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公司治理对企业研发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1 19:3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创新不仅.已成为企业、国家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而且是促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也在不断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近年来,我国研发人员数量、研发经费支出在不断上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研发投入强度仍相对较低,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企业是最为重要的创新主体,要想提升整个国家的创新水平,可以从提高企业创新水平入手,因此对于企业创新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企业创新水平涉及创新意愿与创新能力两方面,企业研发投入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创新意愿的高低,研发产出可以反映企业的研发投入转换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本文将研发投入与研发产出这两个角度综合起来考虑,全面地反映与衡量一个企业的创新水平。企业研发具有高风险、长周期的特征,在没有外部主体分担风险的情况下,企业只能依靠内部支撑因素,此时公司内部治理体系对企业研发的重要性得以体现。企业是否研发、投入多少由股东大会做出计划、由董事会作出决策,并由管理人员执行,企业的创新意愿主要由内部因素决定,外部因素更多的是起到辅助影响。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研发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写作整体上是按照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影响机制与路径-实证检验与分析-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这一框架进行的,先回顾相关理论与文献,从理论上初步分析了可能的影响路径与机制,再通过实证模型进行检验。本文选取A股市场上767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使用2010年至2017年的面板数据,从股权结构、管理层激励机制、内部控制3个方面选取了 5个指标来反映公司治理状况,再采用面板Tobit模型来探究公司治理对于企业研发投入、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理论分析认为,完善的公司治理有利于减少代理问题、降低代理成本,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以及获得研发产出。实证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研发投入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股权制衡度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高管持股对企业研发投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管理层薪酬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呈“倒U型”关系;良好的内部控制质量会刺激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以及获得研发产出。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研发产出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股权制衡度、高管持股、管理层薪酬则对研发产出不存在显著影响。对于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而言,公司治理对于创新的影响存在差异:在国有企业中,股权激励的正向作用更加明显,而固定薪酬的“倒U型”关系则要弱一些;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则不存在产权性质差异性影响。最后,为增强企业的研发竞争力、提升我国的创新水平,本文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得到的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背景与情况,分别针对企业和政府提出了几点建议。建议企业优化股权结构,避免股权过度集中,合理设置股权制衡机制;企业股东应树立正确的经营与投资观念,营造公平、公正、创新的企业氛围,设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管理层激励机制,将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建议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研发活动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研发创新;尤其应侧重于对中小企业的研发扶持,优化非国有企业股权激励机制改革。
【学位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832.51;F271;F273.1
【部分图文】:

研发人员,当量,比重,产出能力


P的比重低也可以解释为研发对GDP的贡献程度低,创新对经济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尽管我国的研发投入在逐年上升,但从研来看,我国的创新绩效还较差。图1.4显示真正获得授权的专利申理数的比重在31%上下浮动,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这反我国的研发产出能力都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要实现国家整体创提升可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450?-1?18%??

研发经费,比重


P的比重低也可以解释为研发对GDP的贡献程度低,创新对经济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尽管我国的研发投入在逐年上升,但从研来看,我国的创新绩效还较差。图1.4显示真正获得授权的专利申理数的比重在31%上下浮动,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这反我国的研发产出能力都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要实现国家整体创提升可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450?-1?18%??

研发支出,主要国家,经费支出


图丨.4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比例5??熊彼特(1934)看来,“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的“经济发展”也就是指整个社会不断地实现??新组合”,企业、企创新转型中起着重要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全国科技报》,2017年全国共投入研发经费17606.13亿元,从研发活动主业经费支出13660.2亿元,政府属研宄机构经费支出2435.7亿费支出1266亿元,各自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77.6%、13.8%数据也可以看出,企业是最为重要的创新主体。因此,要想提升新水平,可以从扶持企业创新、提高企业创新水平入手,再推及层面,由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来带动行业与国家的创新水平。??:Wind??:国家统计??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信任型管理的特点[J];施工企业管理;1991年05期

2 王海军;;坚持四个结合 打造企业“实效型”党建[J];中国盐业;2015年02期

3 刘璇;史清宇;管悦;;成本管理控制在企业中的应用[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8年11期

4 单业才;;把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导向[J];供电企业管理;2004年03期

5 陶光辉;;如何管理好企业的诉讼事务[J];法人;2019年02期

6 李春;;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煤矿企业党建工作[J];山西青年;2018年18期

7 陈彩虹;;企业内部的“利他”行为[J];中国发展观察;2018年14期

8 郑行忠;刘建梅;;试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确定[J];科技经济市场;2010年05期

9 辛永青;高文亮;;浅议财务和营销的冲突及协调[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年07期

10 史义成;;当好煤矿班组长应做到“六个重视”[J];当代矿工;2012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庾宇成;公司治理对企业研发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2 刘立成;K公司财务部横向沟通案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3 玄律;我国非上市国有控股企业信息公开的法律规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370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8370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1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