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TOD理念发展背景及历程解析
本文关键词:美国TOD理念发展背景及历程解析
更多相关文章: 公共交通导向发展 小汽车导向发展 土地开发 交通问题
【摘要】:以时间为主线对美国TOD理念的发展背景及历程进行梳理,揭示了TOD理念具有的深刻美国城市规划理论和历史渊源,明确了TOD理念对抑制美国城市低密度蔓延、缓解城市交通问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所在。鉴于中美城市发展背景的差异,梳理美国TOD理念发展历程可以为我国的实践提供借鉴,为TOD理念中国化的理论探讨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工大-伯克利大学联合可持续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关键词】: 公共交通导向发展 小汽车导向发展 土地开发 交通问题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2CB725404) 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清华大学,2013U-6) 深圳市科技研发基础研究课题(JCYJ20120615145601342,JCYJ201303251515230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69)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B040401003)
【分类号】:F299.2;TU984.191
【正文快照】: 【修改日期】2015-04-13(2015)05-0089-08F293.2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模式自1993年由美国学者考尔索普(Calthorpe)教授提出后,引起全球规划学者的广泛关注,现已被视为缓解交通拥挤和城市无序蔓延、降低城市能源消耗、促进城市可持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明,丁成日,Robert Cervero;土地使用与交通的整合:新城市主义和理性增长[J];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04期
2 陈燕萍;城市交通问题的治本之路——公共交通社区与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土地利用形态[J];城市规划;2000年03期
3 Robert Cervero;;TOD与可持续发展[J];城市交通;2011年01期
4 马隆·博内特,尼古拉斯·康平;TOD在圣迭戈——一种规划理念实施的渐进过程[J];国外城市规划;2000年04期
5 任春洋;;美国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TOD)的理论发展脉络分析[J];国际城市规划;2010年04期
6 金广君;邱红;;交通方式变更对城市空间尺度的影响[J];城市建筑;2005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勇政;储金龙;;公共交通主导下城市住区土地利用规划策略[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2 纪素霞;;试论土地储备与城市理性增长[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赵家亮;;“新区域主义”的层次特征及对“长三角”城市合作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7期
4 奚汀;;国内“新城市主义”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8期
5 秦海燕;丁绍刚;金芸;;都市生态主义——基于可持续的低碳城市营建理念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6 罗湖平;朱有志;;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共生机理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7 王卉;;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影响[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8 张勇;;论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沿线土地利用模式[J];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9 李云圣;;欲望与理性的平衡——读《城市发展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4期
10 杨寅;;《城乡规划法》对城市发展资源配置的新突破[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欣;李枝坚;宋延鹏;蔡春;;人本理念下广东“理想城市”愿景及路径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马利波;席光亮;张远景;;总规之路,路在何方?——探析城市总体规划的未来变革之路[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盛鸣;叶伟华;周亚琦;;从刚性保护到有机管理:对深圳市生态绿地空间规划与管理的初步思考——兼议深圳市绿道网规划建设的实践探索[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孙莉;张玉坤;;都市农业——在城市层面实践“永续农业”思想[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董晓峰;;西方城市规划方法的基本类型与演变方向分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曹杰勇;;理想社区的现实性运作分析——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角度讨论新城市主义理论对我国社区建设的影响[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郑捷奋;赵鹏林;;城市交通与土地资源综合开发[A];第七次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李粼粼;廖轶;;轨道交通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商业空间[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崔超;梁春艳;;建设与自然“平行”的城市[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温全平;;论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规划的范式演变[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学进;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玉峰;新遗产城市[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3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4 闫晓云;呼和浩特市城市绿地结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5 吴一洲;转型背景下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空间重构效应[D];浙江大学;2011年
6 阳煜华;基于城市设计理论的奥林匹克公园开发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7 曹伟;城乡统筹发展下区域土地精明利用模式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李P;现代城市景观基础设施的设计思想和实践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刘洪营;城市居住停车理论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10 邵大伟;城市开放空间格局的演变、机制及优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鑫;清代以来恩施市城镇景观演变解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高晓停;土地利用规划的法制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代安锋;云南中等城市组群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崔潇;城市居住小区私家车停放空间与环境景观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杨蓉;城市立交桥的附属空间行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6 廖磊;城市景观风貌的保护与延续[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7 杨书景;晋阳湖地区转型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8 王铮;基于混合使用概念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策略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9 马明春;济南市旧住区更新中的居住环境问题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10 王琳;西安市城市中心区空间结构变迁以及动力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燕萍;适合公共交通服务的居住区布局形态——实例与分析[J];城市规划;2002年08期
