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框架下的就业质量研究——基于中国大学毕业生调查数据的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5 13:18

  本文关键词: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框架下的就业质量研究——基于中国大学毕业生调查数据的比较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就业质量 就业满意度 职业健康 可行能力


【摘要】:在分析就业质量内涵的基础上,基于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构建了就业满意度、职业健康和可行能力三维度的就业质量指标。利用大学生微观调查数据,从整体和分维度两方面对中国大学生就业质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整体就业质量有待提升,特别是职业健康和可行能力方面。分群体比较结果表明,学历越高,整体就业质量越高,但职业健康状况越差。男性和女性在整体就业质量方面差异不显著,但男性在可行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女性。无论是整体还是分维度,党员和国有部门员工的就业质量均更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作者单位】: 东北财经大学社会与行为跨学科研究中心;
【关键词】就业质量 就业满意度 职业健康 可行能力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与政策研究”(14BSH107)
【分类号】:F249.2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就业问题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长期以来,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就业率上,而忽视了对就业质量的研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赖德胜;苏丽锋;孟大虎;李长安;;中国各地区就业质量测算与评价[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11期

2 刘素华;就业质量:内涵及其与就业数量的关系[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瑶祥;;走出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问题研究的误区[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5期

2 魏明凯;房保安;;我国就业质量状况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年12期

3 陈韶;徐向东;符志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工业工程;2010年05期

4 冯艳;李姚迪;徐呈旭;;研究生就业质量量化评价相关问题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1年04期

5 傅剑;;就业质量:大学生就业统计的新视角——理论、方法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2年03期

6 朱金生;杨丽;杨超;;新经济时代的就业理论:一个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J];当代经济;2013年11期

7 王晚英;;高职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8 张婷;崔国新;谷远勇;;地方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方法研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4年07期

9 魏明慧;张建清;;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10 邓玉喜;;高职院校就业与人才培养互动机制构建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徐平国;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就业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宋玉军;新生代农民工公共就业服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志明;中国服务贸易的服务业就业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4 王婷;企业一线员工体面劳动感知的意义构建及对敬业度的影响机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5 李清贤;理工科硕士生就业质量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6 陈吉胜;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羽翼;河南中小企业就业吸纳问题研究[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1年

2 魏yN帆;基于Struts2的校友管理与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南昌大学;2011年

3 苏士尚;就业质量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张勉;城市贫困群体的就业质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刘伟;中职导游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学校因素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丽冰;非正规就业者的就业保障体系选择[D];山东大学;2008年

7 何素惠;我国财经类大学毕业生基本能力与收入水平分析及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8 周昊斐;转型时期山东省旅游就业质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骆雄辉;教学型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高兴艺;就业质量测度及其对就业数量影响的实证研究:1990-2009[D];山东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赖德胜;孟大虎;李长安;田永坡;;中国就业政策评价:1998-2008[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刘晓路,刘溶沧;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人力资本开发的财政政策选择[J];财贸经济;2000年08期

3 罗楚亮;李实;;人力资本、行业特征与收入差距——基于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的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2007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春福;“可行能力”与中国少数人权利之保护[J];江海学刊;2005年06期

2 赵宏燕;李迎春;;可行能力问题研究——贫困问题分析的新视角[J];前沿;2007年12期

3 彭向阳;;以可行能力的视角看待中国的城镇贫困——兼论“以收入的视角看待城镇贫困的不足”[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6期

4 李梅;;推动失地农民“可行能力”建设——政策视角下的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01期

5 吴红梅;;论以基本公共服务作为社会正义的信息基础——基于可行能力视角[J];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6 吴红梅;黄文芬;;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个体可行能力的提升[J];求索;2012年06期

7 马永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及其农民问题[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向德平;陈艾;;连结生计方式与可行能力:连片特困地区减贫路径研究——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两个牧区村庄为个案[J];江汉论坛;2013年03期

9 徐琴;;可行能力短缺与失地农民的困境[J];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10 高景柱;;超越平等的资源主义与福利主义分析路径——基于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平等的分析[J];人文杂志;2013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嘉欣;可行能力视角下农村妇女减贫措施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范佳男;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平等理论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3 陈雷;失地农民“可行能力”研究[D];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2005年

4 吴正本;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发展观解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5 和思鹏;发展伦理的价值维度[D];贵州大学;2008年

6 张小娟;基于可行能力视角的农民工幸福感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7 吕程平;技术、异化与被掩盖的剥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超吉;基于WVS的两性可行能力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王彤;可行能力视角下的高校贫困生救助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10 姜媛;可行能力理论视角下农村征地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981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7981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b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