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歧视、能力和信任——基于可选择的信任博弈实验
本文关键词:性别歧视、能力和信任——基于可选择的信任博弈实验
【摘要】:本文运用信任博弈实验,同时结合GSS问卷的方法,运用计算机程序,测度男女两性被试的信任水平。通过在实验设计中引入选择机制,能力变量,对男女两性在选择和投资两个方面上的信任水平、信任歧视和被歧视的现象进行探索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在歧视的存在性上,两性在选择上都倾向于女性,但在投资额上并没有显著的歧视现象,搭档的能力是影响一个人信任和选择的重要原因,这种现象在男性身上有着更显著的体现。在歧视产生的原因上,真实返还额和期望影响了投资。选择环境的构建提高了人的信任水平,这种情况在女性被试中更为显著,但选择对歧视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学系;美国南加州大学数学系;
【关键词】: 信任博弈 性别 能力 选择
【基金】:国家自科基金青年项目《转型期社会信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批准号:71403242)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15ZDB134);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13AZD061)的资助
【分类号】:F224.32;C913.1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经济学研究中,自利人假设一直作为研究的基本假设被广泛接受。对个人来说,将基于偏好的效用函数进行最大化,根据最大化的结果进行决策是其行为理性的表现。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可以观察到与自利行为相悖的现象,经济学家将驱动这些行为的偏好定义为“社会偏好”(Ca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叶烽;叶航;汪丁丁;;信任水平的测度及其对合作的影响——来自一组实验微观数据的证据[J];管理世界;2010年04期
2 李悠;江信文;王飞雪;;性别及控制感对中国大学生信任行为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06期
3 陈叶烽;叶航;汪丁丁;;超越经济人的社会偏好理论:一个基于实验经济学的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4 孙娟;费方域;刘明;;信任的差异与歧视行为——一个经济学实验研究[J];世界经济文汇;201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叶烽;社会偏好的检验:一个超越经济人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紫峰;周业安;何其新;;不平等厌恶和公共品自愿供给——基于实验经济学的初步研究[J];管理世界;2011年12期
2 周业安;左聪颖;陈叶烽;连洪泉;叶航;;具有社会偏好个体的风险厌恶的实验研究[J];管理世界;2012年06期
3 卢洪友;祁毓;;公共部门经济学:演进脉络与发展趋势[J];财经问题研究;2013年07期
4 连洪泉;周业安;左聪颖;陈叶烽;宋紫峰;;惩罚机制真能解决搭便车难题吗?——基于动态公共品实验的证据[J];管理世界;2013年04期
5 聂左玲;汪崇金;;公共品实验中策略性方法的有效性检验——来自中国的经济学实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3年12期
6 李建标;孙宾宾;李政;;风险态度影响信任行为的情景依赖性——实验经济学的检验[J];财经问题研究;2015年03期
7 林珏坛;刘正奎;邢洪金;汪波;;商品价格偏好逆转行为的案例研究[J];工程科学学报;2015年09期
8 周业安;宋紫峰;;社会偏好、信息结构和合同选择——多代理人的委托代理实验研究[J];经济研究;2011年11期
9 叶航;;公共合作中的社会困境与社会正义——基于计算机仿真的经济学跨学科研究[J];经济研究;2012年08期
10 陈翔云;连洪泉;;公共品供给的实验研究及其未来可能的进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广乾;;基于非标准偏好和信念的公司治理主体决策行为研究——一个理论框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勇;信任视角下研发外包知识转移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2 叶素文;基于信任的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3 王雅娟;基于组织间信任的知识链演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4 李艳;基于异质认知种群的演化博弈模型与均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张会杰;教育评估公信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高倩;网络环境中利他惩罚的特点、影响因素和发生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曾俊森;政府信任论[D];武汉大学;2013年
8 张柳波;非理性特征下回收\再制造中合作协调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9 程奇奇;情感、想象与行为:休谟的经济行为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李艳;基于异质认知种群的演化博弈模型与均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欢;经理人公平偏好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周晓丽;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3 赵俊;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文化整合风险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吴蕾;静态博弈决策是否存在真正的公平?[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婉露;班级组织健康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6 孙超;基于差异逃离及风险态度的TeamReasoning游离博弈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7 黄仕靖;采购行为的归因与激励约束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8 凌星元;基于公平偏好的团队管理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9 仲亮;农民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信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10 魏强;考虑社会偏好的供应链竞争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林嘉永;论经济学实验的科学设计[J];财经科学;2003年06期
2 夏纪军;中国的信任结构及其决定——基于一组实验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6期
3 张维迎,柯荣住;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2002年10期
4 叶航,汪丁丁,罗卫东;作为内生偏好的利他行为及其经济学意义[J];经济研究;2005年08期
5 叶航;汪丁丁;贾拥民;;科学与实证——一个基于“神经元经济学”的综述[J];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6 周业安;宋紫峰;;公共品的自愿供给机制:一项实验研究[J];经济研究;2008年07期
7 魏光兴;;公平偏好的博弈实验及理论模型研究综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8期
8 陈思静;马剑虹;;合作动机与信任:基于不确定性简化机制的研究[J];应用心理学;201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军航;陈丽江;;语篇蕴含中的性别歧视[J];民族论坛;2006年08期
2 李玲玲;;私营企业中的性别歧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3 肖燕;王桂平;;性别歧视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体现[J];铜陵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朱小丽;;英汉语言的性别歧视表现及消除策略[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5 叶然;;浅析女性就业中受到的性别歧视及应对措施[J];法制与社会;2008年27期
6 王瑜;;国内首份系统反映职场性别歧视调查报告显示 1/4应聘女性求职时遭到性别歧视[J];中国职工教育;2009年07期
7 伍敏;;性别歧视文化背景下的“她”字翻译[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5期
8 宋虎林;陈海懿;;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6期
9 王国银;;浅析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2期
10 张雪梅;;性别歧视对女性就业影响分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士华;应当如何认识性别歧视[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2 周雷;报道中的“性别歧视”,媒体需自省[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3 本报记者 蔡敏;中国职场性别歧视状况研究报告发布[N];中国妇女报;2009年
4 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丁广宇;消除性别歧视应重视政府责任[N];中国妇女报;2009年
5 编译 最高人民法院 蒋惠岭 丁文严;如何防止法庭上的性别歧视[N];人民法院报;2012年
6 胡乐乐;高招“女高男低”与性别歧视无关[N];光明日报;2012年
7 晏扬;性别歧视是现实需要还是观念作祟[N];长春日报;2012年
8 王东京;谁在制造性别歧视[N];学习时报;2012年
9 晏扬;性别歧视是现实需要还是观念作祟[N];济南日报;2012年
10 山东省荣成市政协 赵世喜;“最难就业季”性别歧视如何解[N];人民政协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春宇;欧盟就业领域反性别歧视的立法与实践及其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周玉萍;新闻话语中性别歧视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王艳虹;论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D];内蒙古大学;2008年
4 李成;性别歧视与性别平等:法律与现实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孟倩;大学英语口语教材中性别歧视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梁书轩;英汉姓名中的性别歧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淑琴;英汉语中性别歧视对比性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8 彭巧丽;论职业晋升中的性别歧视[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于浩洋;对于中日两国语言中性别歧视的考察[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10 田宇;英汉语言中的性别岐视现象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079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707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