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地区港口与城市关系的动态测度及驱动模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环渤海地区港口与城市关系的动态测度及驱动模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港城关系 DCI模型 脉冲响应分析 驱动模式 环渤海地区
【摘要】:港城交互作用是港口城市形成、演化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测定港城关系并从中揭示港城交互作用的模式是港口城市研究的一个难点问题。一直以来,港城关系中港口功能与城市功能定量分析方法以及港城互动关联机制的研究比较薄弱。在RCI基础上,提出DCI的概念、内涵及其算法,并以此为基础,对环渤海地区主要海港城市的港城关系状况及DCI值动态变化趋势进行定量测度,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对港城驱动模式进行系统分析,揭示不同港口城市在港城相互作用方面的具体差别与联系,丰富地理学对于港城关系内在机理的认识。结果显示:环渤海地区12个海港城市港城关系状况可以分为港口驱动型、城市驱动型和港城稳定型三类;变动趋势可以分为持续上升型、持续下降型及波动型三类;港城交互作用机制及稳定性存在明显差别。港城关系的强弱或倾向性与港口或城市规模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与港口或城市发展阶段、港口与腹地的关系等深层次问题密切相关。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港城关系 DCI模型 脉冲响应分析 驱动模式 环渤海地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114,4130112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4ZDB131) 辽宁省创新团队项目(WT2014005)
【分类号】:F299.27;F552.7
【正文快照】: 1引言港城关系状况是港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港口城市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作为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及规划科学研究的交叉领域,国内外港城关系研究基本可以分为港城空间关系、港城经济关联、港城界面更新与规划等不同倾向。相比而言,港城经济关联的研究具有基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双波;曹有挥;吴威;;港口后勤区域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综合效应评价——以上海外高桥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12期
2 钟铭;吴艳云;栾维新;;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协同度模型[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3 杨山;潘婧;季增民;;耗散结构视角下连云港港城系统演进机理及规律研究[J];地理科学;2011年07期
4 姜丽丽;王士君;刘志虹;;港口与城市规模关系的评价与比较——以辽宁省港口城市为例[J];地理科学;2011年12期
5 吴传钩,高小真;海港城市的成长模式[J];地理研究;1989年04期
6 梁双波;曹有挥;吴威;曹卫东;苑惠丽;李传武;;全球化背景下的南京港城关联发展效应分析[J];地理研究;2007年03期
7 陈航;栾维新;王跃伟;;我国港口功能与城市功能关系的定量分析[J];地理研究;2009年02期
8 杨山;潘婧;;港城耦合发展动态模拟与调控策略——以连云港为例[J];地理研究;2011年06期
9 沈秦伟;韩增林;郭建科;;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以大连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3年01期
10 郭建科;韩增林;;中国海港城市“港-城空间系统”演化理论与实证[J];地理科学;2013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双波;曹有挥;吴威;;港口后勤区域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综合效应评价——以上海外高桥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12期
2 顾朝林;吴莉娅;;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Ⅱ)[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年03期
3 王列辉;;国外港口城市空间结构综述[J];城市规划;2010年11期
4 陈红霞;;环渤海中心城市服务业的结构及特征[J];城市问题;2012年05期
5 张从果;;海港开发背景下的沿海产业发展模式探讨——以曹妃甸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0年S1期
6 王成金;金凤君;;中国交通运输地理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6期
7 郭建科;韩增林;;港口与城市空间联系研究回顾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12期
8 金凤君;张文尝;王姣娥;王成金;;中国交通地理学的成长与发展——建所70周年交通地理研究成果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4期
9 王海壮;栾维新;;20世纪60年代以来海港城市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8期
10 杨山;潘婧;季增民;;耗散结构视角下连云港港城系统演进机理及规律研究[J];地理科学;2011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东;基于绿色理念的港城协调关系评价模型及算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庄佩君;全球海运物流网络中的港口城市—区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武强;近代上海港城关系研究(1843-1937)[D];复旦大学;2011年
4 孟令兴;系统动力学建构下交通枢纽型经济的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董立彬;科技进步视角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6 董晓菲;大连港—东北腹地系统空间作用及联动发展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姜丽丽;辽宁省港口城市空间格局及整合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罗芳;长三角港口群协调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王传胜;长江中下游干流岸线资源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2000年
10 张萍;港城互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慧;港口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张玉成;天津港与滨海新区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廖传波;深圳市港城协调发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谢金金;张家港市港城关系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5 潘婧;港口与城市耦合机制及模拟调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肖海辉;珠三角与长三角港口物流竞争力比较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7 李东霖;宁波港城互动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8 刘红月;港口的外部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吴姗姗;大连区域海陆经济互动机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10 梁双波;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演化模式及其空间效应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沛;徐倩倩;;港口、铁路与近代青岛城市变动:1898-1937[J];安徽史学;2010年01期
