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上市公司股票非公开发行折价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3 03:50
【摘要】:非公开发行也称为"定向增发",是企业向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的一种筹资方式。2006年以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为配股和公开发行,在当年《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后,非公开发行逐渐成为企业重要的再筹资方式。截止到2017年底,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共进行了6391次股权融资,总融资规模达到了107343.14亿元,其中非公开发行为3806次,融资额为70039.628亿元。在非公开发行股票过程中,折价率水平是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三公原则能否在非公开发行中落实的关键。因此,随着非公开发行这一股权再融资方式的广泛运用,折价率逐步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本文选取2006年至2017年完成非公开发行股票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流动性补偿理论、市场监管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分别对上市公司股票非公开发行折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运用多元回归的实证方法检验折价率同各个解释变量的相关性。本文选取的解释变量包括大股东认购比例、机构投资者认购比例、锁定期、股价波动率、市场交易量和募集规模六项指标。实证研究表明,大股东认购比例越高,股票的折价率越低,解释变量同折价率呈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大股东能够真正为上市公司长远发展考虑,更加理智的参与非公开发行;机构投资者认购比例同股票折价率呈负相关关系,体现了机构投资者对个别大股东“谋私”行为的牵制作用;以锁定期、股价波动率为代表的流动性水平同折价率呈正相关,并且锁定期对折价率的影响水平最高;而以募集规模表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同股票折价率也呈现正向的相关关系。因此,非公开发行折价率受购买主体、监督程度、流动性水平和信息不对称因素的制约。本文以证监会最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为研究背景,紧跟目前"定向增发"研究热点,与以往研究相较,本文通过Wind股票软件和巨潮资讯网站,收集大量样本数据,在吸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折价率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在揭示折价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定向增发"折价的具体建议,这对于校正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完善我国股票市场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832.51
【图文】:

折价率,股票,数据库数据


图 2 我国上市公司股票非公开发行折价率变动图资料来源:作者根据 Wind 数据库数据整理而来。 2 柱状体显示,我国上市公司股票非公开发行折价率变动呈现出两大特点差悬殊,折价水平的变动很不规则,其中最低是 2012 年,大约只有 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玉娥;;大股东认购对非公开发行定价折扣的影响检验[J];财会月刊;2017年03期

2 章卫东;汪芸倩;刘若梦;;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类型与过度投资关系——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评论;2017年01期

3 刘海飞;许金涛;吴晓辉;;定向增发项目收益率影响因子及机理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证券市场导报;2016年12期

4 杨星;吴璇;田高良;;定向增发与盈余管理——一个基于增发股锁定期差异的跨期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12期

5 崔晓蕾;何婧;;投资者情绪对定向增发中财富转移的影响——基于定向增发折价的视角[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11期

6 闫光泉;王晓莹;;A股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财务效应影响因素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年09期

7 岳世忠;蔡立民;;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的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研究[J];开发研究;2014年06期

8 张立新;刘婵璇;;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价格及经营绩效——基于机构投资者参与的实证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4年09期

9 王莉;陈耿;;上市公司大股东与定向增发价格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4年20期

10 王莉婕;马妍妍;;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财务效应研究[J];经济问题;201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曹忠忠;股指期货风险测算及监管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2 尹华阳;我国非流通股份的流动性价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魏跃芝;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定价问题的实证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529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7529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7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