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30 06:54
【摘要】: 根据现代企业理论,上市公司是由股东、债权人、管理者、员工、供应商、顾客、政府以及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组成的一系列契约的联结,各利益相关者都需要上市公司提供自己需要的信息来进行决策。同时,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披露是沟通证券价格与企业价值之间的桥梁,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上市公司需要及时、全面、准确地披露相关信息,使信息需求者能够随时了解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决策,保证证券市场的高效运行。 我国的证券市场自成立以来,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一直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信息披露舞弊事件层出不穷,琼民源、红光实业、郑百文等舞弊丑闻一波未平,接二连三的又发生了银广厦、麦科特、科龙电器等恶性造假案件。在西方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也并非完美无缺,进入21世纪后,美国相继爆发了安然(Enron)、世通(Worldcom)等重大信息披露舞弊事件,意大利也发生了帕马拉特(Parmalat)事件。这些事件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信心,动摇了证券市场运行的基石。面对接连不断的信息披露舞弊丑闻,各国政府积极地采取各种措施以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虽然措施不尽相同,但是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监管是共同点。 自La Porta等(1999)的研究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集中而非分散,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有实际控制人,我国的上市公司就是典型代表。实际控制人由于其拥有的控制权而对上市公司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包括信息披露策略的选择,因此本文提出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透明度必须从实际控制人出发,并从控制与制衡两个角度建立了信息披露透明度研究范式。不同性质的实际控制人在代理问题的产生和解决方式上存在明显的差别,并对上市公司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研究实际控制人控制与制衡对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影响时应该同实际控制人的类型相结合。本文正是以此为基础,选取受中央政府或中央政府直属企业控制的上市公司(以下简称中央上市公司)、受地方政府或地方政府直属企业控制的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地方上市公司)和受民营公司控制的上市公司(以下简称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实际控制人控制和制衡在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中对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影响。 论文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1.信息披露透明度的理论分析和评价。本文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谈起,论述了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然后从信息披露供应链的角度提出了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定义,并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信息披露透明度评价模型,该模型的评价结果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信息披露考核结果显著相关。 2.实际控制人控制对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影响。本文首先检验了不同类型的实际控制人控制下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区别,然后,从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现金流权、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和控制层次等角度研究其对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影响。结果发现,民营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透明度显著低于中央上市公司和地方上市公司;随着实际控制人控制权、现金流权的增加,中央上市公司和地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透明度显著增加,而民营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透明度没有显著提升;随着实际控制人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的增加,民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显著降低,而中央上市公司和地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透明度没有显著变化;随着实际控制人控制层次的增加,地方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显著降低,而中央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透明度没有显著变化。 3.实际控制人制衡对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影响。本文从股东、独立董事和注册会计师三个方面分析了实际控制人受到的制衡力量对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影响。 关于股东制衡对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影响,本文将股东按类别分为大股东、机构投资者和中小股东,分别检验不同类型股东的制衡力量对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民营上市公司中,单一大股东对信息披露透明度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在中央上市公司和地方上市公司中,这种影响并不显著;关于大股东的联合对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影响,无论是中央上市公司、地方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该影响均不显著;在地方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中,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对信息披露透明度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在中央上市公司中,该影响并不显著;对于参与股东大会的中小股东来说,其持股占整个中小股东持股的比例在各类型的上市公司中对信息披露透明度均无显著影响,但其人数在中央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中对信息披露透明度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在地方上市公司中该影响并不显著。 关于独立董事对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影响,本文从独立董事占董事会的比例、任职时间、薪酬水平、持股数量、亲自参加会议次数、任职企业数量、会计专家数量和任职行为等角度出发,检验独立董事对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中央上市公司和地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同独立董事的持股数量、任职企业数量显著正相关,同独立董事发表非标准意见或发生非正常辞职显著负相关,同独立董事的比例、任职时间、薪酬水平、亲自参加会议次数和会计专家数量无显著相关关系;在民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同独立董事发表非标准意见或发生非正常辞职显著负相关,同独立董事的比例、任职时间、薪酬水平、持股数量、任职企业数量、亲自参加会议次数和会计专家数量无显著相关关系。另外,本文发现会计专家独立董事同其他独立董事相比发现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能力并没有显著区别,而具有会计实践经验的独立董事相对于其他独立董事发现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能力更强。 关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对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影响,本文从规模、地域、行业特长等角度检验了会计师事务所对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于中央上市公司来说,各种类型的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审计质量并没有显著差异。而对于地方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来说,与其属于同一省份的不具有复核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相对于其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显著偏低,而且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比例显著偏高,因此审计质量偏低,并对信息披露透明度产生负面影响。相对于中央上市公司,地方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更愿意聘请审计质量较低的会计师事务所。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构建了信息披露透明度评价模型,并通过此模型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透明度进行评价;将研究视角从传统的经理人员转移到实际控制人,并从控制与制衡两个角度建立了信息披露透明度研究范式;发现相对于信息披露透明度较高时,信息披露透明度较低时独立董事提出非标准意见或辞职的概率显著偏高,而且会计专家发现信息披露中存在问题的能力同其他独立董事相比并没有显著区别,但是具有实践经验的会计专家发现信息披露中存在问题的能力相对于其他独立董事更强。
【图文】:

