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创业板市场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4 22:19
【摘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是衡量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从高新技术产业在国家经济中的表现来看,其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从1995的6.7%增长到2008年的19.0%,在国民经济中不仅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壮大,我国的证券市场还无法满足他们的融资需求,融资困难成了该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普遍性问题,成为发展制约的瓶颈,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相适应的金融平台提上日程。 在这样的背景下,2009年10月23日我国创业板市场经过酝酿后应运而生。但我国创业板市场是一个新生事物,要想使之顺利运转,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必须全面分析创业板市场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互动关系,借鉴国外创业板市场的有效经验,对完善我国创业板市场提出可行性建议,从而提高其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服务的效率,有效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本文首先介绍了创业板市场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理论,对创业板市场与高新技术产业之间关系进行了机理性分析。接着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在产业机构中的作用予以分析,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高新技术产业下的五个子行业在结构上没有显著分别,其发展都主要依赖于资金投入拉动,而技术投入影响较小 本文认为我国创业板市场对高新技术产业融资具有较强的促进效应。一方面是由于我国高新技产业融资困难,表现在融资渠道单一、风险投资和直接融资比例较低;另一方面创业板市场的特点和设立的目的决定了它的服务对象为创新型高成长型企业上市,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有效地融资渠道。但目前我国创业板市场还存在不足之处,有待完善,其交易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商榷。 本文第五章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美洲的NASDAQ市场、欧洲的AIM市场和亚洲的KOSDAQ市场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三个市场与本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互动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NASDAQ市场与高新技术产业的互动效率最高,AIM次之,KOSDAQ位列最后,认为美国的NASDAQ市场能够更好地实现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良性互动作用,为高新技术产业服务,是我国创业板市场发展可借鉴的典范。从创业板的交易机制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做市商制度的运行效率更高,我国在适时引入做市商制度,与对盘竞价制度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创业板的市场效率。 最后,在总结美国的NASDAQ市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创业板市场的特点提出发展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有效途径,并从创业板的合理市场定位、严格的风险防范和监督以及合适的交易机制等角度提出进一步完善创业板市场,提高我国创业板市场与高新技术产业的互动效率,进而提高其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效率。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32.51;F276.44
本文编号:2664022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32.51;F276.44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楠;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2 杨扬;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融资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640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664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