献83-86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86-87
  • 致谢87-88
  • 附录88-8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再德,宁越敏;上海城市持续发展与地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02期

2 张志斌;潘晶;李小虎;;近30年来兰州市人口密度空间演变及其形成机制[J];地理科学;2013年01期

3 薄茹;;中心城功能疏解的方向与任务[J];北京观察;2011年06期

4 ;新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田园城市思想的百年演绎[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04期

5 徐和平;;美国郊区化的经验与教训[J];开发研究;2007年03期

6 张志斌;达福文;潘晶;汪晓霞;;基于公交视角的兰州市城市交通发展策略[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7 王德;程国辉;刘律;钱欣;;上海市中心城区人口疏散机制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8年05期

8 赵军;兰州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及其变化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9 段德罡;黄博燕;;中心城区概念辨析[J];现代城市研究;2008年10期

10 魏浩;;2003-2007年北京对外贸易进口结构的实证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元军;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就业协调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简鑫;北京市人口迁移动力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644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6644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c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