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文化差异、所有权性质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

发布时间:2020-10-25 01:3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深入,跨国并购逐渐成为中国企业整合全球资源、提升企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然而,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数量上的迅猛增长与并不乐观的并购绩效却使商业人士和学者感到困惑,联想等著名企业的跨国并购失败案例更是引人深思。与境内并购相比,跨国并购最大的问题是解决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着重研究文化差异到底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产生怎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考察企业的所有权性质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以期研究结果能为中国企业并购策略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现有的研究探讨了文化差异和所有权性质在中国企业并购绩效中所起的作用,但是这些研究的结论尚未得到统一,甚至是看似矛盾的。即有些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得得出结论:文化差异与跨国并购绩效正相关;国有企业并购绩效优于民营企业。有些学者则认为,中国与目标国家之间文化差异越大则并购绩效越差;如果并购企业是国企,并购绩效会更低。但少有学者关注到所有权性质是如何影响文化差异和并购绩效之间关系的。本文首先从理论视角,分析了文化差异对企业跨国并购绩效产生负向、正向和不显著影响的原因,又梳理了现有文献关于政府对于企业影响的“扶持之手”和“掠夺之手”两种理论。这两种理论看似相互冲突,但实际上政府对企业同时存在着“扶持之手”与“掠夺之手”。随后,本文预测:中国和目标企业所在国的文化差异越大,则并购绩效则越差;但所有权性质(是否国有企业)在文化差异与并购绩效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有企业这一所有权性质弱化了文化差异对并购绩效的负向作用。为了检验上述假设,将中国上市公司2010-2016年间的并购事件作为研究样本,以跨国并购绩效为因变量,文化差异为自变量,所有权性质为调节变量构建回归模型。其中以并购前后一年的托宾Q差值来衡量并购绩效,Hofstede文化维度理论来计算中国和目标企业所在国的文化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在并购经验、行业相关系数、并购方企业规模、并购方资产负债率和并购年份的限定下,文化差异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即中国企业与并购方所在国文化差异越大,并购绩效越差。所有权性质在这一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拥有国有企业的背景可以削弱文化差异对并购绩效的负向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本文从政府及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希望可以增加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实力。本文主要在以下两方面对现有研究做出贡献:首先,先前对并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成熟的资本市场,而本研究用中国企业的并购数据检验了跨国并购绩效问题,扩展了研究领域。此外,以往对并购绩效的研究多将所有权性质作为控制变量引入回归模型,本文将所有权性质作为调节变量进行研究,解释了为何现有研究会得出关于文化差异和跨国并购之间关系相互矛盾的结论,同时明确所有权性质如何作用于文化差异和并购绩效这一关系。
【学位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271;F832.51;F275
【部分图文】:

跨国并购,并购,对外投资,中国企业


图1-1中国政府对外投资金额(2002-2016年)??中国企业参与跨国并购的热情高涨、并购规模高速膨胀,但跨国并购完成??率仅为67%,远低于发达国家(Willers等,2015)。根据德勤并购报告(2010)??统计,超过50%的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并未取得成功。跨国并购带来的优势非??常明显,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很多风险,这些风险存在于并购前期,也存在于??并购完成后的整合过程。相比于并购前期,后期整合不确定性高、更加复杂。??为何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成功率不高,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中国企业的并购??绩效,这些问题引起企业管理者和并购领域学者的关注。与境内并购相比,企??业在完成跨国并购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解决与目标企业之间的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冲突(Hofsted,?1994;?Buckley和Ghauri,2002)。大多数学者认为,文化差??异的存在会影响双方的沟通和信任程度,从而给并购绩效带来消极的影响(Datta??和?Puia,?1995;?Lasson?和?Finkelstein,1999;?Stahl?和?Voigh,2008)。然而也有??学者的研宄显示,文化差异会使得并购双方在知识、技能上互补,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而给并购绩效带来积极的影响(Morosini等,1998;?Chakrabarti??

论文结构,绪论,章节,所有权性质


图1-2论文结构图??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六个章节,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勇;;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J];培正商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姜洪;;我国制造业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研究[J];价值工程;2018年05期

3 蔡小倩;钟媛;;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与建议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年12期

4 于欣鹭;;浅析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及其控制[J];吉林金融研究;2018年08期

5 李泳威;;国有企业跨国并购安全审查探析[J];化工管理;2016年34期

6 张健;;中国大力推动企业跨国并购的对策研究[J];全球化;2016年11期

7 冯洁;任锦群;彭新幸;;跨国并购的浙江路径——记第七届浙交会“浙江企业跨国并购发展论坛”[J];浙江经济;2016年22期

8 毕夫;;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全景推送[J];中关村;2017年01期

9 张娟;;政府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作用分析:基于“一带一路”的视角[J];国际贸易;2017年02期

10 程聪;贾良定;;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驱动机制研究——基于清晰集的定性比较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1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镜渝;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2 张党珠;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3 闵剑;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动态监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4 李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区位选择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

5 徐晓慧;市场负向需求冲击影响企业跨国并购的机理与实证[D];浙江大学;2016年

6 聂磊;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母子公司知识转移的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7 孙华鹏;中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异质性特征生成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8 罗群;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机、控制权与并购绩效的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9 里光年;发展中大国企业跨国并购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杨兴锐;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价值创造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卓婧;文化差异、所有权性质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D];东北财经大学;2018年

2 朱颖;高管持股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华大学;2018年

3 李福华;文化距离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跨国并购协同效应的影响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8年

4 刘会芳;我国高技术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大学;2017年

5 山启文;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7年

6 林曦彤;文化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8年

7 姜佳彤;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融资问题研究[D];广州大学;2018年

8 孙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防范研究[D];南昌大学;2018年

9 孙国星;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A股上市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10 陶言飞;PE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552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8552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0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