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审计费用与审计意见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5 21:20
【摘要】: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的局面,使管理层有动机和空间利用特有的信息优势来谋求自身效益的最大化。盈余操纵使财务信息不能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不仅可能导致投资者做出错误的决策,还可能扭曲资源的配置和阻碍资本市场的发展。审计制度的设计,有利于监督企业的盈余操纵行为,社会公众希望注册会计师能够提升财务信息质量和约束管理层自利行为。本文通过考察企业的盈余操控行为与审计费用、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来检验注册会计师是否可以有效识别企业不同方式的盈余操纵并发表相应的审计意见,以及是否可以对不同方式和程度的盈余操纵进行相应的审计服务定价。本文采用2007-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通过构建Probit回归模型和OLS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应计和真实两种盈余操控方式对审计费用、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应计项的利润操控与审计意见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实施了较高程度应计盈余管理的企业,更有可能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而基于真实项的操控对审计意见类型没有显著影响,说明由于对真实事项的调控具有隐蔽性和操作上的复杂性,并且可能是管理层蓄意谋划而有意绕过审计测试,不容易被识别并体现在审计意见类型中。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发现应计和真实两种盈余操纵行为均显著对审计费用造成了正向影响。审计定价是企业和审计师经过谈判权衡和讨价还价达成的,实施了较多盈余操纵的企业,通常会有“购买”审计意见的动机,因此愿意在审计服务中支付较高的费用。此外,本文还发现审计费用削弱了盈余管理操控幅度对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正向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认识审计师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反映,为审计制度设计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275;F239.4;F832.51
本文编号:2640704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275;F239.4;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康涛;董雪雁;崔倚菁;;企业战略定位与会计盈余管理行为选择[J];会计研究;2015年10期
2 孙光国;刘爽;赵健宇;;大股东控制、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盈余管理[J];南开管理评论;2015年05期
3 李刚;陈利军;杨世明;;真实盈余管理与审计费用关系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18期
4 龚启辉;吴联生;王亚平;;两类盈余管理之间的部分替代[J];经济研究;2015年06期
5 李春涛;宋敏;张璇;;分析师跟踪与企业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金融研究;2014年07期
6 胥朝阳;刘睿智;;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能抑制盈余管理吗?[J];会计研究;2014年07期
7 王福胜;吉姗姗;程富;;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未来经营业绩的影响研究——基于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比较视角[J];南开管理评论;2014年02期
8 卢太平;张东旭;;融资需求、融资约束与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14年01期
9 曹琼;卜华;杨玉凤;刘春艳;;盈余管理、审计费用与审计意见[J];审计研究;2013年06期
10 蔡春;朱荣;和辉;谢柳芳;;盈余管理方式选择、行为隐性化与濒死企业状况改善——来自A股特别处理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2年09期
,本文编号:26407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640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