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行业能源CES生产函数的适用性研究及非线性计量估算
本文关键词:中国工业行业能源CES生产函数的适用性研究及非线性计量估算
【摘要】:本文首次对我国1980—2011年间36个工业大类行业CES生产函数中资本、能源和劳动力之间三种嵌套形式的参数做了非线性计量估计,并以资本/劳动力比率为门限变量,对我国CES生产函数的门限效应做了考察。本文研究表明:1对于三种CES嵌套形式,多数行业能拒绝替代弹性等于1的原假设,这表明目前很多研究在构建模型时选择使用Cobb-Douglas函数形式的做法有待商榷;2对于三种CES嵌套形式,仅有极少数行业不能拒绝规模报酬等于1的原假设,这表明在构建模型时假定规模报酬不变有较大风险;3总体上,多数行业能拒绝把三种要素放在一个核里的原假设,因此对CES函数进行适当的嵌套十分必要;4综合来看,资本与能源先聚合再与劳动力聚合的嵌套形式(KE)L比较符合我国工业实际情况;5多数行业门限效应显著,且门限值大多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表明不少行业随资本/劳动力比率增长到一定程度后,要素替代弹性、技术进步参数及规模报酬等的表现有显著变化。
【作者单位】: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北京佰科融智市场调查有限公司;
【关键词】: 工业行业 CES生产函数 门限效应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房地产价格波动——经济增长的效应检验与基于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视角的社会和谐影响研究”(71103046)资助
【分类号】:F206;F224
【正文快照】: *本文为第五届中国统计学年会推荐论文。获国家自然科学一、引言生产函数描述了企业投入和产出间技术关系。传统的生产函数通常只考虑资本和劳动力两类投入要素,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资源。因此,在估算生产函数时,把能源作为一种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军;施少华;陈诗一;;中国的工业改革与效率变化——方法、数据、文献和现有的结果[J];经济学(季刊);2003年04期
2 陈诗一;;中国工业分行业统计数据估算:1980—2008[J];经济学(季刊);2011年03期
3 张军;陈诗一;Gary H.Jefferson;;结构改革与中国工业增长[J];经济研究;2009年07期
4 王军辉;侯方玉;;规模报酬不变还是递增?——来自中国以及五个OECD国家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7年06期
5 吕振东;郭菊娥;席酉民;;中国能源CES生产函数的计量估算及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燕;蔡宏波;;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决定因素:1996-2007[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张军;陈诗一;Gary H.Jefferson;;结构改革与中国工业增长[J];中国经济学;2009年00期
3 杨凌;李国平;于远光;;区域生产率增长的源泉及其特征——基于结构红利假说的实证检验[J];财经论丛;2010年04期
4 李岩岩;赵湘莲;;我国开征碳税的税率问题研究——以石化塑胶行业为例[J];财经论丛;2011年01期
5 叶振宇;叶素云;;东北地区制造业生产率变动分析:1993—2007年[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5期
6 刘勇;;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6期
7 涂斌;朱轶;;财政分权、区域工业化与资本深化[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6期
8 周建;张德远;顾柳柳;;节能减排约束与工业增长模式转型机制研究——基于非参数环境生产函数的上海和全国对比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9期
9 陈诗一;严法善;吴若沉;;资本深化、生产率提高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变化——产业、区域、能源三维结构调整视角的因素分解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12期
10 王丽英;刘后平;;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及其区域差异——基于Shift-share模型的实证分析[J];西部论坛;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树;陈刚;;环境管制与生产率增长——以APPCL2000的修订为例[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3 王维国;潘祺志;;价格扭曲、要素替代、相对效率与工业节能路径选择——基于我国制造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4 邵全权;李晓慧;;关于保险业反垄断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A];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3[C];2013年
5 白仲林;赵亮;;城镇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实证分析——伪面板数据门限自回归模型的估计与检验[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1卷)[C];2010年
6 王静;;进口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趋势突变的协整检验的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8卷)[C];2007年
7 李小平;卢现祥;陶小琴;;环境规制影响了中国工业行业的利润水平吗?[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8 刘艳;;中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9 朱承亮;岳宏志;;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绩效的历史变迁与地区差异[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10 冯颖杰;;“裁厘改统”与民国时期市场整合——基于上海、芜湖、天津三地粮价的探讨[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大忠;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反垄断和市场化[D];南开大学;2010年
2 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周明海;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测度与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4 余冬筠;区域创新的效率及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刘瑞明;国有企业如何拖累了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的经验证据[D];复旦大学;2011年
6 邵挺;二元土地市场、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结构体系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谢露露;中国工业行业的工资集聚与互动:观察和解释[D];复旦大学;2011年
8 张小雪;中国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供给的内生结构与经济增长研究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9 邓蕾;中国集装箱港口企业生产率测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张红霞;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学印;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家宏;我国轿车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实证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3 宋亚璞;产业结构调整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4 李鹏;中国“新型工业化”增长绩效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1985-2009)[D];南开大学;2011年
