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的土地资源效应界定及评估方法——以辽宁沿海经济带为例
本文关键词:城镇化的土地资源效应界定及评估方法——以辽宁沿海经济带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土地资源 评估方法 正负效应 城镇化 辽宁沿海经济带
【摘要】:研究目的:以定量评估方法对城镇化的土地资源效应进行评估,从而解决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发展方式、发展目标及发展调控的不当所造成的大量土地资源利用及破坏问题。研究方法:含有指标属性的AHP法和标准值判定方法。研究结果:(1)城镇化的土地资源正负效应具有相对性、模糊性和变动性特征,具有正负之间和正负效应内部高低效之间4种转化方式。(2)辽宁沿海经济带城镇化的土地资源效应呈现正效应主导下正负效应不断变化和分化现象。并且从空间来看,正负效应的高低值具有空间转移的趋向。研究结论: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利用AHP法和标准值判定方法,能够准确的评估城镇化的土地资源正负效应,能够准确界定城镇化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关系,为土地资源利用问题的解决提供方法和数量支持。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人口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土地资源 评估方法 正负效应 城镇化 辽宁沿海经济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后东北振兴时代’城市群组空间重构:格局.动因.城镇化效应”(4147114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空间生产视角下城市棕地再利用的区位评价与功能选择”(4130116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的东北地区城市系统空间组织研究”(41201157) “辽宁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民生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W2015180)
【分类号】:F299.21;F301.2
【正文快照】: 修稿日期:2015-04-201引言长期以来由于中国城镇化发展方式的不合理,城镇化对以土地资源为代表的主要资源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土地资源消耗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未来如果以相同方式继续发展,则将呈现消耗量加倍上升趋势,城镇化也将会进入受土地资源约束发展的阶段[1-2]。另一方面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仇保兴;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期面临的若干挑战[J];城市发展研究;2003年06期
2 段海燕;陈英姿;;东北三省资源环境基础的比较分析[J];地理科学;2009年02期
3 刘彦随;刘玉;翟荣新;;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J];地理学报;2009年10期
4 刘彦随;刘玉;;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0年01期
5 张雷,刘慧,陈文言;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要素综合评价[J];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02期
6 王亚丰;;辽宁沿海经济带空间演变与城市化响应机制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3期
7 郑华伟;张锐;杨兴典;刘友兆;;基于PSR模型的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9期
8 刘艳军;刘静;何翠;冯媛;;中国区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水平的耦合关系演化[J];地理研究;2013年03期
9 叶晓雯;陈逸;张琳;张燕;黄贤金;;我国建设用地开发度及其合理性分析[J];经济地理;2011年12期
10 王伟伟;李方;蔡悦荫;;辽宁省海岸带开发活动的综合环境效应评价[J];海洋环境科学;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铭;许振成;彭晓春;董家华;;人口城市化与城市环境定量关系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4期
2 毕舒童;李兴佐;赵海勇;李坤;邵蕾;;空心村土壤肥力质量分析及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3 江国逊;沈山;;空心化村庄研究进展与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4 陈磊山;;连云港市快速城市化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3期
5 车亮亮;韩雪;;空心村生态旅游整治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6 郇恒飞;焦华富;曹阳;;皖江城市带城乡协调发展差异性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7 陈健;查良松;黄艳妮;祝凤霞;;安徽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8 安瓦尔·买买提明;张小雷;;塔里木盆地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模式及调控对策研究[J];冰川冻土;2010年05期
9 张欢;;浅谈市场化改革对农村治理的影响[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 金少芸;丁刚;程娟;;我国东北地区城镇化与节约型社会建设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度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家君;刘嘉俊;谢淼;;沿黄典型农区村域空心化特征及其微观机理——以兰考县三个村为例[A];黄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11年
2 安瓦尔·买买提明;张小雷;;基于模糊数学的南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3 寇晓东;薛惠锋;;1992—2004年西安市环境经济发展协调度分析[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龙花楼;邹健;;中国粮食供给安全性时空格局演变研究[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5 周静;彭晖;;历史主义视角下紧凑城市的再思考[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周阳品;李碧;黄光庆;;城市化对滨水地区的生态影响研究[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得发;李巍;石培基;;分类指导与分区整治:试论新时期的村庄布局规划[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小城镇与村庄规划)[C];2012年
8 陈世栋;邱加盛;袁奇峰;;大都市边缘区城乡统筹发展路径研究——以佛山市高明区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9 汪海涛;沙茜;余怡;周帆琦;;城市化对湖泊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武汉市东湖、南湖为例[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六卷)[C];2013年
10 寇建帮;;美好乡村拒绝“被空心化”的新策略探索——以四川省西充县新农村综合体规划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松;山东城市化发展战略对大气环境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夏艳清;中国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王亚力;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生态型城市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东明;鲁中山区乡村景观演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5 毛广雄;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群的耦合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小燕;河口、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7 韦薇;县域城乡一体化与景观格局演变相关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赵靖伟;农户生计安全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9 孙慧宗;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陈凯;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德荣;广西区河池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互动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张黎丽;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郭丽;长沙市城市化与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耦合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快娟;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计量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5 王柯贞;西安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6 张延安;济南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剑;关中地区城市化与资源环境耦合机制及其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王龙;“空心村”治理背景下农村土地的流转与利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李培蕾;欠发达农区村域经济对产业集聚区的响应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秦伟山;基于GMDP模型的县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布局调整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锦楼;王如松;阳文锐;李锋;金家胜;周传斌;;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大丰市海岸带滩涂土地的开发与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1期
