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食品召回制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5 03:02

  本文关键词:食品召回制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食品召回 合理行政 对策


【摘要】:自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发生以来,中国接连爆发了数起耸人听闻的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一时间谈虎色变。食品安全事故迭发、屡上头条,渐渐麻木了公众愤怒的不满情绪,严重挫伤了广大民众对于政府行政能力的信心,也极大地破坏了“中国制造”在国际消费市场上的信誉,更伤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舌尖上的中国”不再是“安全的中国”,这一现象反映出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行政监管处于“监而不管、管而不止”的现实窘境,暴露出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制无力、行政无能,现行食品召回制度深孚众望,完全没有达到立法者和民众对它寄予的期望。然而,极具讽刺意味的是,纵观国际社会整饬食品安全方面的行政管理的成功经验,完善而又高效的食品召回制度对于在制度层面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因此,如何通过构建完善的食品召回制度、推行合理行政以确保食品安全历来是理论学界和实践研究的热点。当下中国政府正不遗余力地推行民生工程,努力使得全民都能公平享受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成果,努力使得十四亿中国人民吃上放心食品、安全食品。因此,研究如何利用食品召回制度应对突发性食品安全事故、政府和食品企业如何全面履行其社会责任,在实施食品召回的前中后各阶段,各责任主体又应该做哪些方向性的探索等等问题,笔者认为不仅恰逢其时,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指向和理论价值。通过横向对比当今主要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行政管理经验和在食品召回制度方面的完善法制,笔者认为导致中国以食品召回为代表的食品安全问题现状的原因主要集中在食品召回制度不健全、行政监管不到位、召回后续监管不完善等。本文试图通过剖析我国现行食品召回制度存在的问题,对比美、澳等国的先进制度经验,立足于中国现阶段的国情,从官、商、民三个层面着力,着重对完善立法、合理行政、强化公众参与等予以研究,以期对完善中国食品召回制度有所裨益。除去引言和结语,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首先介绍了食品召回制度的基本概念。本章首先以国际乳业巨头新西兰“恒天然”召回问题乳制品这一成功的食品事件的危机公关案例引出食品召回制度,进而简单介绍了食品召回的基本概念、制度起源以及发展沿革,同时也简要分析了召回制度的制度特点及其重要价值。第二章,重点剖析了现行中国食品召回制度存在的问题。本章从法律制度、召回标准、保险制度、责任追溯和后续监管等方面,逐一分析了阻碍中国食品召回制度发挥制度效能的屏障。第三章,重点介绍了国外的先进召回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本章通过介绍以制度健全著称的美国食品召回制度和以国际合作成功为特点的澳大利亚食品召回制度,从而归纳出对于中国完善食品召回制度的启示。第四章,提出了完善中国食品召回制度的对策。本章通过归纳国外先进经验的启示,结合中国现行制度的问题,从中国实际出发,在召回制度立法、行政监管、公众参与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食品召回 合理行政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0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3
  • 一、食品召回制度的基本概念13-19
  • (一) 食品召回制度的起源与发展13
  • (二) 食品召回制度的概念及基本内容13-17
  • (三) 食品召回制度的意义17-19
  • 二、中国食品召回制度存在的问题19-21
  • (一) 法制不健全19
  • (二) 食品安全召回标准不适当19-20
  • (三) 欠缺召回责任保险制度20
  • (四) 食品可追溯制度不完善20-21
  • (五) 食品召回的后续监管不完善21
  • 三、国外食品召回制度及其启示21-25
  • (一) 以制度健全为特点的美国食品召回制度21-23
  • (二) 以国际合作成功为特点的澳大利亚食品召回制度23-24
  • (三) 美、澳食品召回制度对中国的启示24-25
  • 四、完善中国食品召回制度的对策25-35
  • (一) 加强食品召回立法25-27
  • (二) 构建新型食品质量行政监管体制,推进合理行政27-31
  • (三) 完善对召回食品的处理方案31-33
  • (四)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33-35
  • 结语35-36
  • 参考文献36-3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言清,黄祖辉;美国食品召回制度及对我国食品安全的启示[J];经济纵横;2003年01期

2 程言清;美国的食品召回制度及其特点[J];江西食品工业;2003年01期

3 孔凡真;美国的食品召回制度[J];肉类工业;2004年09期

4 远寒;食品召回制度切莫期待过高[J];福建质量信息;2005年09期

5 朱德修;;对建立和实施食品召回制度的探讨[J];肉类工业;2006年03期

6 张利国;徐翔;;美国食品召回制度及对中国的启示[J];农村经济;2006年06期

7 李世敏;;美国食品召回制度及其特点[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王菁;;美国食品召回制度的现状与特点[J];食品科技;2007年05期

9 刘文;王菁;;建立食品召回制度 保障食品质量安全[J];WTO经济导刊;2007年06期

10 张周建;陈晓东;刘素萍;殷佩华;王淑萍;陆艳艳;;论食品召回制度在我国的建立与完善[J];中国卫生法制;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洁;张磊;田明胜;;缺陷食品召回制度研究报告[A];2007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7年

2 程景民;闫果花;韩颖;;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召回制度[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栋 曾亮亮;食品召回制度正在议定[N];大众科技报;2007年

2 白洁纯邋郝亚琳;我国食品召回制度,有望很快出台[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3 董雁春 黄玉华;完善食品召回制度的法律思考[N];江苏法制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陈承;肯德基隐瞒自检结果 食品召回制度形同虚设[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5 吴应海;让老实人吃亏的“食品召回制度”必须修改[N];中国商报;2012年

6 肖华;期冀不断完善食品召回制度[N];陕西日报;2014年

7 程维 记者 郭文姬;九成市民支持建立食品召回制度[N];广州日报;2005年

8 路强;企业应尽快建立食品召回制度[N];人民政协报;2005年

9 程义峰;北京拟推行食品召回制度[N];中国改革报;2007年

10 吴睿鸫;建立食品召回制度亟须突破三个瓶颈[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楠;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熊蕾;我国食品召回制度建设探讨[D];暨南大学;2009年

3 万元;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构建与完善[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延吉;强制食品召回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王宇;我国食品召回制度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汪华;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鲁P;食品召回制度失灵之考察[D];中国计量学院;2012年

8 刘智超;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9 吴树甜;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河北大学;2012年

10 康志玲;美国食品召回制度对我国的启示[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53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853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b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