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成本收益视角下的反向收购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31 09:33

  本文关键词:成本收益视角下的反向收购研究 出处:《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反向收购 成本收益 CP模型 借壳上市


【摘要】:反向收购是中国A股资本市场近年来非常热门的间接上市途径,亦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并购重组方式。A股拟上市公司不仅面临等待上市时间非常长的问题,而且也需要满足IPO较高的门槛。上述原因使得反向收购成为了近年来A股市场较为普遍的现象。由于近年来壳资源的价格愈来愈高,且在反向收购过程中涉及的成本和收益也较为复杂,成本收益逐渐成为反向收购过程中收购方和被收购方最为关心的一个方面。如何快速有效地计算成本收益成为了收购双方在反向收购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反向收购、成本收益的理论基础上,创建了一个CP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对反向收购的成本收益快速进行量化计算,并为反向收购提供相关借鉴。通过本文中创建的CP模型,企业可以对反向收购成本收益进行快速分析,并且从定量和定性角度对是否选择反向收购方式进行上市、使用何种反向收购模式等问题进行投资行为决策,即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选择成本较低的模式上市,或成本一定的情况下选择收益较高的模式上市。
[Abstract]:Reverse takeover is a very popular indirect listing approach in China's A-share capital market in recent years, and it is also a relatively novel way of merger and reorganization.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not only face the problem of waiting for a very long time to go public. But also need to meet the higher threshold of IPO. These reasons make reverse takeover become a relatively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A-share market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the price of shell resources is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costs and benefits involved in the reverse takeover process are also more complex. Cost and income have gradually become one of the most concerned aspects in reverse takeover process. How to calculate cost and income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for both parties in the process of reverse takeover. Wen is in revers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st and income, a CP model is established, through which the cost and income of reverse takeover can be calculated quickly. Through the CP model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enterprises can quickly analyze the cost and income of reverse takeover. And from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point of view, whether to choose the reverse takeover mode to go public and what kind of reverse takeover mode to make investment behavior decision, that is to choose the low cost mode listing under the certain income. Or the cost of a certain choice under the higher income model listed.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32.51;F2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浩 ,龚茂泉;反向收购历史演变[J];数字财富;2004年09期

2 张小文;夏明会;;反向收购及其会计处理问题[J];经济师;2006年01期

3 狄瑞鸿;;中国企业反向收购趋势探讨[J];宁夏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4 刘恋;邓路;;我国企业在美反向收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3年06期

5 胡鸿高;王仁荣;;反向收购及其法律规制初探[J];中国商法年刊;2010年00期

6 谢科;企业反向收购的美国经验[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02期

7 牟磊;;反向收购 借壳美国资本上市之路[J];管理与财富;2008年06期

8 程尹tD;;反向收购相关会计处理浅探[J];财会月刊;2010年32期

9 胡金玲;;国内反向收购中注入资产对价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09期

10 黄新炎;;借壳上市:“正向收购”还是“反向收购”[J];苏盐科技;2011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彭甜甜;反向收购拉高业绩 海澜之家半年赚12亿[N];企业家日报;2014年

2 龚茂泉;公司质素良莠决定反向收购效果[N];中国证券报;2003年

3 记者  李豫川;“反向收购”跨越资本鸿沟[N];中国证券报;2005年

4 李龙;反向收购借壳上市[N];国际商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华中炜;江苏东豪曲线“出海” 反向收购打开通道[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6 ;反向收购:中国民企海外上市的捷径[N];民营经济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李高超;反向收购:看上去很美[N];国际商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王秀;73家中国企业 借反向收购赴美上市[N];华夏时报;2009年

9 记者 嵇晨;“两大利器”严查反向收购中概股[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10 ;反向收购 弱势行情下融资新主张[N];中国证券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亮亮;我国反向收购制度的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2 顾斌;成本收益视角下的反向收购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3 杨博玉;反向收购中的会计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王玲瑶;我国反向收购模式及其效率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5 张正;我国反向收购法律问题探讨[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6 程默;反向收购中控制权交易定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素梅;我国企业反向收购中的税务筹划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肖岩;中国企业反向收购方式美国上市法律问题初探[D];山东大学;2005年

9 张苏佳;我国民营企业美国借壳上市的研究与实证分析[D];同济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592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13592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2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