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冲基金发展和监管状况及中国的借鉴
本文关键词:美国对冲基金发展和监管状况及中国的借鉴 出处:《改革与战略》2016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21世纪以来,在全球经济金融联系不断紧密的背景下,金融风险理论发展迅速,各种金融衍生工具不断出现,对冲基金的数量和所管理的资产规模显著增长。文章从对冲基金规模、策略、风险、杠杆和监管等方面,对美国对冲基金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对今后我国如何发展和监管对冲基金进行了探讨,提出建立金融防火墙制度、建立和完善投资人准入机制、正确引导并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和培训、增加投资渠道、通过立法和严格执法震慑欺诈行为以及大力打击内幕交易、老鼠仓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投资者利益和市场稳定。
[Abstract]: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 the financial risk theo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economic and financial linkages .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hedge funds in the United Stat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the aspects of the size , strategy , risk , lever and regulation of hedge funds . The paper discusses how to develop and supervise the hedge funds in the future , proposes the establishment and perfection of the investors ' access mechanism , correctly guides and strengthens the investors ' education and training , increases the investment channels , through legislation and strict law enforcement , and vigorously strikes the insider trading , the rat warehouse and so on , and effectively maintains the interests of the investors and the market stability .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山东省邮电工程有限公司;
【分类号】:F831.51
【正文快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永俊;对冲基金的运行、影响、监管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宓卓;对冲基金的风险及其监管[J];金融科学;2000年01期
3 沈雪来;探讨对冲基金的监管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技术经济;2002年07期
4 王雪青,尹志健;对冲基金与金融监管[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3年01期
5 田源;;对冲基金:天使还是魔鬼?[J];中国证券期货;2004年08期
6 赵庆明,甄路;对冲基金让我轻轻地靠近你[J];时代经贸;2005年10期
7 刘擎;;对冲基金探路中国[J];经济;2006年03期
8 钟加勇;;对冲基金“潜入”中国银行?[J];商务周刊;2006年Z1期
9 张照华;;对冲基金探路中国[J];中国外资;2006年05期
10 杨育谋;;对冲基金试水中国[J];管理与财富;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萧秉国;;美国和英国对冲基金监管制度研究[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2 刘震;;对冲基金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A];2011年第五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专刊[C];2011年
3 陈楚钟;朱羿锟;;外资银行与对冲基金的监管[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4 程崇祯;刘威;;如何看待美国对冲基金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越艳;魏先华;;对冲基金复制技术及其在中国的可行性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马智飞;;资管产品的量化管理与对冲策略[A];第七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专刊[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桂山;对冲基金卷土重来[N];中国证券报;2004年
2 本报实习记者 贝佳;对冲基金:脏老鼠变成了宠物鼠?[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陈天翔;对冲基金的光环消失在2004年[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4 记者 吴建;全球半数对冲基金面临关闭[N];国际金融报;2002年
5 莫凡 孙琳;对冲基金进入监管层视野[N];国际金融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王龙云;日本对冲基金开始大热[N];经济参考报;2005年
7 记者 陶冶;对冲基金:繁荣背后危机四伏[N];金融时报;2005年
8 记者 陶冶;对冲基金:自我监管是坦途[N];金融时报;2005年
9 ;亚洲对冲基金呈突破性增长[N];期货日报;2004年
10 时岩;对冲基金开发新的账户模式[N];期货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莹;对冲基金投资收益与风险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2 王爱华;股票多/空型对冲基金定价模型修正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3 程翼;对冲基金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陈高翔;论对冲基金投机冲击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5年
5 田径;对冲基金动作论[D];四川大学;2006年
6 伍军;国际对冲基金的行业轮动投资:理论与实践[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7 胡惠民;金融霸权背景下的对冲基金投机冲击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8 陈志斌;对冲基金流动性风险的计量与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宗伯;论对冲基金监管的法律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2 许志远;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对冲基金发展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3 刘瑞英;对冲基金监管问题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0年
4 刘洋;美国对冲基金监管制度研究及借鉴[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5 宋宇辉;对冲基金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6 朱涛涛;对冲基金中高水印、凸补偿和投资组合选择问题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5年
7 吴停停;带高水印条款激励机制的对冲基金动态模型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5年
8 张洋;对冲基金运作探析[D];吉林大学;2010年
9 焦婕;论高杠杆对冲基金的法律监管[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朱纪南;论美国对冲基金监管法制变革及其启示[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713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1371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