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区块链视角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治理思路

发布时间:2021-03-01 18:00
  党的十九大提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不力是主要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源,隐性债务在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中占比较高,具有种类多、信息不透明、中央政府不能掌握、群众难以监督、易诱发财政风险进而触发金融风险等诸多特点,所以积极治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迫在眉睫。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管理要点是将其显性化即加强信息的透明度,区块链技术具有信息透明且真实可靠、不可伪造、去中心化的显著特点,随着中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日益突出,借助于区块链技术提升其治理水平已成为极具战略意义的研究课题。从区块链技术的相关特征出发,针对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的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探讨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中的具体思路。 

【文章来源】:甘肃社会科学.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区块链视角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治理思路


各省市2017年底累计新增隐性债务总额对比

省市,隐性债务,警戒线,直辖市


从叠加隐性债务后的各省、直辖市总债务率来看,仅北京和上海债务率低于50%,落在参考标准范围内,山东、浙江、云南、内蒙古、陕西、福建、山西、湖北、湖南、四川和宁夏等省债务率均高于150%(如图2所示)。从各省、直辖市的显性负债率来看,除了贵州省超出警戒线之外,其他省份均在合理范围内。但是叠加隐性债务后,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贵州、内蒙古、广西、陕西、四川、云南、重庆市的总负债率均超过60%的警戒线(如图3所示)。

负债率,省市,隐性债务


从各省、直辖市的显性负债率来看,除了贵州省超出警戒线之外,其他省份均在合理范围内。但是叠加隐性债务后,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贵州、内蒙古、广西、陕西、四川、云南、重庆市的总负债率均超过60%的警戒线(如图3所示)。整体来看我国各省显性债务风险均可把控,但在叠加隐性债务后存在债务风险偏高的现象,大多数省份(剔除几个经济较发达地区)远超警戒指标,需要特别警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区块链技术在政府采购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优势、趋势与法律规制框架[J]. 王东,程园园.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19(02)
[2]关于应用区块链技术提升税收风险管理的思考[J]. 杨雷鸣,朱波,苏宇.  税务研究. 2019(04)
[3]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 封北麟.  财政科学. 2018(05)
[4]基于区块链的政府基础信息协同共享模式研究[J]. 高国伟,龚掌立,李永先.  电子政务. 2018(02)
[5]区块链技术在税收治理中的机遇与挑战[J]. 贾宜正,章荩今.  会计之友. 2018(04)
[6]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判与化解策略[J]. 杨志勇.  改革. 2017(12)
[7]地方政府或有债务风险研究[J]. 姚晴.  北方经贸. 2017(08)
[8]我国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研究[J]. 王美涵.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2002(01)
[9]转轨经济背景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J]. 刘尚希,焦建国.  管理世界. 2000(02)
[10]论“国家综合负债”——兼论如何处理银行不良资产[J]. 樊纲.  经济研究. 1999(05)



本文编号:30578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0578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5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