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极端情绪的均值-方差效应分析
本文关键词:投资者极端情绪的均值-方差效应分析 出处:《管理评论》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投资者情绪 均值-方差关系 GARCH-M模型
【摘要】:通过构造投资者综合情绪指数,把投资者情绪划分为高涨期、低迷期和复苏期,基此考察高涨和低迷两种极端情绪对市场均值-方差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全样本期(2003.01至2016.06),等权市场收益和流通市值加权收益与方差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情绪高涨期,等权市场收益与方差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情绪低迷期,流通市值加权收益与方差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研究结论表明投资者情绪确实对市场均值-方差关系产生影响,而且投资者情绪在高涨期和低迷期对小盘股和权重股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Abstract]: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investor comprehensive sentiment index, the investor senti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upsurge period, downturn period and recovery period. Based on this study, the effects of high and low extreme emotions on the mean-variance relationship of the market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hole sample period was from January 2001 to June 2016.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eturn of equal right market and the weighted return of circulation market value and variance; In the period of emotional upsurge,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turn and variance of the equal right market. In the period of emotional depression, there i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ighted return and variance of circulation market value. The conclusion shows that investor sentiment does have an impact on the mean-variance relationship in the market. And investor sentiment in the upsurge and downturn on small-cap stocks and heavy stocks impact is also different.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山西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15041013-2) 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16318)
【分类号】:F224;F832.51
【正文快照】: 引言传统金融理论认为金融资产的风险-收益之间存在严格的正向关系,即高风险-高收益,这也被学者Ghy-sel[1]等称为“金融学第一基本原理”。通常情况下,学者们对风险-收益关系的研究往往通过金融资产定价模型将其转化为研究收益的条件均值和条件方差之间的关系。Markowitz[2]从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镇;刘丽文;史永东;;投资者情绪影响风险—收益关系吗?——来自我国A股市场的检验[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5年22期
2 宋泽芳;李元;;基于投资者情绪的市场均值-方差关系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5年06期
3 王宜峰;王燕鸣;;投资者情绪在资产定价中的作用研究[J];管理评论;2014年06期
4 刘维奇;刘新新;;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基于上证A股市场的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4年03期
5 董孝伍;张信东;刘维奇;;投资者情绪与股票市场收益的互动关系——基于分位数回归的研究[J];经济管理;2013年06期
6 陆江川;陈军;;极端投资者情绪对股价指数影响的非对称研究[J];系统工程;2013年02期
7 陈其安;朱敏;赖琴云;;基于投资者情绪的投资组合模型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2年03期
8 池丽旭;庄新田;;我国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研究[J];管理评论;2011年06期
9 刘勇;周宏;;上海股票市场时变的风险收益关系研究[J];会计研究;2005年12期
10 吴长凤,赵军,吴国富;中国股票市场的收益-风险关系和惯性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宁;;金融市场收益建模的非线性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08期
2 潘明清;尹华北;向杨;;宏观调控、市场收益与理财消费——来自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经验证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年06期
3 张红;李洋;杨飞;;基于动态戈登模型中国住房市场收益波动成因[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1期
4 杨超,马薇;中国A、B股市场收益波动风险的度量及比较[J];世界经济;2003年04期
5 张信东;尚利强;姜小丽;;企业R&D投资与市场收益关系——基于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数据[J];经济管理;2009年03期
6 史永东;李凤羽;杨云鹏;;特质风险与市场收益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J];投资研究;2012年09期
7 社论;;城镇化理应让农民获土地市场收益[J];学习博览;2013年10期
8 李惠智;;悄悄走进她的心[J];品牌;2002年05期
9 王汝芳;田业钧;;消费者信心指数与股票市场收益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9年12期
10 吴志樵;杨敏;李桃;;金融市场收益波动率建模的非线性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巍;;过度货币供应下的通货膨胀、证券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收益——来自中国的证据[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2 许敏;刘善存;;知情与非知情交易者市场到达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张守营;股票、债券和基金市场收益趋好[N];中国经济导报;2014年
2 阳雨;2000年全球网络设备市场走势一瞥[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杨绪忠;“假日”效应令理财市场收益走高[N];宁波日报;2013年
4 上投摩根 刘擎;分享“日不落”的资本市场收益[N];上海证券报;2007年
5 上海证券 李艳 张桐;专注债券投资的债基发展空间广阔[N];中国证券报;2012年
6 上海智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经济顾问 金学伟;市场收益大于风险[N];上海证券报;2008年
7 招商证券 王丹妮;关注过往收益较佳的二级债基[N];中国证券报;2010年
8 刘杰 陆毅 曹拥军;山西局地质市场收益增一半[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3年
9 早报记者 张明扬;消费增速在通胀中创3年新高[N];东方早报;2007年
10 记者 李辉;农产品引领商品市场收益创新高[N];证券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薛燕;信息对我国证券市场收益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闪;公司R&D信息披露、市场收益与市场波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陈泉;货币政策是否对股票市场收益存在长期效应[D];暨南大学;2011年
3 杨健健;中国股票、债券和房地产市场收益相关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申来凤;基于符号时间序列分析的金融市场收益及其波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吴伟;股指期权的波动率指标与市场收益间关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6 熊一鹏;股票市场收益序列分布特征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苏海军;中国股票市场收益波动衡量方法及来源因素考察[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301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1430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