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金融稳定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6 15:45
   金融稳定问题一直是国内外金融界研究的重要理论课题,在金融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又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金融的稳定与安全至关重要。然而,纵观世界金融发展史,金融全球化发展历程始终与金融危机相伴相随。尤其是近几十年来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率越来越高,规模和影响越来越大,不仅在金融体系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在金融体系相对健全的发达国家也会爆发金融危机。以2007年夏天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为例,其对世界经济造成的冲击至今无法估量。因此,研究本国及世界金融体系如何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更好的发挥配置资源的功能,并促进经济增长成为许多国内外学者深入思考的理论问题。 对我国来说,金融全球化发展既给我们带来机遇,同时也对我国的金融稳定带来严峻的挑战。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金融领域的改革与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金融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金融风险和不稳定因素也随之凸显,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问题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在此背景下,如何确保财政和货币政策行之有效、金融功能正常发挥、金融体系健康平稳运行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 本文正是在此理论和现实意义基础上,对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金融稳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首先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金融稳定内涵进行了探讨,指出金融稳定是一个宏观概念,它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下的一种动态均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金融体系内部不同系统之间结构协调,并与社会经济发展有良好的适应性;金融系统能够持续有效的发挥资源配置、推动社会财富增长的功能;同时,金融系统能够有效地管理风险,防范金融风险的集中爆发;金融系统具备对内外冲击的抵御能力以及从冲击导致的不平衡中自我恢复的能力。同时,对本文的分析背景——金融全球化做了详细介绍,指出金融全球化的表现及本质,金融全球化在促进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的国际化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金融风险的国际传导机制,尤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金融全球化加剧了金融资产的泡沫化,增加了金融监管的难度,加深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脆弱性。因此,在此背景下分析金融稳定具有一定意义。 其次,本文选择金融结构、金融自由化、金融监管作为分析金融稳定问题的三个视角,阐述了这三方面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机制。认为金融结构不仅通过其内部组成部分直接影响金融稳定,还通过货币政策和实体经济间接影响金融稳定,同时金融稳定反作用于金融结构,本文还分析了金融结构优化的一般路径;金融自由化是提高金融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金融自由化也是金融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尤以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新兴市场化国家兴起的自由化浪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金融危机的严重后果;金融监管是一国防范金融危机、保证金融体系健康稳定发展的必要手段。金融全球化发展使得一国金融监管难度增加、监管主权受限以及出现监管套利行为,因此,在全球化发展冲击下,建立适应本国发展的监管模式,建立区域和国际间金融监管的协调与合作机制是抵御金融危机的重要途径。 再次,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机理论基础上,指出经济过度虚拟化是金融危机引发的重要原因,并以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为例,探讨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国内和国际传导机制,对次贷危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最后,本文把研究的重心落在我国,从金融结构、金融自由化和金融监管三个视角分析影响我国金融稳定的因素。指出我国正面临金融全球化的冲击,尽管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总体保持稳定,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包括存在金融结构失衡问题,金融配置资源效率低下;金融深化不够,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汇率制度改革不够彻底,资本账户尚未开放;尚未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制度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试图提出维护我国金融稳定的政策建议,包括改善融资结构比例、促进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协调发展、深化人民币利率和汇率制度改革,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及推进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建立等。
【学位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832.5
【部分图文】:

房价,指数,美国,金融机构


促使次贷规模不断扩大。然而金融机构对次级贷款市场的欲望远不是大量的贷款业务能够满足的,随后各类针对次级贷款的债券类金融衍生产品不断推出,大量的次级抵押贷款又以次级抵押债券的形式,渗透到金融市场的各个角落。通过贷款债券化回笼的资金又被金融机构用于扩大贷款规模,直接导致房地产市场的继续膨胀。自 2004 年 6 月至 2006 年 6 月,美联储通过 17 次提高利率,将联邦基金利率从 1%提升到 5.25%,宣告美国正式进入加息通道①。利率的大幅攀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并使房地产市场逐渐降温,大量次贷的贷款者无力偿还贷款,房地产泡沫破裂,房地产价格下降十分迅猛,如图 14 所示。在此背景下,借款人通过再贷款手段仍不能保证贷款的按期偿还,甚至由于房价的下跌,很多借款人开始恶意欠款,致使违约现象日益增多,金融机构的资金回笼面临严重问题,并进而导致信贷市场的流动性收紧,大量金融机构由于资金链断裂而出现支付危机,甚至纷纷倒闭。

依存度,人民币,购买力


成为我国今后经济发展中的重点与难点。①第四,城乡之间、发达区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是胡锦涛总书记科重要内容。从当前我国实际情况看,由于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加之生极度不平衡,城乡和区域差距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有效解决,甚至有趋势。第五,人民币对内和对外购买力失衡。对外而言,人民币不购买力不断提升。而且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美元大幅贬值的压力下值预期在国内外得到空前的一致。这就极容易导致国际游资借机快速入中国,使得我国的国际收支顺差扩大,给人民币的升值造成更大而言,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较快,农产品、基础商品和房地产价格不人民币对内实际购买力不断下降。

远期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国际短期资本


(三)加强对国际短期资本流入的控制国际短期资本是无特定用途的流动资金,通过短期套利和投机获取利润,流动速度快是其显著特点。一国国际短期资本的大量流入,将造成汇率波动加剧,资产泡沫膨胀,通胀压力加大,冲击信贷市场,加大金融体系的风险,造成金融危机。尽管我国尚未完全开放资本项目,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吸引国际短期资本大量涌入。2008年 3 月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言时指出,目前进入我国的“热钱”存量约 5000 亿美元。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管”。②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在美国的压力下,人民币的升值预期逐步升高,进一步提升了国际短期资本进入我国的愿望。如图 20 所示,2009 年境内外远期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整体呈现先贬后升,境内外一年期人民币预期升值幅度一度分别接近 2.5%和 4%。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彦华;;中国为何不惧金融危机[J];科技风;2012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孔琛;加强履行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责的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434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8434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4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