2 周海丽,史培军,徐小黎;深圳城市化过程与水环境质量变化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3 方一平,陈国阶;成都市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0年05期
4 张一平;城市化与城市水环境[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8年02期
5 刘耀彬,李仁东;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化水平变动及动力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1期
6 仇保兴;对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再认识[J];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06期
7 刘艳军;李诚固;孙迪;;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响应的历史路径及其驱动因素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6期
8 薛力;城市化背景下的“空心村”现象及其对策探讨——以江苏省为例[J];城市规划;2001年06期
9 周一星,于海波;中国城市人口规模结构的重构(一)[J];城市规划;2004年06期
10 周一星,于海波;中国城市人口规模结构的重构(二)[J];城市规划;200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良镛;;面对城市规划“第三个春天”的冷静思考[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1年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仇蕾;基于免疫机理的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诊断预警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2 熊永柱;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3 李辉;基于城市化过程的东北地区生态安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贺翔;上海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全洪,赵艳霞,刘芳圆;华北地区土地资源数据层面建立[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年04期
2 王贵成;土地资源永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地理;2000年05期
3 刘冰,王丽梅,井跃博;土地资源在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措施[J];山东环境;2000年S1期
4 甘三芽;抓住有利时机 盘活土地资源[J];江西农业经济;2001年06期
5 庞子营;黑龙江省土地资源的地区差异[J];农业与技术;2001年01期
6 桓曼曼;;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以山东省为例[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7 余长明;浅论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土地资源持续利用[J];重庆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8 冷宏志,雷爱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J];今日国土;2002年07期
9 刘哲;浅谈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甘肃科技;2003年07期
10 陈惠玲;浅谈保护土地资源[J];石河子科技;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朝辉;;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与土地资源的保护[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刘达华;;应从战略高度认识发展村民统建楼的意义[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3 周铁农;石玉林;;题词[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4 陆登槐;;县级土地资源微机管理系统的设计[A];中国土地学会1987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87年
5 艾进朝;;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黄河经济的发展——试论中卫黄河经济战略构思的实践意义[A];中国土地学会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6 王万茂;;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其评价标准[A];土地市场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中国土地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7 温长恩;;海南省土地资源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策[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理论与实践——中国土地学会土地利用分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8 霍晓蕾;;关于土地资源持续利用问题的探讨[A];湖北省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9 王光希;;土地资源的人均意识与合理利用[A];中国土地科学二十年——庆祝中国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10 吴新成;;坚持科学发展观 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A];树立科学发展观 促进宝鸡“四市”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联民;民营企业家座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N];徐州日报;2007年
2 记者 石少华;把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全局性工作抓紧抓好[N];张家口日报;2010年
3 欧正聪;泸州市政协建言 科学利用土地资源[N];四川政协报;2012年
4 记者 刘世锦;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土地资源 让百姓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N];梅州日报;2012年
5 卢为民 马祖琦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有限土地资源承载无限发展空间[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6 邯郸市人民政府市长 回建;珍惜土地资源 节约集约发展[N];邯郸日报;2013年
7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教授 杨志福;保护土地资源 防止退化刻不容缓[N];中国特产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张慧疆;严格土地执法 保护土地资源[N];巴音郭楞日报;2007年
9 ;必须惜土如金[N];贵州日报;2007年
10 合肥市国土资源局;管好用活有限的国有土地资源[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永超;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效应评估及风险防控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2 石晓平;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3 蒲春玲;新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4 黄朝禧;鄂域水库消落区土地资源的健康开发与利用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5 李继明;县域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评价的理论和方法[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6 杨杨;土地资源对中国经济的“增长阻尼”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余星涤;矿产、土地资源复合循环利用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8 许欢;面向服务的土地资源空间信息多级语义网格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余欣荣;鄱阳湖区开发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静;兰州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尾效”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2 邓蕾;人地和谐观视阈中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3 胡业翠;基于适宜性评价的山东省土地资源空间分析及其优化配置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4 李文杰;四川经济增长中土地资源阻尼效应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5 李晓玉;土地资源经济安全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6 苏小苗;山西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D];山西大学;2008年
7 邢清枝;关中地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动态变化特征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平黎文;坚持可持续发展 合理开发利用三峡库区土地资源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刘明东;论土地资源的刑法保护[D];烟台大学;2010年
10 陈红宇;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土地资源供需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8312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831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