2 潘海啸,任春洋;轨道交通与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体系的空间耦合关系——以上海市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04期
3 任春洋;;高密度方格路网与街道的演变、价值、形式和适用性分析——兼论“大马路大街坊”现象[J];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02期
4 潘海啸,任春洋;《美国TOD的经验、挑战和展望》评介[J];国外城市规划;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元星;;生态化土地开发创新思路[J];城市开发;2006年03期
2 杜恒;周娟;;影响城市交通的土地开发行为分析[J];城市交通;2006年04期
3 徐斌;;抓好土地勘界工作,为土地开发整理服务[J];城市勘测;2006年03期
4 肖庆道;;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浅谈[J];西北水力发电;2006年S1期
5 李江辉;;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07年16期
6 李艳丽;李和珠;吴迎春;;浅谈黄河淤区土地开发产业化、规范化[J];水利建设与管理;2008年12期
7 秦道堪;;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年06期
8 蔡国权;;关于福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的思考[J];海峡科学;2008年03期
9 孟虹;;浅谈测量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01期
10 宗信;;航天-海南共议土地开发[J];国防科技工业;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龙泉;关国锋;高光辉;;土地开发整理的难点及对策研究[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科学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论文集[C];2005年
2 朱美平;;试论土地开发整理的市场化[A];“土地整理与城市化”研究文集[C];2003年
3 黄晓峰;;3S集成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A];福建省土地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陈仲良;冯观祥;;当前开展土地开发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裴松华;;城乡结合部土地开发刍议[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6 李建荣;罗鹏;龚伯云;;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几个问题的浅析[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杜颂庶;孙凤琴;张新江;;改善土地开发整理管理的建议[A];中国土地学会625论坛-第十八个全国“土地日”: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论文集[C];2008年
8 林勋杰;;台北捷运办理路线、场、站土地开发之检讨及执行成效[A];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陆守超;黄河清;;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工程招标投标管理研究[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土地开发组讨论情况汇报[A];中国土地学会1987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8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邓萍 通讯员 陈国章;我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走向标准化[N];广西日报;2005年
2 肖爱冬 胡跃飞 陈旭光;土地开发整理与生态保护并重[N];湖南日报;2000年
3 佳文;土地开发整理迈向产业化[N];中国商报;2003年
4 记者 刘纯友邋通讯员 赵黎明 实习生 汪萍;20多亿元投向土地开发项目[N];安徽日报;2007年
5 记者 刘纯友邋通讯员 尔实;大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N];安徽日报;2007年
6 鹏飞、建国、晓东;承德县加强土地开发整理[N];承德日报;2006年
7 记者 熊力;土地开发整理应法制化[N];常德日报;2006年
8 葛辉文 尹东风 钟海;我市土地开发整理创历史新高[N];常德日报;2007年
9 孟广军;如何解决土地开发中的投融资问题[N];中国矿业报;2006年
10 赵云富;仁兴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通过州级初验[N];楚雄日报(汉);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华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肖光强;土地开发整理投资估算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3 杨明勋;土地开发价值因素、营销策略对经营绩效影响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鲍海君;土地开发整理的BOT项目融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雷广海;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祥军;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分区与工程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2 谭志海;土地开发整理对湘南农村环境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马光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过程后评价探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4 桂林;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机制及效益评价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旭;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评估模式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6 陈志军;农村土地开发整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周树国;泰安市土地开发复垦整理规划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8 高扬;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优化设计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9 王群中;河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选择条件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10 郑静;兰州市土地开发潜力评价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11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711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