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战略思路研究
本文关键词: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战略思路研究
【摘要】: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人口、城市密集的重要发展轴线,在全国"两横三纵"空间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长江流域各省市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目前已经形成了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川渝三大城市群以及若干个区域性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仅次于沿海经济带,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上中下游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大、城镇化水平差距大、居民收入差距大,需要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城镇体系、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
【作者单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城镇化 战略思路
【基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长江经济带规划研究”
【分类号】:F299.27
【正文快照】: 按照空间邻近、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标准,长江经济带大致可划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区域,上游包括三省一市,分别为四川、贵州、云南、重庆,中游包括三个省,分别是湖北、湖南、江西,下游包括三省一市,分别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一、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水平和空间布局特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彭新唐;;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规划建设[J];广西城镇建设;2014年02期
2 申兵;;对我国城市化阶段特征的重新认识[J];宏观经济管理;2012年06期
3 黄征学;;我国国土空间的基本格局及发展态势[J];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40期
4 顾书桂;;关于公共住宅金融的理论探讨[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5 屈鑫涛;;论公共管理中的“协商民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6 国家发改委国地所课题组;肖金成;;我国城市群的发展阶段与十大城市群的功能定位[J];改革;2009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倩;胡云锋;刘纪远;刘越;任旺兵;李军;;基于交通、人口和经济的中国城市群识别[J];地理学报;2011年06期
2 左连村;贾宁;;借鉴国际经验推进粤港澳大都市圈发展[J];国际经贸探索;2011年07期
3 刘延瑕;;住房公积金运用现状及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年17期
4 辛倬语;;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研究——以内蒙古、东部地区为例[J];甘肃理论学刊;2014年05期
5 何艳;黄涛;;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产业集聚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年03期
6 何艳;;美国“双岸”经济带产业布局研究——兼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启示[J];经济体制改革;2011年05期
7 毕英涛;;重庆城市群中的强势一极:达州发展战略定位问题再讨论[J];达州新论;2010年02期
8 顾书桂;;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问题及改革方向[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9 郑继承;;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我国“十二五”规划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13年03期
10 伍万云;胡德茂;;省域次中心城市发展研究——以皖江示范区芜湖市为例[J];理论建设;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陶英胜;;新一轮区域规划背景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伟;中国城市集群经济效率测度与治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王格芳;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周霞;城市群工业地价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互动机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4 刘伟;工业化后大城市地区城乡关系转型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5 廖永衡;电力牵引传动系统直接转矩控制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6 郭进;开放条件下上海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年
7 杨帆;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国城市化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8 马长青;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霞;我国知识生产函数估计及应用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2 金娟;北部湾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毛超;中国区域经济多极增长格局分析[D];暨南大学;2012年
4 李波;基于扩大就业的城市化发展路径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2年
5 李荣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才生态环境评价与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6 郇亚丽;新形势下高铁时代到来的区域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珍;动车组整车轮对镟修优化决策模型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8 徐超;滇中城市群建设及其对云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D];云南大学;2013年
9 师洁;基于城市定位调整的华北平原城市遵化水系景观规划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10 谭启明;河南省高速公路绿化植物分区调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宾;城市群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财经科学;2004年06期
2 张明龙;;经济区的内涵与划分的一般原则[J];理论参考;2004年07期
3 涂妍;;南贵昆经济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5期
4 张伟;都市圈的概念、特征及其规划探讨[J];城市规划;2003年06期
5 张从果;杨永春;;都市圈概念辨析[J];城市规划;2007年04期
6 胡序威;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J];城市规划;1998年06期
7 肖枫 ,张俊江;城市群体经济运行模式——兼论建立“共同市场”问题[J];城市问题;1990年04期
8 朱英明;我国城市群地域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1年04期
9 郭熙保;黄国庆;;试论都市圈概念及其界定标准[J];当代财经;2006年06期
10 周一星,张莉;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城市经济区[J];地理学报;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智杰,陈永宁;推进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0年03期
2 刘东林,岳秀莲;西部开发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协调发展[J];济宁师专学报;2000年05期
3 张学全 ,戴劲松;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颇具活力的高科技走廊[J];中国科技产业;2000年11期
4 王一鸣;;加快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 构筑新兴经济增长区[J];中国经济快讯;2001年09期
5 辛文;从整体上研究长江经济带的开发与发展[J];天府新论;2001年01期
6 柴锡贤;;上海在长江经济带的作用[J];上海城市规划;2002年02期
7 张改红,王力;长江经济带的环境质量与可持续发展[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8 乔晶,胡兵,赖景生;长江经济带开发与重庆市经济发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4年01期
9 ;长江经济带——充满活力的高科技走廊[J];苏南科技开发;2004年03期
10 马勇,黄猛;长江经济带开发对中部崛起的影响与对策[J];经济地理;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课题组;;以三通为突破口加快长江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2 蒋正华;;增强长江健康生命 保护长江黄金水道 发展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3 金学洙;;建设一个更加和谐和繁荣的长江经济带——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致辞[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4 杨泰波;;深化协作 共创未来——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演讲[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5 郑柏林;;充分发挥金融作用 支持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6 唐路元;;长江经济带中西部地区合作问题研究[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顾传训;;发展与繁荣:走向21世纪的长江经济带[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8 雷亨顺;;建设长江经济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9 张学恕;;迈向21世纪的长江经济带[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10 唐建荣;;南京是一座开明开放的城市和欣欣向荣的投资热土——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教育学院教授 院长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知识产权法硕士 仲裁员 上海高校智库国际经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张斌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教育学院研究生;长江经济带:西部发展的新动力[N];重庆日报;2014年
2 记者 商宇;“中国发展论坛·2014——建设长江经济带”在渝举行[N];重庆日报;2014年
3 邱曙东;“把脉”长江经济带[N];解放日报;2003年
4 彭兴庭;“长江经济带”,话好听,路难行[N];经理日报;2005年
5 侯力明;信息一体化———长江经济带腾飞助推器[N];江苏经济报;2004年
6 程维;长江经济带“胎动”[N];青岛日报;2005年
7 程维;长江经济带舞动龙计划[N];西部时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王丽娟;长江经济带 携东中西部和谐共舞[N];中国改革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唐红阳;借水洞庭,,谋利长江经济带[N];湖南经济报;2006年
10 方东旭 杨宏生 徐天鹏;“长江经济带”开发热潮又起[N];江苏经济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琳;长江经济带经济演进的时空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胡兵;长江经济带开发与重庆市经济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3 于文静;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协调度的定量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波;推动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4年
5 周颍;长江经济带物流发展与产业布局优化[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6 龙宇;长江经济带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田继忠;长江经济带现代物流网络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雯婷;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低碳经济综合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553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855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