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基金与我国股市稳定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4 20:06
【摘要】:开放式基金自2001年推出以来,其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投资者不断增加,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我国开放式基金推出的初衷是为了调整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的市场结构,消除对股市产生过度波动的影响,实现保护投资者、降低市场风险和完善市场结构等目标。但是由于中国股市与国外不同的发展情况,开放式基金作为管理层稳定市场的工具,决定了其对股市的影响带有一定的政策性,而目前政策的透明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均有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开放式基金能否明显起到稳定股市的作用还是一个需要进一步验证的问题。 通过阅读以往文献,发现在国外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上,开放式基金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稳定股市的作用,而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上,这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就开放式及基金与股票市场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一方面从开放式基金是否起到了稳定股市的作用这个角度入手,另一方面则对开放式基金是否加剧了股市的波动性进行分析。 文章首先分析了开放式基金的发展概况,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基金业在20世纪初就已经繁荣起来,而我国直到2001年才正式开始发展开放式基金。虽然我国开放式基金起步较晚,但在证券监管机构的大力扶植下,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正是由于发展的时间较短,我国开放式基金当前存在着法规、制度不够完善,市场风险显著,存在违规交易,持有人利益不被保障等问题。 接着从理论的角度,总结了开放式基金对股票市场的正反两方面影响。方面,开放式基金通过集合社会闲散资金,扩大市场容量,改善市场投资者结构,促进市场的规范,能够起到维护市场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开放式基金的趋利性、短视行为、羊群效应,以及基金持有人的不当赎回操作导致巨大的资金在市场上短期流动,增加了股市的波动。 最后采用目前已经比较成熟的协整理论与ARCH模型族的实证方法,研究了开放式基金的推出对我国股市的影响:先利用协整检验分析基金市场与股票市场的长期关系,这里主要运用了中证开放式基金指数与上证综合指数、深圳成份指数2003年以来的日收益率数据,并按市场走势把时间分成了三个阶段,结果显示开放式基金指数与股票市场指数之间存在长期的正相关关系。再利用GARCH和EGARCH模型对我国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成份指数1999年后的日收益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拟合,这里根据开放式基金推出前后把时间分成两个时期,并进一步根据市场走势分成五个阶段,研究不同阶段股市波动性的变化情况,拟判断股市波动性结构是否发生变化。实证结果认为:开放式基金的推出,没有起到明显的稳定中国股市、降低波动性的作用;中国股市仍然没有摆脱政策市,并且负面信息的冲击比正面信息的冲击要大,对波动性产生更大的影响。 通过以上的各个方面的分析,从政策制定的角度来看,发展高效的资本市场是机构投资者发挥其稳定股市作用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政府将对市场频繁的对策性:转变为公开的战略性宏观指导,为中国股市建立完善的运行规则和良好的市场秩序,并且维护规则和市场的严肃性,适时推进股市向规范化发展。因此,既要完善相关法规,通过制度来加强监管与控制,规范上市公司、基金公司的行为,又要加快金融产品创新,促进基金投资主题和策略的多样化,培养投资者的理性投资理念,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开放式基金才能为维护股市的稳定发挥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832.51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郡;;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的实证分析[J];南方金融;2006年09期
2 杜伟锦,黄冬梅,汤天啊;我国证券市场中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博弈分析[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徐旭初;机构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效率[J];世界经济研究;2001年06期
4 巴曙松,张伟,曹海珍;中国投资基金业:宏观影响、制约因素与发展战略[J];经济研究参考;1998年46期
5 班耀波,齐春宇;机构投资者:稳定市场还是加剧波动[J];经济评论;2003年06期
6 杨德群,杨朝军,倪e
本文编号:27132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713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