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I及QDII制度下中国股市世界联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8 11:36
股市的联动是近二十年来发生在世界股市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现象,也是国内外学术界近些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QFⅡ及QDⅡ制度的先后实施,使中国股市与世界股市的联动性进一步增加,也使得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的股票价格的相关程度有更大的提高,同时也使中国股市从相对封闭的状态迅速融入开放的世界股市中。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也给投资者带来了更高的风险,如果能够更多了解不同国家与地区股市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规律,对于股市投资者而言,就可以更好的规避潜在的市场风险,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对于中国股市管理层来说,就能制定相应的政策保证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正是因为这一目的,本文对QFⅡ及QDⅡ制度下的中国股市世界联动性进行研究。 本文分析了影响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联动性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联动性进行实证检验。目的回答这些问题:(1)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间联动关系变化情况如何?(2)中国股市在实施一系列的对外开放的措施,如QFⅡ及QDⅡ的实施,其效果如何?(3)中国宏观经济变量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宏观经济变量与中国股市的联动关系如何? 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于股市投资者而言,可以了解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联动性关系变化情况,这样可帮助股市投资者借助一国股市的变化判断另一国股市的走势;同时有助于中国国内及国外的股市投资者进行股票投资组合分析,从而分散风险,提高收益,实施最佳的投资组合策略。对于中国股市管理层而言,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联动性是否存在联动性体现了我国股市的世界化程度高低,也体现了中国股市引导全球资金的跨国流动和资源配置水平。如果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不存在联动性,市场监管层有必要加强对外开放的水平,引入国外投资者先进的投资理念,以进一步提高中国股市运行效率;如果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联动性存在联动性,中国股市管理层有必要建立一套跨股市的监管机制,以规避市场风险,保证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保护投资者的投资权益。 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本文运用统计学中多元统计方法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国与世界股市的收益率的相关程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在国内外对此类问题的研究是方法上的创新。这一研究为投资者提供最直观的股市组合配置,同时对世界股市投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2)本文对世界股市联动性的内在运行机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总结,将股市的联动运行机制分为由基本面驱动的股市联动效应及由投资者行为因素引起的联动效应两类,克服了以往的研究者只单纯从某一方面进行联动性研究的局限性,从而为以后的研究奠定较好的理论基础。 (3)本文从股市的收益率的联动性及收益的波动性两方面对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的联动性进行了研究,与以往研究者大多单纯从收益率的联动性或收益的波动性的某一方面的研究相比,本文的研究更加全面,得出的结论更为科学。 (4)本文对美国宏观经济变量与中国股市的联动性进行了研究,从已搜集的文献来看,有些研究者对中国宏观经济变量与中国股市的联动性进行了研究,但尚还没有发现对其他国家的宏观经济变量与中国股市的联动性进行相应的研究,因此本文的研究可以填补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5)作为中国股市两大对外开放政策——QFⅡ及QDⅡ制度,本文分QFⅡ及QDⅡ制度实施的前后三个研究阶段对中国与世界主要股市联动性进行研究,其实证结果可以清晰展现中国QFⅡ及QDⅡ制度实施后中国与世界主要股市联动性的变化过程,因此本文的结论与政策建议将更为合理。 本文结构及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是绪论。