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对深港两市联动性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8 02:32
中国内地股票市场自1990年成立以来经历了近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与变革,在我国经济对外开放以及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逐步推出了股权分置改革、退市制度、B股开放、QFII制度、QDII制度、“沪港通”和“深港通”等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政策和制度。在我国内地股票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内地股票市场与境外其他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性慢慢增强,尤其是与香港股票市场的联动性日益显著。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我国内地重要的贸易窗口,与内地的经济贸易和金融服务方面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对内地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和发展起着一定的指引作用。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作为继QFII、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沪港通”等改革后,又一项跨境证券投资试点工程正式开通,开启了深圳与香港股票市场的互联互通机制,进一步推进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本文基于“深港通”开通这一事件,以研究“深港通”对深港两地股票市场联动性影响为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首先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研究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对股市联动性的理论基础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了股市联动性的内涵和成因,阐述了股市联动性的相关理论;其次,对深港两市联动性进行了一般性分析;第三,应用相关系数检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深港通”开通前后两个阶段深港两市的联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深港通”开通之前深港两市不存在协整关系,联动性很弱;“深港通”开通后两市存在协整关系,两市联动性显著,香港市场是深圳市场波动的格兰杰原因,但是香港市场基本不受深圳市场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分别对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两地金融监管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在金融领域的合作,同时做好风险的防范。内地还应该坚持金融改革创新,加快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和国际化进程的步伐,促使我国股票市场尽早向成熟市场过度。而对着投资者来说,理性对待“深港通”带来的投资机遇,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同时获取两市联动带来的收益。
【学位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832.5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1.1.2 “深港通”推出背景
1.1.3 “深港通”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文献综述
1.4.2 国内文献综述
1.5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股市联动性影响理论基础
2.1 股市联动的内涵及成因
2.1.1 联动的内涵
2.1.2 股票市场的联动
2.1.3 股市联动性成因
2.2 股市联动的相关理论
2.2.1 经济一体化理论
2.2.2 有效市场理论
2.2.3 行为金融理论
2.2.4 市场传染理论
第3章 深港两地股票市场联动的一般性分析
3.1 深港两地股市联动途径
3.1.1 贸易联系带来的深港两市联动
3.1.2 金融投资直接增强联动
3.1.3 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影响两市联动
3.1.4 互联互通机制直接传导
3.2 深港两市联动性机制
3.2.1 深港两市不同的市场制度
3.2.2 深港两市之间的资金流动
3.2.3 深港两市投资者结构差异
3.2.4 “深港通”投资标的拓宽
3.3 深港通开通前后两市波动比较
第4章 “深港通”对深港两市联动性影响实证分析
4.1 样本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4.1.1 样本的选取与阶段划分
4.1.2 数据处理和变量说明
4.2 实证分析
4.2.1 相关系数检验
4.2.2 描述性统计
4.2.3 平稳性检验(ADF检验)
4.2.4 Johansen协整检验
4.2.5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
4.2.6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4.2.7 方差分解分析
4.2.8 脉冲响应函数
4.3 实证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59440
【学位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832.5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1.1.2 “深港通”推出背景
1.1.3 “深港通”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文献综述
1.4.2 国内文献综述
1.5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股市联动性影响理论基础
2.1 股市联动的内涵及成因
2.1.1 联动的内涵
2.1.2 股票市场的联动
2.1.3 股市联动性成因
2.2 股市联动的相关理论
2.2.1 经济一体化理论
2.2.2 有效市场理论
2.2.3 行为金融理论
2.2.4 市场传染理论
第3章 深港两地股票市场联动的一般性分析
3.1 深港两地股市联动途径
3.1.1 贸易联系带来的深港两市联动
3.1.2 金融投资直接增强联动
3.1.3 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影响两市联动
3.1.4 互联互通机制直接传导
3.2 深港两市联动性机制
3.2.1 深港两市不同的市场制度
3.2.2 深港两市之间的资金流动
3.2.3 深港两市投资者结构差异
3.2.4 “深港通”投资标的拓宽
3.3 深港通开通前后两市波动比较
第4章 “深港通”对深港两市联动性影响实证分析
4.1 样本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4.1.1 样本的选取与阶段划分
4.1.2 数据处理和变量说明
4.2 实证分析
4.2.1 相关系数检验
4.2.2 描述性统计
4.2.3 平稳性检验(ADF检验)
4.2.4 Johansen协整检验
4.2.5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
4.2.6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4.2.7 方差分解分析
4.2.8 脉冲响应函数
4.3 实证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永琦;段晓航;;“沪港通”对沪港股市联动效应的影响[J];经济体制改革;2016年02期
2 杨瑞杰;张向丽;;沪港通对大陆、香港股票市场波动溢出的影响研究——基于沪深300指数、恒生指数高频数据[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5年06期
3 唐振鹏;周熙雯;黄友珀;陈尾虹;;基于小波方法的中国股市与亚太股市联动性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5年S1期
4 周福;谢珊霞;;沪港通实施前后沪港两地股市联动性变化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08期
5 张昭;李安渝;秦良娟;;沪港通对沪港股市联动性的影响[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4年06期
6 张兵;范致镇;李心丹;;中美股票市场的联动性研究[J];经济研究;2010年11期
7 吕江林;赵征;;基于收益率视角的中国股市与国际股票市场联动性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0年06期
8 李天德;张亮;;中国股票市场与国际主要股票市场的联动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年18期
9 陈漓高;吴鹏飞;刘宁;;国际证券市场联动程度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11期
10 王婷;倪志毅;;沪深两市基金指数协整性分析[J];武汉金融;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彭莉;中国股票市场国际联动性实证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28594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859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