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师行业专长及其经济后果: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发布时间:2020-07-21 19:20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英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独立审计服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为了寻求有效的竞争战略并获取竞争优势,逐步走向了行业专门化的道路。国际上,KPMG Peat Marwick`s最早在1993年就按行业服务线重组了其组织机构,各国的审计质量准则,如美国(AICPA,1993)、英国(U.K.APB,1995)、澳大利亚(ASAICA,1989)等也都强调了识别、设计、发展行业专长的重要性。西方会计理论界也分别从全国(总所)、区域(分所)和审计师个人三个层面普遍得出行业专长审计师能够提高审计质量的结论,如行业专长审计师的客户有更低水平的操控性应计、更高的盈余反映系数、更高的披露质量、更低的可能性操控盈余以达到或超过盈余预测以及更高的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报告的概率、更低的与舞弊财务报告相关联的概率。西方主流文献虽然深入到了区域(分所)、审计师个人层面,但其结论的外部效度如何存在疑问。考虑到我国在资本市场发育程度、审计师法律责任、投资者保护、审计市场结构、政府监管与处罚等许多制度背景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而且,国内关于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质量关系的研究目前仍停留在全国(总所)层面行业专长上,尚未有文献从区域(分所)层面展开。因此,本文从全国(总所)、区域(分所)两个层面进一步拓展该领域的研究,并结合我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政府或家族通常在公司中具有绝对控制权的特殊国情,探讨控制权性质对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质量关系的调节作用,系统、全面地回答基于我国的制度背景行业专长审计师能否提高审计质量的问题。行业专长审计师能否提高审计质量不仅是审计理论研究的热门问题,也受到监管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的高度关注,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关系着事务所按行业重组其审计服务生产线的必要性。本文采用文献中用到的四种操控性应计估计模型以及三种审计质量模型检验了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在统一的框架下,系统、全面地回答了在我国的制度背景下,行业专长审计师能否提高审计质量的问题。利用2007~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基于操控性应计模型的经验结果表明:行业专长审计师能更有效地抑制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提高盈余质量,也即提供更高的审计质量,其中,区域(分所)层面行业专长与盈余质量显著负相关,全国(总所)层面行业专长与盈余质量的关系不显著,全国(总所)与区域(分所)之间的互补作用则不稳健。进一步采用达到或超过盈余门槛模型、非标准审计意见模型进行检验,得到的结论与操控性应计模型一致,这意味着在我国,审计师行业专长效应主要体现在区域(分所)层次,全国(总所)层面的行业专长声誉、知识或技能等并不能通过总所-分所之间的网络传递到分所层次。审计定价是一个受到审计领域研究者广泛关注的问题。国际主流学术界,在研究审计定价影响因素时往往会把事务所分为国际N大和非国际N大,但本文则同时控制了声誉、规模,在分离出声誉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行业专长溢价。利用2012~2014年的数据,实证考察审计师声誉、行业专长与审计定价的关系,结果表明:审计师声誉、行业专长均与审计收费正相关,其中,审计师声誉溢价约为89.89%,按市场份额及客户数量认定的审计师行业专长溢价分别为10.08%、4.7%;进一步的分组研究表明,国际四大中行业专长的作用不显著,而非国际四大中行业专长的作用显著,两种方法认定的行业专长审计师专长溢价分别为8.87%、2.4%。本文结论对引导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做精做专”、“做大做强”战略,形成品牌声誉,发展行业专长,提升核心竞争力有重要意义。此外,控制权性质如何影响审计质量(以审计定价作为代理变量)也是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高度集中,且国有控股企业占很大比重的特殊国情,在研究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审计定价的影响时,重点考虑了控制权性质的调节作用,丰富了审计师行业专长溢价研究的文献。利用审计收费管制解除后2012~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考察控制权性质、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定价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终极控制人为国有的上市公司比非国有的支付了相对较低的审计费用,行业专长审计师比非行业专长审计师收取了相对较高的审计费用,支持了审计定价中存在风险溢价和行业专长溢价的观点。进一步的分组研究发现,在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中按市场份额衡量的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按客户数量衡量的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收费微弱正相关;而在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中两种方法衡量的审计师行业专长均与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结果基本稳健。本文结论对引导审计师在审计定价决策中考虑与控制权性质相关的风险以及有针对地发展行业专长有重要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832.51;F239.4
本文编号:2764692
【学位授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832.51;F23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波;吴卫军;;国有企业审计招标的制度安排及其优化研究[J];审计研究;2015年04期
2 陈胜蓝;马慧;;竞争压力、规模经济性与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长溢价[J];会计研究;2015年05期
3 刘启亮;郭俊秀;汤雨颜;;会计事务所组织形式、法律责任与审计质量——基于签字审计师个体层面的研究[J];会计研究;2015年04期
4 赵奇伟;张楠;;所有权结构、隶属关系与国有企业生存分析[J];经济评论;2015年01期
5 刘文军;;审计师的地理位置与审计定价策略[J];财经研究;2014年09期
6 魏春燕;;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客户的避税程度[J];审计研究;2014年02期
7 陈胜蓝;马慧;;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长、声誉与规模经济性的传递效应[J];审计研究;2013年06期
8 江轩宇;伊志宏;;审计行业专长与股价崩盘风险[J];中国会计评论;2013年02期
9 林永坚;王志强;;国际“四大”的审计质量更高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3年06期
10 宋铁波;吴小节;;市场分割前提的多元化战略:解析中央企业与地方国企[J];改革;2013年05期
本文编号:27646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764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