市场份额,机构投资者,投资者,保险机构


国保监会联合证监会正式发布了《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允许保险机构投资者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直接投资股票市场。到2007年,机构投资者持股己占流通股股份的半壁江山(如图6.1)。证券投资基金25.68%全国社保基金0.81% OF!11.65%保险公司2.52%企业年金0.01%券公司1,40%个人投资者 51.29%一般机构投资者16,63%图6一 12007年底股票市场投资者市场份额资料来源:中国证监会,《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2007年虽然我国的机构投资者发展时间较短,,而且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①oo年代初,美国IBM、通用汽车、康柏、AT&T和美国捷运等五大公司的董事会在机构投资者的压力下先后解雇了首席执行官,迫使公司改变经营战略。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276.6;F83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涛;;央企独董身份大起底[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1年08期

2 董涛;;央企独董身世大起底[J];人民文摘;2011年08期

3 董涛;;央企独董身世大起底[J];东西南北;2011年15期

4 曹计;;完善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初探[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2期

5 霍仟;徐牧宇;;退休官员任独立董事 凸显法律空白[J];法治与社会;2011年09期

6 梁爽;;基于代理理论的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2期

7 陈维政;曹伦;李琳;蒋云波;;独立董事的津贴激励与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关系研究——以中国上市公司为例[J];战略管理;2010年02期

8 危兆宾;;论创业板家族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行为控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年05期

9 智胜国;杜晓平;;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中实际控制人法律问题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季德钧;;独立董事浅说[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秀宏;曲承亮;;关于独立董事制度的探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2 浦增平;;初谈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3 关景欣;;关于独立董事制度的探讨[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范云;;独立董事及其制度设立[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5 冯培;;关于创业板市场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思考[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6 严崇伟;侯国跃;;独立董事制度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一环——试析独立董事制度的若干问题[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郑斌;;关于独立董事制度的反思[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8 胡传纯;;浅议独立董事和监事的功能定位与分工[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9 夏斌;余海;;独立董事的比例与盈余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A];第七届国有经济论坛“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晓森;;独立董事制度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措施[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熊晨;独董不独,反渎[N];财会信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李志军;科龙三独立董事请辞[N];经济观察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贾伟 实习生 孙平;独立董事为何“独立”不了[N];经济日报;2005年

4 吴学安;让“独立董事”尽职尽责[N];经济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张炜;独立董事的另类声音[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6 记者 何晓晴;科龙3名独立董事集体辞职[N];民营经济报;2005年

7 赵明勋;独立董事为什么不起作用[N];上海证券报;2005年

8 汪晓波;独立董事何时告别“花瓶”身份[N];文汇报;2005年

9 聂国春;外部化能否让独董真正独立[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郭毅;公司独立董事详解光明集团是非恩怨[N];法制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路运锋;独立董事与投资银行治理结构[D];西安交通大学;2005年

2 付永进;二元股份结构上市公司治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3 汪爱娥;我国公司董事会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4 高军;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徐延利;面向监督行为的独立董事激励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李洪;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治理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毛政发;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8 王林清;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法律构造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吴洁;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宋理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政训;独立董事之法律制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肖俊涛;英美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1年

3 张各兴;国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制度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华伟;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5 刘弘;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6 易超;我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建设[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7 孙秀丽;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8 李建伟;论我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D];郑州大学;2003年

9 杨俊;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及其制度保障[D];北京大学;2005年

10 吝小佳;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455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6455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2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