首先从理论与实践方面探讨了本文研究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紧接着,给出了本文的研究结构与研究内容,同时对本文的创新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第二章是世界股市联动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第一部分对世界股市联动的内涵进行了定义。第二部分将世界股市的联动机制可分为两类:由基本面驱动的股市联动效应及由投资者行为因素引起的联动效应。第三部分对世界资产价格均等化理论的实证分析文献进行了回顾。第四部分对基于计量方法的世界联动性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文献综述进行了简评。 第三章是QFⅡ、QDⅡ制度与中国股市世界联动影响因素分析。第一部分从QFⅡ及QDⅡ制度两个角度介绍了中国的中国股市对外开放政策。第二部分是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概述,这一部分涉及以下内容:全球股票市值规模、全球股票成交规模、中国股市、美国股市、日本股市、英国股市、中国香港地区股市、新加坡股市。第三部分是中国企业在世界主要股市上市分析,分别对中国企业在美国股市上市情况、中国企业在中国香港地区股市上市情况、中国企业在新加坡股市上市情况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是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分别对中国与世界的贸易状况、中国利用外资及对外投资状况阐述。第五部分介绍了中国股市其他重大政策,它包括中国股市法律体系的规范和完善、股权分置改革等内容。 第四章是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收益率相关程度实证研究。第一部分选择了变量为中国股市及世界主要股市的美国股市、日本股市、英国股市、中国香港地区股市、中国台湾地区股市、韩国股市、法国股市、新加坡股市、印度尼西亚股市、马来西亚股市、印度股市的日收盘价格指数,时间为1998年1月1日到2009年10月31日,同时根据QFⅡ制度及QDⅡ制度实施的前后将数据分为三个不同的研究阶段。第二部分为理论模型与方法,分别介绍了平稳性检验中的Augmented Dickey-Fuller检验及Phillip-Perron检验、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与检验方法、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及相关模型。第三部分给出了实证的结果,它涉及平稳性检验结果、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变量的相关系数阵,在相关系数阵的基础上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并给出了分析的结果。该章实证结果如下:(1)从相关程度实证结果上看,在QFⅡ制度实施前的第一阶段,中国股指与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的股指收益率的相关程度是微弱相关;而在QFⅡ实施后的第二阶段,中国股指与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的股指收益率的相关程度仍是微弱相关,但有一定的上升;在QDⅡ实施后的研究的第三阶段,中国股指与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的股指收益率的相关程度与前两阶段相比,有一定的上升,大部分相关系数仍微弱相关,与中国香港地区股指日收益率更上升为低度相关。(2)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上看,在QFⅡ制度实施前与QFⅡ制度实施后前两个阶段,中国股指收益率时间数列与世界主要股指收益率时间数列相互独立,可以看出中国股市尚处于封闭独立的发展中;在QDⅡ制度实施后的第三阶段,中国股指收益率时间数列与中国香港地区收益率时间数列处于同一成分,可以看出中国与中国香港地区的股市联系正在加强。(3)在研究的三个阶段,发达国家的股市股指收益率时间数列均处于一个成分,表明发达国家股票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形成了资本流动一体化。更是在研究的第三阶段,除中国与中国香港地区股指的收益率时间数列处于一个成分外,其他国家与地区股指的收益率时间数列均处于一组,表明世界股票市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与地区股票市场一体化的趋势正在加强。 第五章为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的长期均衡与短期联动的实证研究。第一部分选择了变量为中国股市、中国香港地区股市、新加坡股市及美国股市的日收盘价格指数,时间为1998年1月1日到2009年10月31日,同时根据QFⅡ制度及QDⅡ制度实施的前后将数据分为三个不同的研究阶段。第二部分为理论模型与方法,分别介绍了向量自回归模型、Johansen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第三部分为实证检验结果,它包括长期均衡关系实证结果、短期影响实证结果。该章实证的结果如下:(1)在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的长期均衡方面,在QFⅡ制度实施前,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之间没有协整关系。但在QFⅡ制度实施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已经存在“同涨同跌”的长期联动关系。但是在长期联动关系的维持方面,美国股市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在QDⅡ制度实施后,在这个阶段,由于次货危机在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中国股市结果是中国股票市场与中国香港地区股市、新加坡股市、美国股市的协整关系被打破,不存在协整关系。