2 葛振鸣;周晓;程健敏;陈邦林;王天厚;王开运;;生态型港口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初探——以上海港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3期
3 向云波;彭秀芬;徐长乐;;长江三角洲海洋经济空间发展格局及其一体化发展策略[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12期
4 刘乃全;陶云;张学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协整分析与区域政策选择——兼论“中部塌陷”现象[J];财经研究;2006年04期
5 叶东;王佳;;近代航运业与芜湖城市的兴起[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杨明俊;林坚;李延成;;港城模式与港口城市发展战略探讨——以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为例[J];城市规划;2010年04期
7 王列辉;;国外港口城市空间结构综述[J];城市规划;2010年11期
8 何流,崔功豪;南京城市空间扩展的特征与机制[J];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06期
9 李红卫,王建军,彭涛,苏燕羚;珠江三角洲城镇空间历史演变与趋势[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04期
10 沈丽珍;顾朝林;甄锋;;流动空间结构模式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航;港城互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秀敏;港城关系的发展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庆广;调整江苏港口结构的建议[J];中国水运;2002年07期
2 史国光;港口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港口经济;2002年02期
3 余思勤;港口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J];港口经济;2002年06期
4 杨华雄;对我国港口新一轮发展的思考[J];中国港口;2002年06期
5 阚家军;抓住体制改革机遇 加快江苏港口发展[J];江苏交通;2002年09期
6 刘庆广;加快港口结构的调整步伐[J];水运管理;2002年06期
7 仲跻成;港口与现代物流刍议[J];交通企业管理;2002年09期
8 石友服;港城关系和港口体制改革[J];中国港口;2003年01期
9 蒋惠园;西部港口的现状分析和问题建议[J];珠江水运;2003年03期
10 ;港口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J];水路运输文摘;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仕智;;发挥优势 依港兴市 大力发展港口经济——以山东省日照市为例[A];'2007现代物流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金琪峗;;强化创新驱动 促进温州港口科学发展[A];创新驱动与海洋经济——第十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港口分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3 李瑞;;港口旅游发展研究——以宁波市港口旅游为例[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杨叶旺;;发展多种经营 拓展港口功能[A];中国航海学会优秀论文文摘及学术会议论文目次汇编(1990—1991)[C];1992年
5 庄佩君;;宁波舟山港口组合发展模式和政策问题的研究[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长三角港口航运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林红军;;青岛市邮轮港口需求研究与建议[A];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青岛市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席平;;第五代港口——联营合作子母港[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袁永华;;港口工程篇[A];工程建设技术发展研究报告[C];2006年
9 龚高健;张燕清;;在福建跨越发展中做大做强临港产业的策略分析[A];海洋文化与福建发展[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彭燕;用规划引领港口发展[N];中国交通报;2006年
2 钟海清;广西竞合港口 服务北部湾经济建设[N];中国水运报;2006年
3 杨宝港 作者单位 连云港海关;区域内引外联 振兴港口经济[N];连云港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陈莹;江苏:打造“软实力” 提升港口竞争力[N];中国水运报;2009年
5 朱怡洁 朱贻军;市口岸办港口局“三大转变”促转型[N];江阴日报;2009年
6 YMG见习记者 赖皓阳 通讯员 于长俊 梁连增;建设港口须环境评估[N];烟台日报;2010年
7 张燕斌 记者 汪东平;市港口协会成员单位共谋发展[N];九江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万芳 通讯员 董正军;科学规划引领江苏港口转型发展[N];中国水运报;2012年
9 通讯员 王广臣 孟凡杰 记者 赵建;我省港口加速向第三代转型[N];河北日报;2012年
10 ;港口口岸如何走向通行便利化[N];中国交通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姜丽丽;辽宁省港口城市空间格局及整合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航;港城互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3 吕梁;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方法及其实证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李晶;辽宁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5 姜泰元;信息技术、供应链协调、供应链整合与港口竞争力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邵万清;港口服务供应链的协调机制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7 曲永岗;港口发展战略及其在连云港港口发展中的应用[D];河海大学;2003年
8 王列辉;区位优势与自我增强[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琳;港口经济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李施颖;福建港口与腹地联动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3 张婕;关于港口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4 张悦;港口可持续发展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5 关淑玲;福建港口竞争力提升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6 尚姝;基于烟羽模型的港口交叉腹地划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7 刘瑞民;港口与港口城市空间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8 赵帅;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港口对城市绿色贡献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9 李婷婷;基于证据推理法的港口竞争力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10 朱斌;青岛港在东北亚港口中的竞争力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183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718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