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基于Shibor的创业板IPO抑价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3 06:22
【摘要】:IPO抑价(Initial Public Offering Underpricing),是指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定价明显低于上市初始的市场价格,表现为发行价远低于上市首日收盘价,从而在上市首日就能获得超额收益。IPO抑价现象在全球各股票市场上普遍存在,在我国尤为严重。较高的IPO抑价率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会增加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上价格的波动。2009年10月23日,我国创业板市场正式开板。在此背景下,分析创业板IPO抑价程度的原因,找出影响抑价水平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回顾了三类国外对IPO抑价现象解释的主要理论,同时对国内相关实证研究文献做了进一步梳理。在结合以前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创业板市场自身特点以及我国现行发行制度的分析,本文主要从宏观经济环境对股市影响的角度出发,将中国人民银行积极培养的基准利率——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纳入对创业板IPO抑价问题的研究当中。同时考虑了反映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发展前景的比率变量,以及包括虚拟变量在内的反映投资者情绪的变量,建立了多因素回归模型。另外,为了更好地研究影响我国创业板IPO抑价程度的因素,我们分别将绝对抑价率和相对抑价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并分别对其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对回归模型进行假设性检验,然后对模型进行修正,在最终确立的模型中找出真正影响IPO抑价程度的主要因素。最后,我们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32.51;F224
【图文】:

抑价,创业板市场


创业板市场IPO绝对抑价率

抑价,创业板市场


来源:作者根据数据编制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内很多研究IPO抑价问题的文献中,很多学者会将“流通比例”,即发行时在市场上流通的的股份与总股本的比例纳入解释变量当中。然而,这一变量对于创业板市场并不使用,因为通过对创业板各上市企业流通比例这一数据的观察,发现绝大部分上市企业的流通比例都是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俊浩;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效应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269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7269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0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