(2)从短期影响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结果来看,中国股市已经从内生性逐渐表现出一定的外生性,而且这种外生的逐渐增强的趋势,表明了中国股市与世界股市的联动性的增强。中国股市不仅受到世界股市的影响,而且也正在逐步地影响世界股市。(3)从短期影响的方差分解结果来看,在QFⅡ制度实施后,与QFⅡ制度实施前相比,其他国家与地区股市对中国股市的冲击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幅度很小,中国股市对其他国家股市的冲击也是变化不大。但在QDⅡ制度实施后,世界主要股市对中国股市的冲击已经比前二阶段有明显的提升,中国股市对世界主要股市特别对中国香港地区股市及新加坡股市的冲击也有较大的提高。(4)从短期影响的脉冲响应函数结果来看,在QFⅡ制度实施后,与QFⅡ制度实施前相比,中国股市对中国香港地区股市、新加坡股市、美国股市的冲击较大,但中国香港地区股市、新加坡股市、美国股市对中国股市的冲击有所增加。在QDⅡ制度实施后,中国股市对中国香港地区股市、新加坡股市、美国股市的冲击变化又有所提高,中国香港地区股市、新加坡股市、美国股市对中国股市的冲击也有变化,中国香港地区股市对中国股市的冲击由正变负,新加坡股市、美国股市对中国股市的冲击有一个提高。 第六章为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收益的波动性实证研究。第一部分选择了变量为中国股市、中国香港地区股市、新加坡股市及美国股市的日收盘价格指数,时间为1998年1月1日到2009年10月31日,同时将根据QFⅡ制度及QDⅡ制度实施的前后将数据分为三个不同的研究阶段。第二部分为理论模型与方法,分别介绍了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动态条件相关多变量GARCH模型。在此基础上,第三部分给出了平稳性分析、ARCH效应检验、GARCH形式的确定、动态条件相关多变量GARCH模型的实证结果。该章主要结论如下:从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的收益波动性研究可知,在QFⅡ制度实施前,中国股市对新信息的敏感程度很高,表明中国股市尚处于幼稚期,股市的投机气氛十分浓厚,股市投资者关注较多的是股市的消息。同时,中国股市与其他三个国家与地区股市的动态相关系数十分低。但在QFⅡ制度及QDⅡ制度实施后的二个阶段,对新信息的敏感程度明显降低,与其他世界主要国家股市的相似,这预示着中国的股市对消息面的关注正在降低,对股市基本面的关注较多,股市正越来越趋于理性。在这个阶段,中国股市与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股市的动态相关系数有较大的提高,它们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是很强的,也就是这些股市中的某一股市收益率发生变动时,会对另一股市收益率的变动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与美国股市的动态相关系数无太大的变化,在这期间,由美国开始爆发了世界金融危机,中国由于经济的基本面较好及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中国股市一枝独秀,由于与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的经济往来的增多,它们之间相同的文化底蕴,中国股市与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股市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第七章为中美两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与中国股市的联动性实证研究。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选择了变量为中国的生产者物价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狭义货币供应量及美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狭义货币供应量,变量的数据为月度数据,时间范围为1998年1月到2009年10月,同时根据QFⅡ制度及QDⅡ制度实施的前后将数据分为三个不同的研究阶段。同时,将研究的期间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QFⅡ制度实施前、QFⅡ制度实施后、QDⅡ实施后。第三部分介绍了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VAR模型稳定性检验、方差分解与脉冲响应函数等理论方法。第四部分是实证结果。第五部分进行了小结。该章主要结论如下:从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与中国股市的联动性研究可知,与QFⅡ制度实施前相比,在QFⅡ制度实施后,中国股市对自身的冲击有所降低,而宏观经济变量对中国股市的冲击有所增强,同时,QDⅡ制度实施后也继续保持了这种趋势,其中在这些变量中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对中国股市的影响较大。这说明中国股市在QFⅡ及QDⅡ制度引入及一系列改革措施后,中国股市的投资者不是仅仅关注股市走势的变化,对影响股市的基本面变化的宏观经济变量也有所重视。从这个层面表明中国股市也正在渐渐成熟。同时,在QFⅡ制度实施后在美国股市及美国宏观经济变量对中国股市的冲击对中国股市的冲击有所增强,这表明中国股市与美国股市联动性的增强。