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制度主义公共债务管理模式的失灵——基于公共风险视角的反思

发布时间:2018-01-12 03:17

  本文关键词:制度主义公共债务管理模式的失灵——基于公共风险视角的反思 出处:《管理世界》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制度主义 公共债务管理 公共风险 财政风险 冰山模型


【摘要】:现行公共债务管理模式,强调用制度约束政府的举债行为,用一系列指标来控制公共债务的规模、结构与水平。然而,政府作为公共主体,有着应对公共风险的责任,举债是政府应对公共风险的主要工具。公共风险是不确定的,意味着政府的举债行为具有不确定性,公共债务的规模、结构与水平难以准确测度。基于确定性思维的公共债务管理模式与公共风险的不确定性无法有效匹配,导致政府举债行为屡屡越过制度规则,公共债务的水平突破指标控制。当制度被突破却又未阻风险爆发时,就意味着它已经失灵了。
[Abstract]:The current mode of public debt management emphasizes the restraint of the government's borrowing behavior with a series of indicators to control the scale, structure and level of the public debt. However, the government is the public subject. With the responsibility to deal with public risks, borrowing is the main tool for the government to deal with public risks. Public risk is uncertain, which means the government's borrowing behavior is uncertain, and the scale of public debt. It is difficult to measure the structure and level accurately. The uncertainty of public debt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deterministic thinking and public risk can not be effectively matched, resulting in the government borrowing behavior often over the rules of the system. The level of public debt breaks through the control of indicators. When the system is broken and the risk is not stopped, it means that it has failed.
【作者单位】: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分类号】:F811.5
【正文快照】: 2010年以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并不断扩散,使全球经济的复苏进程至今仍不明朗;近年来,美国不断提高债务上限,甚至在2011年出现因国会不能通过而面临联邦政府“停摆”的局面;日本公共债务水平一直处于高位,也是全球经济风险的重要因素;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水平近年来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尚希;论公共风险[J];财政研究;1999年09期

2 刘尚希;财政要以市场为导向来防范公共风险[J];经济研究参考;1999年B5期

3 刘谊,刘星;公共风险的经济学意义及防范[J];财经科学;2003年06期

4 傅道忠;;转型时期化解我国社会公共风险的财政思考[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周品爱;;构建公共财政应急机制应对公共风险[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2期

6 刘尚希;财政是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J];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63期

7 李治强;;消除公共风险因素的财税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71期

8 刘尚希;公共风险与财政抉择[J];财贸经济;1999年10期

9 刘尚希;;税收“用之于民”,故“取之于民”[J];中国税务;2006年08期

10 高新宇;李昊;;对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思考——基于消费性公共风险视角[J];中国外资;2011年2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春华;防范公共风险 税收“用之于民”[N];中国改革报;2006年

2 本报特约记者 王长勇;非典展示公共风险 财政支出体改再现紧迫[N];财经时报;2003年

3 刘尚希(作者系财政部科研所副所长);税收“用之于民” 故应“取之于民”[N];甘肃经济日报;2006年

4 刘尚希;税收“用之于民”,故“取之于民”[N];中国税务报;2006年

5 周明;建立公共风险准备金制度[N];中国证券报;2008年

6 刘尚希;我国税改目标应是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N];中国财经报;2012年

7 刘尚希;民众的税感焦虑从何而来[N];中国财经报;2012年

8 高杨;警惕地方无序融资积累公共风险[N];人民政协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周子勋;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法符合中国国情[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集体采写;财税专家:用诚信搭建治税平台[N];中国税务报;2006年



本文编号:14124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14124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3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