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关联并购、内部控制与超额在职消费

发布时间:2020-10-27 21:00
   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为高管的在职消费提供了可能,形式的多样性与披露的非强制性使高管的在职消费更具隐蔽性。近年来,在职消费已成为高管谋求福利乃至腐败的新形式,超额在职消费不仅损害股东的利益,制约公司的发展,更会造成奢侈之风,由此如何解决在职消费问题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相比于企业内部资本的积累,并购可以同时给企业带来规模效应、市场权力效应、节约交易成本、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等多样功效,显然已成为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方式,关联并购作为特定企业间的一种并购行为,也便具有了研究价值。在关联并购中,并购双方同属一个利益集团,大多是在非完全公开竞争的环境下进行,那么关联并购在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是否也会促成高管的机会主义行为?在职消费问题在公司发生关联并购的情况下是否更为突出?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在缓解由关联并购引发的高管过度在职消费问题中又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基于上述问题,本文选取2010-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发生并顺利完成关联并购的样本数据,探讨关联并购中存在的超额在职消费问题,进一步研究内部控制制度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文献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了以下几个结论:发生关联并购的企业会引发高管更多的超额在职消费,这种关系在国有企业、管理层权力集中的企业中表现的更为突出;内部控制可以对关联并购与在职消费的关系起到有效的负向调节作用。本文结论表明,当企业发生关联并购时,我们要重点关注高管的超额在职消费问题,重点监测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保障其治理作用的良好发挥,以防范关联并购中的机会主义及虚假并购现象。
【学位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275;F271;F832.5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框架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2.1 在职消费的概念与文献综述
        2.1.1 在职消费与超额在职消费
        2.1.2 在职消费的研究综述
    2.2 关联并购的概念与文献综述
        2.2.1 关联并购
        2.2.2 关联并购的研究综述
    2.3 内部控制的概念与文献综述
        2.3.1 内部控制
        2.3.2 内部控制的研究综述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3.1 理论基础
        3.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3.1.2 委托代理理论
        3.1.3 管理层权力理论
        3.1.4 并购动因理论
    3.2 研究假设
        3.2.1 关联并购与超额在职消费
        3.2.2 关联并购、内部控制与超额在职消费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4.1.1 样本选择
        4.1.2 数据来源
    4.2 变量定义
        4.2.1 被解释变量
        4.2.2 解释变量
        4.2.3 调节变量
        4.2.4 控制变量
    4.3 检验模型
第5章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1.1 全样本描述性统计
        5.1.2 超额在职消费的描述性统计
    5.2 变量相关性分析
    5.3 多元回归分析
        5.3.1 关联并购与超额在职消费
        5.3.2 关联并购、内部控制与超额在职消费
    5.4 稳健性检验
    5.5 进一步分析
        5.5.1 产权性质
        5.5.2 管理层权力
第6章 研究结论、建议及局限性
    6.1 研究结论
    6.2 建议
        6.2.1 加强对关联并购流程的内外部监督
        6.2.2 独立披露在职消费项目
        6.2.3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6.2.4 调整薪酬结构
    6.3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艳;;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J];公用事业财会;2007年01期

2 徐紫娟;;建立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07年01期

3 ;财政部 证监会 审计署 银监会 保监会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J];安徽水利财会;2008年04期

4 沈立军;;企业内部控制刍议[J];莱钢科技;2006年S1期

5 翟凤祥;;浅谈企业内部控制[J];松州;2006年Z1期

6 杨月婷;;浅谈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8年04期

7 彭展;;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3年04期

8 蔡瑞芬;;浅析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中的应用[J];公用事业财会;2004年01期

9 徐翠红;;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J];公用事业财会;2004年02期

10 王莉萍;;试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J];公用事业财会;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传财;产品市场竞争、内部控制质量及经济后果[D];厦门大学;2017年

2 禹天寒;外部审计、内部控制与股价崩盘[D];暨南大学;2017年

3 赵传仁;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4 朱彩婕;董事会治理对内部控制缺陷修复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5 张丽达;媒体监督、内部控制与审计意见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6 郭军;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7 闫志刚;内部控制质量对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8 彭明生;证券公司内部控制能力与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9 姚友胜;基于网络环境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10 杨雄胜;内部控制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晗;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与大股东掏空[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2 夏宇;公允价值、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年

3 徐小棠;SXJG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研究[D];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19年

4 孙慧敏;XY电力公司内部控制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年

5 原榕联;SH大学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优化研究[D];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19年

6 柴嘉菲;XS企业原材料内部控制研究[D];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19年

7 包尔涵;基于风险导向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D];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19年

8 李木;LM公司内部控制应用研究[D];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8年

9 李元庆;股权结构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内部控制的中介效应[D];甘肃政法学院;2019年

10 赵瑞龙;XY公司内部控制优化案例研究[D];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8年



本文编号:28590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8590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e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