在QDⅡ制度实施后,美国股市对中国股市的冲击比上阶段有较大程度的降低,这说明中国的股市与美国股市联动性的减弱,但是美国宏观经济变量对中国股市的冲击影响很大,其中尤以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为甚,这与中国与美国的贸易往来较多,因此,中国经济受美国经济的影响大,这种情况会反馈到中国股市上。 第八章为结论及展望。第一部分主要从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的相关性、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的长期均衡与短期联动、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收益的波动性、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与中国股市等四个方面的实证结果进行了总结。第二部分为政策建议,对股市政策制度者主要建议有:继续执行对外开放的策略、预防世界股市对中国股市的冲击、完善世界股市投资相关政策、加强对国际热钱的约束、优化中国的经济结构、完善QFⅡ及QDⅡ相关制度,同时对国外QFⅡ投资者及中国QDⅡ投资者也提出了启示。第三部分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学位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832.5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理论意义
1.1.2 实践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本文结构及研究内容
1.3 本文特色与主要创新
1.4 研究路线及研究工具
2. 股市联动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股市联动的内涵
2.2 股市联动的内在机制
2.2.1 由基本面驱动的股市联动效应
2.2.2 由投资者行为因素引起的联动效应
2.3 世界资产价格均等化理论的实证分析文献回顾
2.3.1 马克维茨均值——方差模型
2.3.2 国际资产定价模型(IAPM)
2.3.3 国际套利定价模型(IAPT)
2.3.4 各种国际资产定价模型在检验世界股市联动时的局限性
2.4 基于计量方法的世界股市联动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2.4.1 计量方法文献综述
2.4.2 股市联动实证文献综述
2.4.3 文献综述简评
3. QFII、QDII制度与中国股市世界联动影响因素分析
3.1 QFII及QDII制度
3.1.1 QFII制度
3.1.2 QDII制度
3.2 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概述
3.2.1 全球股市规模
3.2.2 中国股市
3.2.3 美国股市
3.2.4 日本股市
3.2.5 英国股市
3.2.6 中国香港地区股市
3.2.7 新加坡股市
3.3 中国企业在世界主要股市上市分析
3.3.1 中国企业在美国股市上市分析
3.3.2 中国企业在中国香港地区股市上市分析
3.3.3 中国企业在新加坡股市上市分析
3.4 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
3.4.1 中国与世界的贸易状况
3.4.2 中国利用外资及对外投资状况
3.5 中国股市其他重大政策
3.5.1 法律体系的规范和完善
3.5.2 股权分置改革
4.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收益率相关程度研究
4.1 变量与数据的选取
4.2 理论模型与方法
4.2.1 平稳性检验
4.2.2 相关系数
4.2.3 主成分分析
4.3 实证结果
4.3.1 平稳性检验
4.3.2 描述统计
4.3.3 相关系数阵
4.3.4 主成分分析结果
4.4 小结
5. 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收益率长期均衡与短期联动的实证研究
5.1 变量与数据选择
5.2 理论模型与方法
5.2.1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
5.2.2 Johansen协整检验
5.2.3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
5.2.4 格兰杰因果检验
5.2.5 脉冲响应函数
5.2.6 方差分解
5.3 实证结果
5.3.1 长期均衡关系实证结果
5.3.2 短期影响实证结果
5.4 小结
6. 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收益波动性实证研究
6.1 变量与数据选择
6.2 理论方法
6.2.1 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ARCH)
6.2.2 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GARCH)
6.2.3 动态条件相关多变量GARCH模型(DCC-MV-GARCH)
6.3 实证结果
6.3.1 平稳性分析
6.3.2 ARCH效应检验
6.3.3 GARCH形式的确定
6.3.4 DCC-MV-GARCH模型的实证结果
6.4 小结
7. 中美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与中国股市的联动性研究
7.1 引言
7.2 变量与数据的选择
7.3 理论模型和方法
7.3.1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
7.3.2 VAR模型稳定性检验
7.3.3 方差分解与脉冲响应函数
7.4 实证结果
7.4.1 数据平稳性检验及处理
7.4.2 VAR模型稳定性检验结果
7.4.3 动态响应效果实证结果
7.5 小结