5 刘承宇;基于人力资本和能源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的省际比较[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6 唐沙沙;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分析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7 张洪波;广东省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红利效应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周锦程;1998-2005中美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周畅;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因素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10 吴治国;河南省政府投资效率分析[D];郑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万广,韩洁平,徐元哲;用BFS方法求解CES生产函数[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林伯强;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生产函数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11期
3 李小平;朱钟棣;;中国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基于分行业面板数据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5年04期
4 涂正革;肖耿;;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的转变——大中型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非参数生产前沿动态分析[J];管理世界;2006年10期
5 黄英娜,张巍,王学军;环境CGE模型中生产函数的计量经济估算与选择[J];环境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6 沈坤荣;1978—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1999年04期
7 何枫,陈荣,何林;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J];经济学家;2003年05期
8 黄勇峰;任若恩;刘晓生;;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9 张新;蒋殿春;;中国经济的增长——GDP数据的可信度以及增长的微观基础[J];经济学(季刊);2002年04期
10 任若恩;;中国GDP统计水分有多大——评两个估计中国GDP数据研究的若干方法问题[J];经济学(季刊);2002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盛娟;中国经济的CGE模型及政策模拟[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福军;我国城市生产函数的初步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2 陶章华,郭耀煌,张炜;生产函数的一种基本理论表达式——弹性生产函数[J];管理工程学报;2001年02期
3 徐小飞,龚德恩,吴承业;关于生产函数的新思考——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J];预测;2001年01期
4 李红,王纯,于景元;CES生产函数与投资控制模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2年03期
5 雷强,摆丽娟;生产函数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运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2年07期
6 李金平,戴丽娜;关于生产函数和科技进步[J];河南科学;2002年04期
7 严忠,江海峰;CES生产函数及其运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09期
8 葛新权;论生产函数调整模型[J];统计研究;2003年06期
9 蒙少东,张世英;生产函数理论研究的进展探析[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张津男;关于知识与生产函数的思考[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海波;;对C-D生产函数的修正及再思考[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2 顾慰文;洪中;;分配型动态生产函数及其应用[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3 王应明;徐南荣;;C-D生产函数参数估计的一类优化算法[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4 苏杭;王雪峰;冯英浚;;一类幂指数求和型生产函数的应用研究:基于中国31省市房地产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Richard J.Sweeney;李志宏;;跨国生产函数之普适性的实证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3卷第2期(总第10期)[C];2004年
6 程晶蓉;;我国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A];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论文集[C];2005年
7 郑照宁;刘德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及对中国的应用[A];第六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忠明;;河南滑县小麦生产函数研究[A];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增刊)[C];2010年
9 何峰;;非中性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函数的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10 米健;罗其友;;城郊型马铃薯生产函数、全要素生产率与地区差异[A];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增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宽文 淑秋 崔岩 杨成;从生产函数角度解读党的理论创新[N];吉林日报;2004年
2 廖仁治;从生产函数角度看保险业发展方式的转变[N];中国保险报;2010年
3 牛润霞;迭代分析方法推进技术创新[N];学习时报;2012年
4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 教授 景维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重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N];天津日报;2014年
5 罗明;创新对企业的作用[N];江西日报;2000年
6 李鹏 陈仲生;遂心如意的数字化定制经济[N];网络世界;2000年
7 ;对经济学本质的一些看法[N];中华读书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葛虹;支撑面板数据下的生产函数及生产绩效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2 董焕忠;类生产函数企业价值链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李fE煜;我国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发展相关性分析与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凤;模糊环境下的生产函数及决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张俊;生产理论及生产函数的估计[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范银华;广东生产函数性质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1年
4 申萌;关于知识研究的一个新生产函数[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那一牧;基于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的煤炭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何荣;基于生产劳动理论的生产函数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年
7 于霞;我国知识生产函数估计及应用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8 孙珙娜;基于时变生产函数的吉林省劳动要素产出贡献估计[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9 吴辉;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度与省际比较[D];河南农业大学;2008年
10 刘巍;基于广义C-D生产函数的区域工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842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684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