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中国货币政策对银行间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0 19:55
【摘要】:货币政策是央行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2018年央行多次通过降准、MFL投放、逆回购等货币工具放松银根,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但宏观经济依然表现出投资下滑、消费乏力和出口增长疲软等状况,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与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密切相关。在整个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中,利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利率的重要结构之一,利率期限结构中包含有许多重要宏观经济变量的指标,如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等,均在利率市场化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利率期限结构又被称为债券到期收益率曲线,它不仅是金融资产指标定价的指示器,也是判断当期及未来经济金融发展状况的晴雨表。而近年来,国债市场的交易量更多地来自银行间市场,因此,研究货币政策对银行间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实质上能够很好的探究出目前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及政策效果。本文结合中国国情,基于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月末数据,首先选用动态Nelson-Siegel模型拟合估计出了中国银行间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水平因子、斜率因子和曲度因子的时间序列。然后,通过对比选择出4个具有代表性的货币政策变量,构建各货币政策指标与利率期限结构的三个因子之间的时变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其脉冲响应函数,进而得出货币政策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机制,以此判断我国货币政策在银行间国债市场上的传导效果。经本文研究发现:三个利率期限结构因子能很好地代表银行间国债市场的长短期利率的动态变化情况;货币政策对利率期限结构的水平、斜率以及曲度因子的影响效果各不相同;脉冲响应结果显示传统的货币政策三大法宝已不适应现阶段市场改革,存在时滞性,缺乏有效性;传统与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较量中,两者各有利弊,相互之间并不能完全替代。本文的研究结果很好的反映了货币政策对银行间国债市场的到期收益率曲线的冲击影响方式,检验了不同货币政策变量的传导效果。同时,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国债市场的完善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822.0;F832.5
【图文】:

技术路线图,货币政策,货币,视角


图 1.1 技术路线图.4 创新之处本文基于 2007 年 1 月-2017 年 12 月的数据,创新地选择从利率期限结构的视角来分析货的传导机制问题。首先构建中国的银行间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并通过 NS 模型得出的三因子,进一步构建 VAR 模型解释货币政策变量与不同因子之间的影响关系。本文的研究为检验货币策有效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在货币政策变量的选择方面,本文选取了综合选取了价格型货币策指标、数量型货币政策指标以及传统、创新型货币政策指标,变量的选取更为完整。同时文基于利率市场化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有一定的研意义。

曲线,国债市场,利率期限结构,中国银行


中国货币政策对银行间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得出,债券价格是财富与利率间的协方差递增函数。当协方差较大时,财债券价格余额低。反之亦然。上三种模型的特点发现,由于 DNS 模型的三个变量表现为期限结构的水于多因子仿射模型、CIR 模型及 Vasicek 模型等,状态变量的观测更为直及增加了两个参数的 Svensson 模型,但具有 Svensson 模型所不具备的的再拓展性[55]。相比静态 NS 模型,动态的做法以损失了部分拟合优度数的稳定性,使其他参数在时序上存在可比性。选取和数据处理有数据均采用月末数据。如果取月平均利率即对利率做了平滑处理,对定的干扰。考虑到近年来国债市场的交易量主要来自于银行间国债市场月—2017 年 12 月的银行间国债月末即期利率为样本,其中利率的到期期月、3 个月、6 个月、9 个月、1 年、2 年、3 年、4 年、5 年、6 年、7 年、15 年、20 年、30 年、50 年。

变化曲线,同比,广义货币,样本区间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图 4.1 M2 同比增速(%)图 4.1 是 2007 年 1 月-2017 年 12 月期间的 M2 同比增速变化曲线图。其中,2007 年,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余额为 35.15 万亿;截止到 2017 年 12 月末,中国的 M2 为 169.02 万亿,短短 10 年间增长了快 5 倍。本文样本区间的 M2 增速如图 4.1 所示,样本区间内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同比增速的波动曲线总体波动平稳,在 2008 年底 M2 同比增速有明显的快速上涨趋势,至 2009 年底 M2 增速达到顶峰 29.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飞;;中国上交所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实证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04期

2 黄瑞;文忠桥;;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拟合及预测——基于多项式样条函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12期

3 沈悦;;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模型分析[J];智富时代;2017年07期

4 顾亚露;朱振;闫妍;;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J];中国金融;2014年03期

5 杨济豪;;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特征[J];时代金融;2012年27期

6 马海龙;;货币政策对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J];华北金融;2012年12期

7 陈道平;;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教学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2期

8 ;中国债券利率期限结构研究[J];公安研究;2009年05期

9 商勇;;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参数估计[J];统计与决策;2008年03期

10 商勇;;利率期限结构的参数估计方法[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田萍;张屹山;;浅谈现代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及其应用[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8卷)[C];2007年

2 任兆璋;彭化非;;我国同业拆借利率期限结构研究(英文)[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3 帅昭文;沈根祥;;动态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因子变换及其应用[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7卷)[C];2016年

4 贾德奎;;透明度与政策有效性——基于利率期限结构预期理论的检验[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5 陈守东;杨东亮;;利率期限结构预期理论的中国检验[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1卷)[C];2010年

6 何晨;张强;;我国利率期限结构拟合估计[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信息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游建国;杨成;;利率期限结构化报酬率在房地产估价中的应用[A];挑战与展望——大数据时代房地产估价和经纪行业发展论文集[C];2013年

8 游建国;杨成;;利率期限结构化报酬率在房地产估价中的应用[A];中国房地产估价与经纪2014年第2期(总第105期)[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广发期货发展研究中心 许江山;利率期限结构与风险管理[N];期货日报;2010年

2 张书东;新债引发利率期限结构重整[N];中国证券报;2003年

3 记者  贾 壮;吴晓灵:简化利率期限结构管理[N];证券时报;2006年

4 银河证券 张书东;国债利率期限结构面临重整[N];中国证券报;2004年

5 鲁证期货 李献刚;资金面宽松 期债上涨基础牢固[N];期货日报;2018年

6 记者 吴进宇;意在疏通和强化从金融市场到实体经济传导机制[N];金融时报;2011年

7 陆文磊 屈庆;阶梯式央票利率期限结构搭就[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郭凤琳;利率市场化提速[N];中国证券报;2006年

9 广发期货 郑旭;美债期限利差与经济走势的关系分析[N];期货日报;2019年

10 本报记者   于力;利率市场化面临新突破[N];中国证券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七香;预期理论在中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中的适用性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8年

2 李雨真;利率期限结构的宏观经济动态效应计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3 夏庆;货币政策与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关联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林海;中国利率期限结构及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5 胡海鹏;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与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6 潘婉彬;利率建模与模型估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张文刚;利率期限结构模型与应用[D];吉林大学;2006年

8 陈晖;利率期限结构的最优估计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9 唐革榕;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静态拟合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徐小华;中国国债市场利率期限结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雯婧;中国货币政策对银行间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2 杨良睿;基于随机动态模型的债券溢价因素测度及应用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年

3 王华;宏观经济对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D];深圳大学;2018年

4 易贤彪;利率期限结构内含的宏观经济信息[D];厦门大学;2017年

5 石琼;货币政策对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9年

6 郭昕婷;中国附息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7 李杰;基于神经网络的利率期限结构组合预测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8 刘慧洁;国债供求对利率期限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7年

9 文占雅;中国债券市场存在绿色激励吗?[D];南开大学;2018年

10 陈洋;NS类模型因子选择技术在利率期限结构中的应用[D];浙江工商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638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7638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8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