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上市的动因及效果研究 ——以美的集团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12 16:0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飞速发展,早年间分拆上市的弊端逐渐暴露。为了避免分拆上市带来的问题,证监会从2010年开始提倡整体上市,整体上市带来的益处也逐步被证实,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整体上市。2013年9月18日,美的集团通过换股吸收合并其上市子公司美的电器成功整体上市,并通过整体上市带来的一系列优势奠定了美的集团在家电行业内的领头地位,并实现了美的集团向综合性科技集团的转变。本文对美的集团整体上市的案例进行理论分析、过程分析、动因分析和效果分析,探究了美的集团进行整体上市的原因以及选择的整体上市模式,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发现该事件能够缓解美的集团融资约束、提升企业绩效、减少关联交易、提升股权激励效应,并分析其整体上市后公司由于具备了充足的资金,进行了符合长期战略发展需求的研发投入、并购活动和股权激励计划,展现了整体上市对于公司长期发展的正面作用。本文通过美的集团的案例,引出了后续企业在上市方式选择方面的启示作用,并总结出整体上市对美的集团经营、治理、长期发展的效果,也增强了后续企业整体上市的信心、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美的集团整体上市前日常重大关联交易额
图 4.1 2011-2016 年美的集团研发投入变动图图 4.2 2013 年与 2016 年美的集团员工构成类别图(不含普通生产员工)如图 4.1 所示,美的集团在整体上市前每年研发投入略有上升,但幅度不
19图 4.2 2013 年与 2016 年美的集团员工构成类别图(不含普通生产员工)如图 4.1 所示,美的集团在整体上市前每年研发投入略有上升,但幅度不大上市后每年研发投入都按照 15%左右的比例增加,上市三年后研发投入金额18 亿元上涨到 60.46 亿元,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 3.8%。由图 4.2 可知,美的术研发类员工占非普通生产员工的的比例从 2013 年的 46.08%上升到 201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综合案例分析——以美的集团为例[J]. 王晶,蒋力. 时代金融. 2016(21)
[2]美的集团整体上市模式选择合理性分析[J]. 郑瑞. 现代经济信息. 2016(06)
[3]资本市场错误定价、融资约束与公司融资方式选择[J]. 李君平,徐龙炳. 金融研究. 2015(12)
[4]定向增发整体上市、机构投资者与短期市场反应[J]. 佟岩,华晨,宋吉文. 会计研究. 2015(10)
[5]出版企业借壳上市:方式、成本和收益比较[J]. 杨荣. 出版科学. 2015(01)
[6]产权性质与股权激励设计动机——上海家化案例分析[J]. 邵帅,周涛,吕长江. 会计研究. 2014(10)
[7]融资约束、政府支持与中国本土企业研发投入[J]. 康志勇. 南开管理评论. 2013(05)
[8]融资约束、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创新可持续性[J]. 鞠晓生,卢荻,虞义华. 经济研究. 2013 (01)
[9]金融生态环境、审计意见与债务融资成本[J]. 魏志华,王贞洁,吴育辉,李常青. 审计研究. 2012(03)
[10]整体上市与股东财富、经营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J]. 王永海,章涛. 经济评论. 2012(03)
博士论文
[1]整体上市的作用机理及经济后果研究[D]. 杨志海.北京交通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美的集团整体上市案例分析[D]. 张丽.广东财经大学 2014
[2]整体上市模式选择与企业价值研究[D]. 刘黎.浙江财经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33573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美的集团整体上市前日常重大关联交易额
图 4.1 2011-2016 年美的集团研发投入变动图图 4.2 2013 年与 2016 年美的集团员工构成类别图(不含普通生产员工)如图 4.1 所示,美的集团在整体上市前每年研发投入略有上升,但幅度不
19图 4.2 2013 年与 2016 年美的集团员工构成类别图(不含普通生产员工)如图 4.1 所示,美的集团在整体上市前每年研发投入略有上升,但幅度不大上市后每年研发投入都按照 15%左右的比例增加,上市三年后研发投入金额18 亿元上涨到 60.46 亿元,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 3.8%。由图 4.2 可知,美的术研发类员工占非普通生产员工的的比例从 2013 年的 46.08%上升到 201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综合案例分析——以美的集团为例[J]. 王晶,蒋力. 时代金融. 2016(21)
[2]美的集团整体上市模式选择合理性分析[J]. 郑瑞. 现代经济信息. 2016(06)
[3]资本市场错误定价、融资约束与公司融资方式选择[J]. 李君平,徐龙炳. 金融研究. 2015(12)
[4]定向增发整体上市、机构投资者与短期市场反应[J]. 佟岩,华晨,宋吉文. 会计研究. 2015(10)
[5]出版企业借壳上市:方式、成本和收益比较[J]. 杨荣. 出版科学. 2015(01)
[6]产权性质与股权激励设计动机——上海家化案例分析[J]. 邵帅,周涛,吕长江. 会计研究. 2014(10)
[7]融资约束、政府支持与中国本土企业研发投入[J]. 康志勇. 南开管理评论. 2013(05)
[8]融资约束、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创新可持续性[J]. 鞠晓生,卢荻,虞义华. 经济研究. 2013 (01)
[9]金融生态环境、审计意见与债务融资成本[J]. 魏志华,王贞洁,吴育辉,李常青. 审计研究. 2012(03)
[10]整体上市与股东财富、经营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J]. 王永海,章涛. 经济评论. 2012(03)
博士论文
[1]整体上市的作用机理及经济后果研究[D]. 杨志海.北京交通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美的集团整体上市案例分析[D]. 张丽.广东财经大学 2014
[2]整体上市模式选择与企业价值研究[D]. 刘黎.浙江财经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335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133573.html