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我国场外交易市场自律监管的合作博弈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6 16:10
  2013年1月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下简称新三板)正式运营,加上各省普遍设立的区域性股权市场,我国多层次的场外交易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场外交易市场的挂牌企业家数已远超场内市场,完全由政府监管已不现实,自律监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的前期,一直由市场运营机构自我管理,但并没有对自身的风险形成有效制约,最终都需政府监管介入,以致市场被清理整顿。当前,场外交易市场如再次积聚风险、重蹈被清理整顿的覆辙,以现在的市场规模,社会将承受巨大的成本。因此,找出长期影响我国场外交易市场自律监管效率的问题并进行相关研究具有现实意义。论文通过对我国场外交易市场自律监管历史的梳理,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政府监管影响了自律监管的效率;行业自律监管缺位;市场运营机构自律监管不稳定,全文主要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研究。由于场外交易市场具有自发、竞争、互动的特点,其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通常带有非标准化、创新、小众的特征,加上我国场外交易市场规模大、层次多,因此,市场参与者在自律监管中具有更强的谈判能力。自律监管与其他监管形式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自律组织代表被监管者的利益。自律组织通过服务与监管,更易与市... 

【文章来源】: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15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
        1.3.1 场外交易市场的界定
        1.3.2 自律监管的界定
        1.3.3 监管效率的界定
    1.4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文献综述
        2.1.1 我国场外交易市场自律监管的争论
        2.1.2 场外交易市场类型及监管模式选择的相关研究
        2.1.3 自律监管功能及影响效率实现的激励约束因素研究
        2.1.4 基于合作博弈视角的监管研究
        2.1.5 文献简要评述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合作博弈理论
        2.2.2 交易成本理论
第3章 我国场外交易市场自律监管的历史及评析
    3.1 场外交易市场发展历史及监管回顾
        3.1.1 1986-1993自发阶段的场外交易市场及其监管
        3.1.2 1994-1999地方政府推动下的场外交易市场及其监管
        3.1.3 2000-2012分化阶段的场外交易市场及其监管
        3.1.4 2013年至今多层次的场外交易市场及其监管
    3.2 场外交易市场自律监管评析
        3.2.1 场外交易市场的特点与自律监管中的合作
        3.2.2 场外交易市场自律监管的问题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场外交易市场自律监管合作博弈理论的构建
    4.1 自律监管合作博弈的主体
    4.2 自律监管合作博弈的基本逻辑
        4.2.1 非合作博弈下自律监管的两难选择
        4.2.2 自律监管合作博弈要素分析
    4.3 自律监管合作博弈的静态分析
    4.4 自律监管合作博弈的动态分析
        4.4.1 有限次的讨价还价分析
        4.4.2 无限次的讨价还价分析
    4.5 自律监管合作博弈的激励及约束因素假设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场外交易市场自律监管合作博弈实现Ⅰ:激励机制
    5.1 自律组织与被监管者的讨价还价成本与激励机制
        5.1.1 影响激励机制的成本因素实证分析
        5.1.2 影响激励机制的成本因素讨论
    5.2 自律组织与被监管者的共同利益最大化与激励机制
        5.2.1 共同利益最大化与自律组织的变迁
        5.2.2 共同利益最大化与行业自律监管
    5.3 自律监管合作博弈实现的激励机制评价
第6章 我国场外交易市场自律监管合作博弈实现Ⅱ:约束机制
    6.1 政府监管机构约束自律监管的路径
        6.1.1 政府监管机构通过法律约束自律监管
        6.1.2 政府监管机构推动下的市场约束条件
    6.2 政府监管机构约束自律监管的边界
        6.2.1 政府监管机构对自律监管约束后置
        6.2.2 政府监管机构对自律监管约束前置
    6.3 基于处罚事件的政府监管和自律监管的关系分析
        6.3.1 被监管者违法违规的特征
        6.3.2 监管者的处罚措施分析
        6.3.3 政府监管与自律监管的关系讨论
    6.4 自律监管合作博弈实现的约束机制评价
第7章 研究结论及相关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相关建议
        7.2.1 制定场外交易市场自律监管的上位法
        7.2.2 强化证监会对场外交易市场自律监管的约束
        7.2.3 突出场外交易市场行业自律监管的地位
        7.2.4 完善市场运营机构的功能以降低其监管成本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场外交易市场监管与竞争的互动及对我国的启示[J]. 罗红梅,韩沂哲.  华北金融. 2018(01)
[2]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证券自律监管的司法审查研究[J]. 谢贵春.  证券市场导报. 2017(12)
[3]安徽省新三板企业融资效率分析[J]. 丁皖蒙.  当代经济. 2017(25)
[4]基于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法的新三板企业分层问题研究[J]. 黄华继,黄燕宁,魏光辉.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5]场外股权交易市场自律监管之有效性——依据监管数据的对比分析[J]. 罗红梅.  商业研究. 2017(08)
[6]区域性场外市场发展趋势及规制[J]. 董彪,郭红.  商业经济研究. 2017(10)
[7]区域性股权市场监管制度之建构[J]. 樊纪伟.  西南金融. 2017(05)
[8]期货交易所自律监管的有效性研究[J]. 孙秋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7(03)
[9]新三板制度设计反思[J]. 陈建波.  中国金融. 2016(23)
[10]“新三板”挂牌企业融资效率分析[J]. 王重润,王赞.  上海金融. 2016(11)

博士论文
[1]功能观视角下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制度建设研究[D]. 惠建军.天津财经大学 2015
[2]台湾场外交易市场制度演进及风险管理[D]. 陈勇征.南开大学 2014
[3]中国证券监管制度效率分析[D]. 陶虎.江西财经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365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0365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9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