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关注、管理层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投入
发布时间:2020-03-21 22:21
【摘要】:自党的十八大会议提出创新发展战略以来,创新就一直处在我国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各地政府出台多项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行创新,企业也在各项创新激励政策的指引下,积极整合自身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去开展创新活动。从微观的企业方面来说,实现科技创新能够使企业获得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等,进而拓展其发展空间;当然企业需要根据市场的动态变化不断地对本企业的创新成果进行改进与更新,以此来实现可持续发展。从宏观的国家层面来说,创新有助于国家经济增长,综合国力提高,进而获得更多的国际话语权。在我国“全民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本文将企业的创新投入水平作为分析对象,探究对其产生影响的各项因素,并根据得出的实证结果提出相关建议。根据Jense and Meckling(1976)提出的两权分离理论可知,管理层持有所有者授予的运营管理权,负责制定与施行企业的各类决策,管理企业的大小事务,并按照固定期限将企业的运营情况告知给所有者;所有者对管理层的各项行为进行监督,在年末或季末等时间点对企业的整体发展状况进行评价,而后根据评价结果对管理层实施相应的奖惩措施。纵观国内外对管理层的行为特征进行研究的学术文献发现,以往的研究大都基于管理层是“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进行,而Alicke(1985),Cooper et al.(1988),Landier et al.(2004)等学者发现,人们较易形成过度自信的心理,且担任管理职务的人员具有更高的过度自信程度。基于此,本文不再以管理层是“理性人”为研究前提,而是分析具有过度自信特征的管理层与企业创新决策之间的关系。通常来说,管理层在企业中所处的领导地位使其极易产生过度自信心理,他们通常认为自身的专业能力在大多数人之上,能够在提升企业的价值同时实现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过度自信的管理层经常在未对项目的收益与风险进行详细分析的情况下,制定一些较为大胆与激进的投资、融资和并购等决策,使企业的系统风险系数较大。另外,过度自信的管理层具有较好的风险承担能力,他们在面对含有高投资价值的风险性创新项目时能够果断地制定决策,促使企业进行创新。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使分析师对企业的治理作用越发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一方面,分析师作为外部监督员,能够对企业经营成果做出预测而向管理层施加业绩压力,使过度自信的管理层减少对收益期限较长的风险性创新活动的经济投入,从而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另一方面,分析师通过传递企业未公开的信息来改善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加深利益相关者们对企业运营情况的了解,使管理层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进而能够采取内源融资和发行股票、债券等外源融资方式获取较多的经济资源来加大企业的创新投入。具体来说,分析师通过作用于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而影响企业的创新投入水平,为探究分析师关注对管理层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关系的具体作用效果,本文运用理论分析法与实证检验法对此进行考察。本文的主体结构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文章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框架与内容以及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纵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文献,收集与本文研究对象有关的观点并在文中阐明,而后介绍本文的研究内容。第三部分,详细说明本文的研究对象,对其概念进行界定并根据相关理论基础描述各对象之间的作用机理。第四部分,根据本文引用的相关理论,阐述研究对象之间的理论关系并提出待验证的研究假设。第五部分,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设定代理变量、构建研究模型并采用2012—2017年非金融类深沪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按照我国企业的设立特征,本文在进一步分析中将上市公司按产权归属分类,分别进行实证检验,得到的结果如下:(1)过度自信的管理层能够促使企业开展创新活动,且企业向创新活动投入的资金会随着管理层过度自信程度的提高而增加;(2)分析师关注对管理层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关系的整体影响是正向的,即分析师对企业的关注能够促进企业实施创新活动;(3)分析师关注对管理层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投入间关系的影响效果在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第六部分,根据获得的实证结果归纳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针对企业方面和市场方面分别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从企业层面来说,上市公司在选聘高层管理人员时,应该对管理人员的个人特质进行全面了解,特别是行为表现方面,并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进行选择。从我国资本市场目前的发展状况来说,应当制定较为完善的分析师选拔制度,规范专业分析师这一行业的发展,使其信息传递功能能够得到有效地发挥,进而改善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沟通状况,减少投资者的集群投资行为,促进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另外,企业也需要积极地进行信息披露,改善企业内部的运营管理环境,减少代理成本,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832.51;F273.1;F272.91
本文编号:2594020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832.51;F273.1;F272.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建国;程晨;后青松;;环境不确定性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15年10期
2 鲁桐;党印;;投资者保护、行政环境与技术创新:跨国经验证据[J];世界经济;2015年10期
3 谭松涛;甘顺利;阚铄;;媒体报道能够降低分析师预测偏差吗?[J];金融研究;2015年05期
4 王清;周泽将;;女性高管与R&D投入:中国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15年03期
5 李苗苗;肖洪钧;赵爽;;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中国的省市面板数据[J];中国管理科学;2015年02期
6 李建强;;高管变更与证券分析师跟踪关系研究[J];财会通讯;2015年03期
7 林慧婷;王茂林;;管理者过度自信、创新投入与企业价值[J];经济管理;2014年11期
8 谢震;熊金武;;分析师关注与盈余管理: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分析[J];财贸研究;2014年02期
9 崔玉英;李长青;郑燕;长青;;公司成长、盈余波动与财务分析师跟踪——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管理评论;2014年04期
10 谢震;艾春荣;;分析师关注与公司研发投入:基于中国创业板公司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4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宇琴;高管海外背景、过度自信与企业绩效[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2 林玲;分析师关注对信息披露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940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594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