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闭式基金折价原因分析与套利运用
【图文】:
3.2.2 封闭式基金折价相关性分析如果封闭式基金存在噪声交易,那么噪声交易会影响我国所有封闭式基金价,而不是单单影响某支封闭式基金,所有封闭式基金折价应该存在高度的性,也称联动性,,相关性检验的目的正是为了验证噪声交易对所有封闭式基价的影响,如果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存在高度的相关性,那么验证存在噪声,否则不存在噪声交易。26 支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折价的相关系数共 325 个,对该 325 个相关系数统计分析,分析结果如表 3.1 和如图 3.1。表 3.1 封闭式基金折价相关系数统计系数 70%以下 70%-80% 80%-85% 85%-90% 90%-95% 95%以上个数 1 5 27 37 143 112所占比 0.30% 1.54% 8.30% 11.38% 44% 34.46%(数据来源:万得数据库)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3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宇;封闭式基金折价率再创新高——回复收益率进一步提升[J];证券导刊;2004年29期
2 余峰,罗祥立;封闭式基金折价的套利机制[J];铜陵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赵俊;投资者情绪、投资理念与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J];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4 朱峗;;基金进入“静默”期[J];证券导刊;2008年30期
5 黄新建;敬旭;;封闭式基金折价因素研究综述[J];煤炭经济研究;2008年03期
6 张勇跃;中国封闭式基金折价分析[J];经济师;2004年02期
7 罗洪浪,王浣尘;封闭式基金的市场流动性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04年02期
8 陆正华;陈姗姗;;非理性因素对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的解释[J];金融经济;2007年06期
9 蒋薇薇;;我国投资基金“封转开”风险研究[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陈亭;;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实证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才斌;赵勇;;封闭式基金中长期业绩评价研究[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刚;董雨;张伟;;我国封闭证券投资基金的定价与折价分析[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陆文山;卢文道;;证券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法律问题研究[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4 刘志伟;雷秋惠;王未卿;刘鹤;;关于开放式基金的思考[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王性玉;田建强;;基于面板数据的基金管理费实证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福胜;周文娟;王摄琰;;我国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投资效率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张腾文;;权证运用对封闭式基金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子兰;;养老社会保险基金进入股市问题探讨[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C];2000年
9 郭晓;杨乃定;董铁牛;姜继娇;;基于EGARCH模型的机构投资者对中国股市波动性影响研究[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朱晓颖;林非园;张新武;刘凤祥;;第十二章 开放式基金运作理论[A];新世纪社会经济变革与理性思考——WTO游戏规则对行为导向价值观念的渗透与影响[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证资讯 徐 辉;基金板块悄然转强[N];证券日报;2003年
2 海通证券 娄静 单开佳;做空机制与分红预期将是新动力[N];中国证券报;2006年
3 招商证券 王丹妮;短期基金折价率风险补偿仍具吸引力[N];中国证券报;2006年
4 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创新封闭式基金课题研究小组;封闭式基金折价之惑[N];中国证券报;2007年
5 娄静 单开佳;台湾QFII:1/5成本获1/3收益[N];证券时报;2005年
6 招商证券 王丹妮 罗业华;增持大盘蓝筹股配置较多的偏股型基金[N];中国证券报;2006年
7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王 擎;破解“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N];证券日报;2005年
8 申银万国 朱峗;四季度是布局封基的最佳时机[N];中国证券报;2007年
9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王 擎;基金管理能力与封闭式基金的定价[N];证券日报;2005年
10 太平洋证券研发部 张伟明;折价潮惊现套利“英雄”[N];证券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军松;我国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绩效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李静;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股票市场投资者行为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3 周春阳;风险承受者视角下的下边风险管理[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傅东升;我国封闭式基金波动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黄大海;中国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党伟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规模与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徐静;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治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欧明刚;基金治理结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冯恂;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成因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10 李干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鹏;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2 陈蔚武;封闭式基金折价率差异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高力;我国封闭基金折价问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肖丹;中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陆靖昶;中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实证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6 杨成元;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解释[D];兰州大学;2009年
7 杨琦;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8 张玉;流动性与封闭式基金折价的关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9 牛强;中国封闭式基金持股偏好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王懋雄;中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930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693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