8. 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对股市政策制度者及监管机构的建议
8.2.2 对投资者的启示
8.3 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2828738
【学位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832.5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理论意义
1.1.2 实践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本文结构及研究内容
1.3 本文特色与主要创新
1.4 研究路线及研究工具
2. 股市联动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股市联动的内涵
2.2 股市联动的内在机制
2.2.1 由基本面驱动的股市联动效应
2.2.2 由投资者行为因素引起的联动效应
2.3 世界资产价格均等化理论的实证分析文献回顾
2.3.1 马克维茨均值——方差模型
2.3.2 国际资产定价模型(IAPM)
2.3.3 国际套利定价模型(IAPT)
2.3.4 各种国际资产定价模型在检验世界股市联动时的局限性
2.4 基于计量方法的世界股市联动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2.4.1 计量方法文献综述
2.4.2 股市联动实证文献综述
2.4.3 文献综述简评
3. QFII、QDII制度与中国股市世界联动影响因素分析
3.1 QFII及QDII制度
3.1.1 QFII制度
3.1.2 QDII制度
3.2 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概述
3.2.1 全球股市规模
3.2.2 中国股市
3.2.3 美国股市
3.2.4 日本股市
3.2.5 英国股市
3.2.6 中国香港地区股市
3.2.7 新加坡股市
3.3 中国企业在世界主要股市上市分析
3.3.1 中国企业在美国股市上市分析
3.3.2 中国企业在中国香港地区股市上市分析
3.3.3 中国企业在新加坡股市上市分析
3.4 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
3.4.1 中国与世界的贸易状况
3.4.2 中国利用外资及对外投资状况
3.5 中国股市其他重大政策
3.5.1 法律体系的规范和完善
3.5.2 股权分置改革
4.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收益率相关程度研究
4.1 变量与数据的选取
4.2 理论模型与方法
4.2.1 平稳性检验
4.2.2 相关系数
4.2.3 主成分分析
4.3 实证结果
4.3.1 平稳性检验
4.3.2 描述统计
4.3.3 相关系数阵
4.3.4 主成分分析结果
4.4 小结
5. 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收益率长期均衡与短期联动的实证研究
5.1 变量与数据选择
5.2 理论模型与方法
5.2.1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
5.2.2 Johansen协整检验
5.2.3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
5.2.4 格兰杰因果检验
5.2.5 脉冲响应函数
5.2.6 方差分解
5.3 实证结果
5.3.1 长期均衡关系实证结果
5.3.2 短期影响实证结果
5.4 小结
6. 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收益波动性实证研究
6.1 变量与数据选择
6.2 理论方法
6.2.1 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ARCH)
6.2.2 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GARCH)
6.2.3 动态条件相关多变量GARCH模型(DCC-MV-GARCH)
6.3 实证结果
6.3.1 平稳性分析
6.3.2 ARCH效应检验
6.3.3 GARCH形式的确定
6.3.4 DCC-MV-GARCH模型的实证结果
6.4 小结
7. 中美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与中国股市的联动性研究
7.1 引言
7.2 变量与数据的选择
7.3 理论模型和方法
7.3.1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
7.3.2 VAR模型稳定性检验
7.3.3 方差分解与脉冲响应函数
7.4 实证结果
7.4.1 数据平稳性检验及处理
7.4.2 VAR模型稳定性检验结果
7.4.3 动态响应效果实证结果
7.5 小结
8. 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对股市政策制度者及监管机构的建议
8.2.2 对投资者的启示
8.3 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镜秀;门明;谢博婕;;中外股市的动态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991~2011年的数据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苏木亚;谱聚类方法研究及其在金融时间序列数据挖掘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287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828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