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京东白条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动因与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0 16:25
【摘要】:资产证券化起源于美国,是20世纪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作为成熟资本市场上的融资工具,它是一种信用体制的创新。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从波折到繁荣,根据2014年8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大力推进资产证券化,盘活企业存量。2014年底证监会发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备案管理办法》,促进了企业资产证券化高速发展。从最近几年网络零售业的发展情况来看,网络零售交易额激增,行业规模不断壮大,网络零售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驱动力。但与此同时,网络零售业的发展也遭遇瓶颈,行业压力巨大。一方面电商之间竞争加剧,行业利润空间不断缩小;另一方面行业资金占用量巨大,企业面临成本过高问题。如何提高了企业资产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成为了高速增长的网络零售企业所面临的问题。结合资产证券化的融资优势和发展现状,利用企业的应收账款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成为了解决融资难题的途径。本文选取京东白条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这一典型案例,采用规范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基于融资优序理论、企业价值最大化理论,简要论述了京东白条业务的基本情况和京东白条应收账款证券化的运作流程,详细分析了京东白条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动因与效应,从企业的经营绩效、企业价值等多方面对实施资产证券化给企业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价。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得出京东集团对应收账款实施证券化后所带来的效应基本为正效应,从整体上看,京东集团通过证券化融资是成功的。本文的研究结论希望可以为其他网络零售企业开展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业务提供参考和经验,促进我国网络零售业的健康发展。
【图文】:

对比图,京东,亚马逊,偿债能力


图 5.1 京东、亚马逊、唯品会偿债能力对比图来源:根据京东、亚马逊、唯品会 2015-2016 年财务报告整理而来(3) 总结通过对京东的偿债能力指标在资产证券化实施前后的纵向与横向对比分析,,可以推: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较同时期亚马逊、唯品会有所上升。现金比率在 2015 年第度出现下降与当时投入大量资金开展其他业务,包括收购“一号店”,布局供应链、消费金融等。资金投入量较大,所以考虑到这些原因,现金比率此时的反映仅能京东资产负债表的数据,不能判断为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对于短期偿债能力无效。网络零售企业负债总额较大,长期债务较少,更多依赖于短期负债。由京东官网公

对比图,京东,亚马逊,营运能力


图 5.2 京东、亚马逊、唯品会营运能力对比图料来源:根据京东、亚马逊、唯品会 2015-2016 年财务报告整理而来(3)总结从京东的财务指标历史数据到与亚马逊和唯品会电子商务企业的横向比较可以看:第一,总资产周转率变化来看,京东从 2015 年末到 2016 年末呈现下降趋势,可及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专项计划中对资产服务机构信用增级要求,保证基础资产的性,降低投资人的投资风险。第二,三家网络零售企业其营运能力指标同比都出现下降趋势,因为网络零售企业对于存货有其行业标准,同时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带销售额增加,其相应存货量也会随之增加。5.1.2.3 盈利能力分析(1)纵向对比净利润率等于企业净利润比上营业收入,企业净利润的高低直接反映企业的盈利,两者是呈正相关的。从表 4.3 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京东实施应收账款证券化之后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724.6;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林华;张武;许余洁;;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J];金融会计;2015年08期

2 陈婷婷;;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分析及防范研究[J];企业导报;2015年01期

3 肖静华;谢康;吴瑶;冉佳森;;企业与消费者协同演化动态能力构建:B2C电商梦芭莎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4年08期

4 肖敏;李军;;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之路的探讨[J];新会计;2014年01期

5 曹文彬;马翠香;;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应收账款融资博弈分析[J];商业研究;2013年03期

6 李莉;;我国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J];审计与理财;2006年04期

7 郭亦玮;融资创新——资产证券化[J];会计之友;2005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腊梅;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效应研究[D];安徽大学;2017年

2 宋培伟;电商企业融资风险分析[D];山东财经大学;2015年

3 严彬;中国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模式设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4 马翠香;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及信用风险评价[D];江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728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6728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e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