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企业参与产业扶贫的进化博弈分析
本文关键词:龙头企业参与产业扶贫的进化博弈分析
【摘要】:本文借助于产业扶贫模式,讨论龙头企业参与扶贫过程中的行为,首先建立了龙头企业群体之间博弈模型,在有无政府监管的情形下,分析其进化稳定策略和动态复制方程,以判断龙头企业所采取的最优决策;其次建立了龙头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收益矩阵,分析其进化稳定策略。并通过对龙头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博弈分析,为落实政府扶贫政策、促进龙头企业积极参与扶贫提供了几点建议。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龙头企业 产业扶贫 进化博弈
【分类号】:F324;F224.32
【正文快照】: 一、提出问题我国的扶贫工作从建国之初就已经开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扶贫模式也在发生适应性的变化,当前更是创造性地提出了产业扶贫模式,通过建立主导产业,以优惠贷款利率、税收优惠等对企业提供政策,企业则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吸纳当地贫困人口就业,以此来提高贫困户的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余孝军;;扶贫资金监察的进化博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0期
2 唐华容;;存在腐败行为的扶贫资金监察进化博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3 孙文中;;创新中国农村扶贫模式的路径选择——基于新发展主义的视角[J];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4 余劲;陈杰;;NGO与政府扶贫项目合作的博弈分析[J];农村经济;2009年08期
5 阚景阳;赵玉;;金融支农扶贫模式研究——基于河北省“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视角[J];黑龙江金融;2013年02期
6 帅传敏;李周;何晓军;张先锋;;中国农村扶贫项目管理效率的定量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志荣;王成峰;;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的博弈及对策——以河北省涞源县小关城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2 于敏;;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方法及其优化[J];重庆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3 詹琳;陈珊;;基层政府效能对于农业扶贫资金使用效率的影响[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03期
4 王宁;;金融扶贫模式调查与思考——以河北省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4年15期
5 崔延松;度巍;鲁红卫;;中央和地方政府水利投融资的演化博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28期
6 于柯夫;易金翠;;对中央扶贫项目及专项资金监管的对策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7 张琦;;试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NGO与政府的合作博弈——以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价值工程;2010年19期
8 于敏;;中国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10年04期
9 徐孝勇;赖景生;寸家菊;;我国农村扶贫的制度性陷阱与制度创新[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年02期
10 刘永亮;张建国;王华东;;煤矿安全管理与矿工违章行为进化博弈分析[J];煤炭工程;201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胡振华;中国农村合作组织分析:回顾与创新[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2 李明桥;农业政策、农户行为与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3 何平均;中国农业基础设施供给效率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4 陈忠文;山区农村贫困机理及脱贫机制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5 张曦;连片特困地区参与式扶贫绩效评价[D];湘潭大学;2013年
6 曾志红;我国农村扶贫资金效率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良;对中国扶贫基金会参与贫困村灾后重建的调研与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余吉玲;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吴海杰;中国农村扶贫中的村民参与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张晴;NGO与政府的合作机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5 周盈;财政扶贫中的整村推进绩效的评价与检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6 王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卢艳霞;社会组织参与农村扶贫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彭婧妮;对证券公司违规行为监管的分析[D];复旦大学;2012年
9 陈友发;基于效率视角的扶贫开发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张娟;基于合作博弈的公路工程BT项目合同价确定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光;罗敏;;贵州省农村贫困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3期
2 朱德云;;我国贫困群体社会救助过程中政府间的博弈问题探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6期
3 田毅鹏;陶宇;;“新发展主义”的理论谱系及问题表达[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期
4 黄承伟,蔡葵;贫困村基层组织参与扶贫开发——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经验及其启示[J];贵州农业科学;2004年04期
5 郭小聪,文明超;合作中的竞争: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新型关系[J];公共管理学报;2004年01期
6 谭贤楚;;“输血”与“造血”的协同——中国农村扶贫模式的演进趋势[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7 周穗明;西方新发展主义理论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8 左停;齐顾波;唐丽霞;;新世纪我国农村贫困和反贫困的新特点[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9 刘欣欣;;中国农地金融的实践探索与启示[J];南方金融;2012年05期
10 阚景阳;;西方微型金融理论回顾分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江春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杰;我国农村扶贫资金效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安和;;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思路和对策[J];中国经济快讯;2001年33期
2 范永光;产业扶贫好“风景”[J];福建税务;2002年02期
3 谌厚有;产业扶贫 齐赴小康[J];老区建设;2003年12期
4 张志豪;努力壮大产业扶贫开发力量[J];老区建设;2005年08期
5 帅歌柳;吴晓东;;产业扶贫见成效[J];当代江西;2005年10期
6 荣姣凤;;郑州市产业扶贫拓新路[J];农村.农业.农民(B版)(三农中国);2006年02期
7 吕兴世;赵原;;推进我省产业扶贫之管见[J];山西农经;2006年02期
8 孙国琴;;做好产业扶贫这篇文章[J];老区建设;2006年10期
9 曾业松;;抓县域经济实施产业扶贫[J];w挛胖芸,
本文编号:7917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791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