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长生生物和万孚生物上市方式影响因素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6 10:17
【摘要】: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前景良好,同时机遇与挑战并存,其对研发投入要求高,资金需求量大。要想提高自身竞争力,获得更好的成长和发展,需要进行融资。目前我国企业融资的方式主要有: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发行债券和上市融资。近年来银行对风险的管控越来越严格,加上医药行业本身风险比较大,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同时,我国企业发行债券的条件也非常严格。在此背景下,上市融资成为医药行业融资最佳途径。上市方式大体分为两种:直接上市和间接上市。直接上市是指首次公开发行;间接上市指一家未上市的企业,通过重大资产置换、股份转让等方式,获得一家已经上市的公司的控股权,实现间接上市。上市方式的选择对企业能否成功上市意义重大。本论文首先介绍了当前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融资需求,确立了医药企业上市融资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梳理了目前我国已经上市的医药企业上市方式选择现状,利用因子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确立医药企业上市方式选择的一些影响因素,并选取在2015年间接上市的长生生物和直接上市的万孚生物进行对比,分析了两者选择不同上市方式可能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本文认为,长生生物之所以选择间接上市,从内部因素看,可能的原因在于其经营水平偏低、控股股东资金占用程度较高、赴港上市的失败、管理不够规范以及存在诸多历史遗留问题。从外部因素看,间接上市相对于直接上市程序更简单,受到的监管更少,时间成本更低,可能促使长生生物选择间接上市。万孚生物之所以选择直接上市,从内部因素看,可能原因在于其经营水平良好、管理规范。从外部因素看,政府对其支持力度更大,且直接上市相对于间接上市风险更低,成本更低,上市后可迅速融资,可能促使万孚生物选择直接上市。最后,本文结合前文的分析,对今后想要上市融资的医药行业提出一些建议,包括提升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和治理水平、了解不同上市方式的特点、密切关注当前资本市场环境、资本市场制度、熟悉相关政策法规等。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832.51;F426.72
【图文】:

流程图,流程,证监会,财务报表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 4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1.4.1 直接上市直接上市(Initial Public Offering, IPO),也称作首次公开发行,是指企业在进行份制改革后,委托保荐商或投资银行等在股票市场上首次将股票卖给公众的行为。证监会发布的 IPO 条件来看,证监会对想要 IPO 的企业在财务和会计方面均有严格要求,这有利于保障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但也会造成想要上市的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刻意修饰财务报表,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工业总产值,增长率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 章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与上市方式影响因素药行业发展现状,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医药行业总量增长迅速0 年-2016 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及增长率如图 3-1 所示,从 2010 年至 国医药工业总产值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从总的增长额来看,七年间9 亿元,从总的增长率来看,增长了 1.5 倍。2011 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了 25%以上,随后增长率有所降低,但依旧在稳步发展。这与近年来度放缓有很大的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医药行业近些年一直处期,总体看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对外贸易额,子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工业


图 3-2 2016 年我国医药工业各子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3)对外贸易额稳步增长我国医药行业的对外贸易额一直在稳步增长。经历了 2008 年的金融危机后,缓慢复苏,我国的医药行业对外贸易额也在 2010 年迎来了高速增长。但从 后,对外贸易额的增长率在不断降低,如图 3-3 所示。2010 年,我国医药工货值为 1288.8 亿元,增长率为 25.80%,是近些年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到了我国医药工业出口交货值 1948.8 亿元,增长率为 7.26%,2016 年的增长率与比,有了明显的降低。其中,2015 年医药工业出口交货值的增速最低,为 3出口国家所颁布的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有一定的关系。2011 年,欧盟实施了《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中药因为难以通过注册,导致出口门槛变高,所以出大限制了。随后,英国也颁布了相关法规,未经注册的草药无法出口到英国列的政策对我国医药出口交货值的增长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目前,我国出口品中,绝大部分为原料药。但是原料药近年来产能过剩、价格竞争激烈、利降低。我国医疗器械类产品的出口额近年来有了明显的增长,但是同样面临格竞争,价格下行压力大,利润不断被摊薄。从出口贸易额来看,我国医药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黎小靖;;我国借壳上市动因分析[J];商;2016年25期

2 林琳;;上市方式、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基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2016年09期

3 李勇;侯芳芳;;我国企业借壳上市方式对其上市成败影响的研究[J];时代金融;2015年36期

4 戴娟萍;;绿地集团借壳上市的决策动因探析[J];财务与会计;2015年22期

5 郑蓉;干胜道;;民营公司上市渠道选择的背景、动机及影响研究[J];西南金融;2014年11期

6 黄琼宇;程敏英;黎文靖;魏明海;;上市方式、政治支持与盈余质量——来自中国家族企业的证据[J];会计研究;2014年07期

7 陈敏灵;党兴华;武雪晴;;中国科技型企业境内上市方式选择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17期

8 邵新建;贾中正;赵映雪;江萍;薛熠;;借壳上市、内幕交易与股价异动——基于ST类公司的研究[J];金融研究;2014年05期

9 罗诗艺;王杰;帅许飞;黄颖;王欣欣;;浅谈借壳上市[J];现代商业;2013年08期

10 易凯;;国有广电企业借壳上市现象研究[J];中国数字电视;201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a\R

本文编号:27822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7822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3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