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9 17:57
  员工持股计划作为一种人才激励和公司治理方法,自诞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员工持股计划在发展过程中,其内涵和实践方式始终处于变革之中。从中外几十年来对员工持股计划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来看,实业界和学术界对员工持股计划普遍持有积极态度,但在具体的效果测度、实施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分歧。另一方面,在2014年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后,创业板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进行人才激励的热情空前高涨,一大批员工持股计划相继出现。在新的形势下,创业板上市公司能否运用好、并如何运用好员工持股计划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为了研究这一问题,本文将分三大部分逐步展开。第一部分是理论部分,将重点阐述员工持股计划的概念、国内外发展情况和研究现状,为后续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我国创业板员工持股计划的现状分析。该部分将描述我国现阶段创业板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诸多特点;并将分析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定量的实证分析。第三部分是根据前文的分析和探讨,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提出的有针对性的建议。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研究


创业板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公司规模和人数

员工持股计划,频率,上市公司,员工持股


图 2.3 员工持股计划中不同目的被提及的频率料来源:上市公司披露信息根据图 2.3,为了公司长远发展、建立员工分享机制和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成业板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的主要目的,其中前两者与理论分析中员工持股的意义相一致,而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普遍股权集中度有关系。无论是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还是法人持股来衡量,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都较主板市场上市公司低。尤其是持股比例上,创业板上市公司法人持股比例平均不足 20%,绝大多数为个人持。股权集中度过低,不利于股权制衡,并容易遭受恶意收购。2014 年底资本市起一轮“举牌潮”,一些上市公司遭遇敌意收购,为其它股权分散的公司敲响钟。员工持股计划作为提高公司股权集中度的重要手段,被许多公司视为改司治理结构、提高反收购能力的有效措施。根据图 2.3,创业板上市以激励核

员工持股计划,员工参与,上市公司,资料来源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务年限等条件,能够更好的激励和约束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员工持股计划通常不设置期限,没有业绩条件,更适合作为普遍的员工福利性质激励手段。所以员工持股计划应该降低参与门槛,扩大参与员工覆盖面,与股权激励形成区别。最后,从国外经验看,员工持股计划只有达到较高的参与比率,才能形成有效的激励措施。以员工持股计划的经典形态——美国为例,美国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原则之一就是公司应该让尽可能多的员工参与其中。而实践中,我国创业板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其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参与率非常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员工持股激励效应的实证研究——来自我国A股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J]. 李明,黄霞.  财会通讯. 2017(06)
[2]我国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特点、问题及改进对策[J]. 高榴.  南方金融. 2016(11)
[3]员工持股计划会计处理问题初探[J]. 沈颖玲.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6(10)
[4]我国员工持股计划现状分析[J]. 张馨尹,罗华伟.  现代商贸工业. 2016(16)
[5]上市公司员工持股实践[J]. 方重,汪忠新,康杰.  中国金融. 2016(07)
[6]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效果和问题研究[J]. 张望军,孙即,万丽梅.  金融监管研究. 2016(03)
[7]新形势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建立[J]. 孟向东.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01)
[8]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路径选择[J]. 裴亚洲.  河北学刊. 2015(01)
[9]我国企业员工持股的发展困境与现实选择——员工持股的再思考[J]. 张衔,胡茂.  社会科学研究. 2015(01)
[10]分享经济理论发展动态——纪念威茨曼《分享经济》出版30周年[J]. 代明,姜寒,程磊.  经济学动态. 2014(07)

博士论文
[1]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益输送路径与治理研究[D]. 贺宝成.西北大学 2014
[2]我国企业员工持股问题研究[D]. 李士萍.天津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上市公司员工持股信托制度研究[D]. 陈亨伦.华东政法大学 2016
[2]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D]. 龙瑜丹.西南大学 2015
[3]创业板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实证研究[D]. 贺淑珍.山西大学 2014
[4]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D]. 刘乃孝.西南财经大学 2014
[5]员工持股计划及其激励效果研究[D]. 李季.北京邮电大学 2014
[6]基于员工持股视角下的公司治理绩效研究[D]. 宋洋.青岛理工大学 2013
[7]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D]. 刘梅.西南交通大学 2013
[8]美国员工持股计划的发展与经验[D]. 李晓亮.厦门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0732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0732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f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