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民工及其家庭市民化成本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5 02:21
本文关键词:重庆农民工及其家庭市民化成本问题研究
【摘要】:长期以来,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是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农民工市民化作为缩小这一差距的有效路径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研究课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工作为产业工人为我国社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推进作出了贡献,但受制于户籍制度及相关制度的阻碍,农民工无法在就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与城市户籍人口享受同等待遇,无法享受到与贡献相对应的经济发展成果,这一方面阻碍了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进而导致效率的损失,另一方面不利于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缩小三大差距进而导致公平的缺失。制约农民工市民化有序推进的关键因素是其面临的成本问题,本文以正在实施户籍制度改革的重庆为例,研究农民工及其家庭市民化的成本问题。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界定主要的概念,阐述了相关理论并回顾和评述了国内关于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研究现状;第二,基于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办公室内部资料,直观地描述了重庆农民工及其家庭市民化的现状;第三,按政府、农民工及其家庭、企业不同视角对重庆农民工及其家庭市民化的成本与收益进行理论分析,并基于理论分析构建市民化成本模型,对重庆农民工及其家庭市民化成本进行测算;最后,基于成本收益的理论分析、成本的测算结果和对测算结果的分析得出主要结论,并提出推进农民工及其家庭市民化的对策建议。本文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推进农民工及其家庭市民化时,首先要权衡市民化的成本和各方的承受能力,同时要前瞻性地把握市民化的收益。第二,农民工及其家庭市民化的成本分为个人成本、政府成本和企业成本,并厘清了各自的构成。第三,通过建立模型对成本进行了测算,得出每使得一个重庆农民工和附带家属转为市民,所要付出的年固定成本为在7万元左右,一次性成本为4万元左右,成本分摊以政府为主、个人与企业为辅。第三,结合对成本的分析和重庆实际情况,建立成本的分摊机制,并提出有序推进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及其家庭 市民化 成本测算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3.6;F299.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1章 绪论8-14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8-10
- 1.1.1 研究背景8-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10-11
- 1.2.1 研究方法10
- 1.2.2 数据来源10-11
- 1.3 论文基本框架及创新之处11-12
- 1.3.1 研究框架与思路11
- 1.3.2 可能的创新之处11-12
- 1.4 主要概念界定12-14
- 1.4.1 成本12
- 1.4.2 农民工12
- 1.4.3 市民化12-14
- 第2章 理论借鉴与研究综述14-22
- 2.1 理论借鉴14-17
- 2.1.1 人口流动理论14-15
- 2.1.2 成本-收益理论15
- 2.1.3 城市化理论15-16
- 2.1.4 家庭经济学理论16-17
- 2.2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研究综述17-22
- 2.2.1 关于成本产生的原因17
- 2.2.2 关于成本的内涵和构成17-19
- 2.2.3 关于成本的测算方法19-20
- 2.2.4 关于成本的测度结果20
- 2.2.5 小结20-22
- 第3章 重庆农民工及其家庭市民化的现状22-28
- 3.1 总体描述22
- 3.2 重庆农民工及其家庭市民化的现状22-26
- 3.2.1 农民工及其家庭市民化的地域分布情况22-23
- 3.2.2 农民工及其家庭市民化的人.结构特征23-24
- 3.2.3 农民工及其家庭市民化的土地处置情况24-25
- 3.2.4 农民工及其家庭市民化的社会保障情况25-26
- 3.3 小结26-28
- 第4章 重庆农民工及其家庭市民化的成本与收益的理论分析28-37
- 4.1 不同分摊主体的市民化成本构成28-32
- 4.1.1 农民工及其家庭承担的成本28-30
- 4.1.2 政府所承担的成本30-31
- 4.1.3 企业所承担的成本31
- 4.1.4 其他主体承担的成本31-32
- 4.2 市民化的收益构成和分享32-37
- 4.2.1 农民工及其家庭市民化的宏观效益32-34
- 4.2.2 农民工及其家庭市民化的微观收益34-37
- 第5章 重庆农民工及其家庭市民化成本的测算37-47
- 5.1 基本假设和模型构建37-38
- 5.1.1 基本假设37-38
- 5.1.2 成本测算模型的构建38
- 5.2 不同主体承担的市民化成本的测算38-47
- 5.2.1 个人承担的成本Cpersonal的测算38-42
- 5.2.2 政府承担的成本Cgovnment的测算42-45
- 5.2.3 企业承担的成本Centerprise的测算45
- 5.2.4 测算结果45-47
- 第6章 基于成本测算结果的分析47-54
- 6.1 影响测算结果的主要因素47-49
- 6.1.1 影响个人成本的测算结果的因素47-48
- 6.1.2 影响政府成本的测算结果的因素48-49
- 6.1.3 影响政府成本的测算结果的因素49
- 6.2 基于成本构成的分析49-50
- 6.3 基于两种情况的市民化成本的比较50-51
- 6.4 政府承担成本的扩算与时间分布51-52
- 6.5 私人成本与收益比较52-54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54-59
- 7.1 主要结论54-55
- 7.2 对策建议55-59
- 7.2.1 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摊机制55-57
- 7.2.2 建立长效的资金筹措机制57
- 7.2.3 建立和完善宅基地退出和住房保障机制57-58
- 7.2.4 建立提升农民工市民待遇的合理措施58-59
- 研究不足与展望59-60
- 参考文献60-63
- 致谢63-64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加的课题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段学芬;;农民工的城市生活资本与农民工的市民化[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李放,张兰;公共产品、政府职责与维护农民工权益[J];公共管理学报;2004年04期
3 张国胜;陈瑛;;社会成本、分摊机制与我国农民工市民化——基于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J];经济学家;2013年01期
4 贝克尔 ,赵思新 ,黄德兴;家庭经济学和宏观行为(上)[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4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訾凤鸣;我国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537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853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